Workflow
盗墓笔记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百余场漫展,有人门票卖千万,有人“赔本赚吆喝”
36氪· 2025-10-13 11:17
漫展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商业综合展和同人漫展数量已突破400场,若纳入非标场景活动,总量远超1000场,显示线下二次元经济持续扩容[1] - 2025年国庆期间,上海、北京、广州等九大代表性城市共举办至少147场动漫游戏展会活动,相比2024年同期的117场增长25.6%,数量再创新高[1] - 漫展已从亚文化聚会跃升为年轻人假日社交、消费与情感释放的重要场景,为Z世代构建了高度认同的线下社交宇宙[1] 漫展业态演变趋势 - 行业呈现“大象起舞”与“蚂蚁雄兵”并存格局,头部大型综合型漫展如COMICUP、Bilibili World等依然占据流量高地,但腰尾部综合展会及同人ONLY展会数量迅速增多[5] - 海量同人ONLY展会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可细分为“拼盘IP ONLY”、“单个IP ONLY”和“单个IP中的特定CP/团队ONLY”三种主流形态[8][9][10] - 流量正被兴趣与情感极致细分,竞争逻辑从追求规模效应转向对特定圈层精准触达和运营能力的深度比拼[10] IP生态与势力分布 - 游戏IP以41场的数量成为绝对主角,远超动漫IP的22场,中国IP共计40场,已超越日本IP的23场占据领先地位[11] - 最受欢迎的细分类别是“中国游戏IP”达32场,超过“日本动漫IP”13场两倍以上,宣告国产游戏IP在线下生态中的空前繁荣[11] - 国产手游通过持续的角色更新和版本活动与玩家建立长期情感连接,为线下展会积累内容基础和消费动能[13] - 如《王者荣耀》等IP通过官方引导+玩家共创活动形成文化生态,《盗墓笔记》等IP专注粉丝生态培育,转化出强大线下购买力[14][16] - 源自日本的二次元偶像企划IP如《偶像大师》等圈层小众但活跃度提升,展现出独特的线下商业潜力[18] 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 头部漫展品牌是强大的流量引擎和印钞机,COMICUP31吸引超25万名观众,带动杭州大会展中心周边酒店房价翻倍[20] - 国庆期间上海CPSP门票秒罄,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524%,WF2025门票几分钟内售罄,两日观展人次超12万[20] - 快看漫画KKWORLD暑期展凭借超100个国漫IP吸引近29万人次,仅门票收入预估超千万元[20] - 老牌展会“梦乡”采取多城联动策略,其郑州分展曾在五一期间带动周边消费超2亿元[21] - 然而,大部分ONLY展盈利困难,除热门IP外最好情况是勉强回本,更多在亏损边缘徘徊[23] - 极端案例如《名侦探柯南》IP的“第二届新兰ONLY展”,主办者个人出资160万元,最终收入73.6万元,亏损86.4万元,显示商业模式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23]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行业高度依赖情感联结和文化认同,随着入局者增多,同质化竞争和“割韭菜”的质疑声随之而来[24] - 盲目跟风、缺乏运营经验的主办方或内容空洞的展会会被日益挑剔的粉丝群体抛弃[24] - 未来竞争需以专业策展思维理解IP内核和粉丝需求,通过高质量内容和体验将流量转化为长期用户忠诚与稳定盈利[29]
继续看好游戏板块!投资逻辑再更新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游戏行业 - **公司**:世纪华通、巨人网络、吉比特、恺英网络、完美世界、心动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层面 - **行业增长态势良好**:2025年前四个月游戏行业整体收入加速增长,一季度国内游戏行业增速为15%,4月增速上扬至22%,手游增速达28%;海外市场一季度增速约18%,4月维持大个位数增长。增长原因包括低基数效应、长线游戏运营表现亮眼、次新游助力、新品表现超预期[1][3]。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浙江发布鼓励游戏行业出海政策,多部委联合重视游戏行业特别是出海业务;今年国产版号每月发放约100个,季度发放进口版号,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提供良好环境[1][3][8]。 - **估值有望提升**:过去两三年游戏行业整体估值中枢在15 - 20倍,若2025年前四月数据持续,行业平均估值中枢有望提升至20 - 25倍,消费领域估值提升也可能带动游戏板块估值[1][5]。 公司层面 - **世纪华通**:海外产品《Whiteout Survival》及国内版《无尽冬日》表现卓越,海外月均流水1.5亿美金,国内月流水约1.1亿美金;Q1新游《King's Shot》月流水3000 - 4000万美金,有望爬升至7000 - 8000万美金;全年预计营收可观,利润率预计从15%提升至20% - 25%,2025年业绩预期45 - 50亿人民币[1][12]。 - **巨人网络**:老游戏流水稳定,新游《超燃行动组》内测数据攀升,5月流水2000 - 3000万,买量增加后预计流水进一步提升;因涨停板估值达22倍[1][6][10]。 - **吉比特**:存量产品《问道》及《一念逍遥》维稳,Q1新游《问道长生》贡献增量,新品《仗剑传说》及《九牧之野》测试玩家突破3万,下半年有望持续推出新品[1][6][10]。 - **恺英网络**:AI恋爱向游戏《Evadix》口碑好,商业化空间大,长线运营能力稳定;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端增长超30%,预计今年净利润超20亿元,下半年《斗罗大陆》和《盗墓笔记》两款大作即将上线[2][15][16]。 - **完美世界**:2025年业绩反转明显,诛仙世界端游使一季度利润显著改善;6月26日一环进行二次测试,预计明年流水60 - 80亿元,乐观预期达100亿元,明年利润增量主要依赖一环收益[10][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1 - 2月游戏行业整体收入因春节效应同比高增,3月稍下滑,4月恢复双位数增长,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主要由存量老产品及出海产品贡献[9]。 - 目前主流游戏上市公司PE仍在20倍以下,心动公司在H股市场估值略高于20倍,预计暑期旺季环比数据有积极变化[10]。 - 今年是各大游戏公司产品周期重要年份,Q2开始至下半年将有大量重点产品上线[11]。
故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IP宇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经吗
齐鲁晚报网· 2025-06-11 16:48
IP宇宙概念兴起 - IP宇宙指从文学、漫画、影视剧、游戏等初始形态出发,通过版权开发、拍摄制作、周边营销等多领域延伸形成的体系化IP开发模式[1] - 典型案例包括漫威超级英雄、三体、盗墓笔记、金庸、马伯庸等系列化IP[1] - 开发本质是对核心要素进行跨媒介生产,通过不同媒介反复讲述同一故事形成宏大宇宙[8] 典型案例分析 盗墓笔记宇宙 - 《藏海传》原名《藏海戏麟》,改编自南派三叔微博连载的盗墓笔记衍生小说[2] - 采用正剧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将神秘学元素转为历史悬疑与朝堂权谋[2] - 主角"藏海"与《盗墓笔记》中"汪臧海"存在关联,成为盗墓笔记宇宙的拼图[2] 马伯庸宇宙 - 《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唐朝九品官运送荔枝的故事[4] - 与《三国机密》《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共同构成马伯庸宇宙[4] - 通过细节联动增强整体感,如《长安的荔枝》中季姜是《长安十二时辰》小女孩[15] 三体宇宙 - 以刘慈欣《三体》为核心,开发动画、影视、广播剧等内容生态[6] - 通过周边衍生产品和品牌联动实现破圈,模式类似华纳开发《哈利波特》IP[7] 传统文化IP开发 - 《西游记》改编的《大圣归来》和《黑神话:悟空》成为国产动画与游戏标杆[8] - 哪吒IP历经60年开发,从《哪吒闹海》到《魔童降世》票房达50.35亿元[10][11] - 2019年《魔童降世》创国产动画票房纪录,2021年《哪吒重生》引入赛博朋克元素[11] IP宇宙开发特征 - 成功IP需具备特定故事背景、复杂人物关系、多线索叙事和情感共鸣[13] - 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文化底蕴深厚的题材更易改编[8] - 开发模式从单部作品转向系列化,形成"一鱼多吃"的商业闭环[14] 行业发展趋势 - IP宇宙通过情感连接让观众成为参与者,如漫威彩蛋和盗墓笔记台词引发的共鸣[15] - 需平衡商业变现与内容质量,避免《金庸武侠世界》等作品的叙事混乱问题[15] - 持续生命力依赖创新,需通过创作不断拓宽宇宙边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