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锅

搜索文档
高原珍品香飘湾区,佛山对口帮扶助力墨脱农产出山入湾
南方农村报· 2025-07-20 13:38
行业动态 -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佛山顺德开幕,墨脱县在广东省援藏工作队推动下参与展示[1] - 墨脱县通过专馆集中展示高原农特产品,包括红茶、单丛茶、山药面、石锅、白肉灵芝等,突出其天然无污染的独特品质[3] - 大会为墨脱企业提供学习交流与产品展示平台,助力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9] 产品优势 - 墨脱农特产品源自"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强调完全无农药残留的生态优势[6] - 墨脱茶叶采用标准化工艺精制,定位为有机健康的绿色饮品[6] 市场拓展 - 广东省援藏工作队墨脱县工作组副组长何满初表示,佛山作为对口帮扶城市,将助力墨脱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进入大湾区及更广阔市场[6] - 墨脱茶业佛山公司负责人提出目标:让墨脱茶叶进入佛山千家万户并融入大湾区市场[6] 产业合作 - 两地政府搭建桥梁,推动墨脱农产品跨越喜马拉雅山脉走向全球市场[6][9] - 墨脱县将以参会为契机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9]
刚刚,绿茶IPO了
投中网· 2025-05-16 10:35
公司上市与市值表现 - 绿茶餐厅成功登陆港交所,市值超过46亿港元 [3] - 8家基石投资者共投资约8733万美元,其中包括银泰集团旗下Action Chain [3] - 创始人王勤松与路长梅夫妇上市前持股65.8%,身价超过30亿港元 [3][7] 公司发展历程 - 2004年在杭州西湖龙井茶园附近开设绿茶国际青年旅社,后转型为餐厅 [5] - 2008年开出第一家绿茶餐厅,首家门店曾创下单日14次翻台纪录 [5] - 2017年获瑞士合众集团投资7000万美元,估值达2.33亿美元 [7] - 2024年门店数量增至489家,收入达38.38亿元 [9][10] 商业模式与运营 - 提供50-80种中式融合菜品,人均消费50-70元 [9] - 每年进行四轮菜单设计,2024年推出203个新菜品 [9] - 采用标准化运营模式,通过第三方食材加工提高效率 [9] - 2024年外卖业务收入达7.23亿元,同比增长39.8% [10]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绿茶餐厅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门店数排第三,收入排第四 [10] - 计划2025-2027年分别新开150家、200家、213家门店 [11] - 近期港股迎来餐饮IPO潮,包括小菜园、沪上阿姨、古茗等 [13] - 小菜园2024年收入52.1亿元,净利润5.81亿元,门店667家 [13] - 老乡鸡门店超1400家,估值约180亿元 [13] - 遇见小面2024年底拥有360家餐厅,累计融资8轮 [14]
米村拌饭刮骨疗伤
虎嗅· 2025-04-27 07:04
公司发展现状 - 2024年以平均每天2.3家的速度新开837家门店,员工总数突破29210人,覆盖170个城市并进军新加坡市场[3] - 2024年门店总数和销售额均创历史新高,总部从沈阳迁至上海,成为拌饭品类门店规模第一品牌[3][5] - 历史门店平均经营年限仅1.9年,经营3-5年门店占比12.71%,5年以上门店仅占6.63%,闭店率不足1%但歇业门店平均经营年限2.4年[25][26][27] - 85%门店位于城市核心商圈,单店面积90-150平方米,人均客单价27元,利用商场价格洼地效应形成竞争力[30] 管理机制变革 - 2024年9月因私刷好评事件一次性开除27名店长,随后启动全面管理改革[1][2][5] - 取消实行6年的赛马制考核体系,包括ABC门店评级制度,改为总部直接帮扶模式[8][10][18] - 启动亏损门店股权回收计划,承诺补足合伙人及店长亏损并允许盈利后赎回股权[10] - 2025年定位"扎根年",计划新开店180-540家,单店装修成本下降6%,同步调整店长培养目标[13][17] 核心运营模式 - 采用独特合伙制:单店100万元投资中外部合伙人承担85%,内部团队出资2%-5%,总部以品牌和管理入股[7] - 师徒制驱动人才裂变:老店长带徒弟满一年可获得新店5%分红,形成多层级利益绑定[7] - 2023年疫情后逆势扩张,门店突破1000家,培养445名店长合伙人,全员达17000+,扩张速度远超老乡鸡(18年)和乡村基(24年)[20] 市场竞争态势 - 中式快餐赛道竞争加剧,面临朴大叔(门店800+)、海底捞子品牌苗师兄拌饭等对手南北夹击[30] - 南方市场遭遇口味适应难题,朝鲜族重酱风格与南方清淡需求冲突,需进行菜品改良[29] - 竞品采用社区档口+外卖轻资产模式,客单价低至15-18元,在三四线城市快速铺开[30] 业绩目标规划 - 2025年单店日均来客数目标390-420人,预计单店单月营业额增长13200-33000元,全年新增营业额或达8000万元[16] - 计划培养新店长1000人、小区经理20人、大区经理5人,增加年收入20万+/50万+/100万+员工数量[17] - 大区总冠军考核指标为堂食复购率、日均来客数和人员流失率,优胜者可轮值2026年营运COO[18] 内部管理挑战 - 快速扩张导致管理链条拉长,总部难获一线真实反馈,出现80多家门店亏损情况[3][9] - 严苛考核制度引发店长超负荷工作(日均16小时)、人力压缩、应付考核等问题[8][9] - 草根出身管理者能力不足暴露,需提升食安管控、服务体验和跨区域管理能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