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交换机系统

搜索文档
架构、迭代与格局:光模块的壁垒在哪里?
国盛证券· 2025-07-06 1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通信技术迭代通过材料创新、工艺革命和性能重构,将光通信从“传输管道”进化为“算力神经”,未来大型计算集群扩张、硅光技术落地和上游光器件供不应求将推动产业升级 [1][22] - 光通信连接架构演进本质是光的下沉,未来LPO、CPO和OIO等多种方案可能分场景并存 [2][23] - 光模块龙头及核心厂商、上游稀缺厂商享受卡位逻辑,行业格局将进一步集中,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建议关注部分光器件公司和受关税影响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 [3][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策略 - 本周建议关注算力、数据要素相关企业,包括光通信、铜链接、算力设备、液冷、边缘算力承载平台、卫星通信、IDC、运营商、数据可视化等领域公司 [14][15][16] - 本周海外算力板块受政策影响波动大,海外算力复苏趋势显著,推荐光模块行业龙头,建议关注光器件公司和受关税影响有新增量逻辑的公司 [17] 行情回顾 - 本周(2025年6月30日 - 2025年7月4日)上证综指收于3472.32点,通信板块下跌,表现劣于上证综指 [18] - 细分行业指数中,光通信、通信设备分别上涨1.2%、1.1%;运营商、卫星通信导航分别下跌0.2%、0.28%;移动互联、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量子通信分别下跌0.5%、1.2%、1.5%、1.8%、2.4% [19] - 本周金安国纪领涨通信行业,受益于元件概念上涨22%,还有盈方微、ST高鸿、ST迪威迅、神州泰岳等涨幅居前 [19] 周专题 - 光的迭代方面,技术更新加快,硅光渗透率提升,800G和1.6T迭代周期缩短,光模块厂商技术红利仍在,海外和国内厂商均加速技术迭代 [1][22] - 架构演进方面,本质是光的下沉,未来光通信连接可能多种方案分场景并存,如CPO用于柜内互联,OIO用于芯片芯粒间互联 [2][23] - 竞争格局方面,光模块龙头及核心厂商享受卡位逻辑,海外800G时代龙头格局更明显,国内光通信产业链标的竞争格局稳定,光模块上游稀缺厂商也享受卡位优势 [3][6][27] 其他行业动态 - 谷歌与联邦聚变系统公司签署核聚变商业购电协议,标志着核聚变能源首次实现商业化电力采购 [28] - CoreWeave收到市场上首个基于英伟达最新高端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务器系统,GB300 NVL72性能显著提升,受消息影响相关公司股价上涨 [29] - 中国电信网络大模型获TM Forum行业大奖,实现快速迭代,从1.0到3.0版本不断升级,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AI应用路径 [31][32][33] - GTI大会奏响5G - A×AI发展强音,发布多项创新成果,5G - A与AI协同发展将是价值创造的动力源泉,移动智能融合发展存在不均衡等情况 [34][35][36] - 亚马逊部署100万台机器人,推出新AI模型DeepFleet提升物流效率,该模型可优化机器人协同工作模式 [38][40] - 成都万兆园区点亮全国首个智能家居万兆产业园,50G PON解决方案实现高速带宽和低时延,助力崇州家居产业升级 [40][41][42] - 美国取消对Cadence楷登出口限制,公司恢复受影响客户对软件和技术支持的访问权限 [44][45] - Meta官宣研发AI聊天机器人Project Omni,基于用户历史记录生成对话,预计还需很长时间上线 [46]
天孚通信(300394):经营节奏保持稳健 大客户1.6T和CPO产品有望带来新动能
新浪财经· 2025-05-22 18: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2.5亿元,同比增长67.7%,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84.1% [1] - 2024年Q4营收8.6亿元,同环比增长17.0%/2.2%,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环比增长26.2%/13.9% [1] - 2025年Q1营收9.5亿元,同环比增长29.1%/10.2%,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21.1%但环比下降8.0% [1] 产品线分析 - 2024年有源产品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21.9%,无源产品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33.2% [2] - 无源器件受益于AI数通市场爆发,FAU、MT-FA、AWG等需求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8.2个百分点 [2] - 有源产品增速放缓因大客户处于800G向1.6T过渡期,预计下半年随GB300和Blackwell ultra上量恢复增长 [2] 客户与供应链 - 第一大客户Fabrinet 2024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92.3% [2] - 泰国工厂一期已投产,二期建设中,部分无源器件通过客户认证并计划扩产 [3] - 公司在硅光产业链供应FAU、透镜阵列等定制化器件,并发展光引擎代工和晶圆级封测能力 [3] 技术布局与市场机会 - 公司参与英伟达CPO供应链,提供光源引擎和无源光纤互联解决方案,多通道CPO-ELS激光器已小批量交付 [4] - 英伟达硅光CPO交换机可实现3.5倍能耗降低,2030年CPO市场规模或达50亿美元 [4] - 公司战略聚焦高数通、硅光产品,单波200G光发射器件和高速光模块Demux器件已小批量发货 [2] 产能与成本优化 - 泰国工厂投产增强供应链韧性,关税影响有限 [3] - 公司持续优化无源器件成本结构,提升良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