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搜索文档
企业挑大梁 创新占“C位”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45
首次开发"研发贷"科技金融产品,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为科技型企业量体裁衣,首次推 出科技型企业服务包及点单式服务;获认定的首版次软件和首批次新材料,自治区真金白银给予奖励; 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激励,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比例提高至120%……近日,《关 于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鲜出 炉,这一科技新政惠泽更多科技型企业,挺起了它们的创新"脊梁"。 广西为何出台《若干措施》,有哪些新内容,对企业有何好处? 1 构建高质量科技型企业矩阵 服务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加强部门协同,合力优选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开展培育孵化,推动上市融 资。配备科技型上市企业联络服务员,健全科技型上市企业联系服务机制。 其中,定制科技型企业服务包提供点单式服务是广西首次实施。记者了解到,在措施出台前的多次调研 座谈会上,不少企业反馈,他们想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但涉及到具体的研 发费用归集等申报内容,不知道怎么填写,有些企业花钱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帮忙,增加了成本。针对科 技型企业的诉求,《若干措施》明确推出免费定制服务,企业在申报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江苏发布新方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3:29
核心观点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牵头发布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 提出到2027年实现金融支持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的显著成效 并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和21条具体举措 [1] - 方案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通过分类施策和系统推进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可持续性 [1][2] 科技金融支持措施 - 加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 强化"股贷债保"联动 重点支持首贷、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 [2] - 构建"概念验证+拨投结合+基金支持+信贷服务"全链条科技支持机制 提升科技型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适配性 [2] - 推动南京和苏州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上限由60%提高到80% 贷款期限由7年延长到10年 [3] 金融创新与政策协同 - 推进"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省财政给予代偿补偿支持 探索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形式并将创新药品纳入报销范围 [2] - 探索应用抗量子密码技术和打造金融可信数据空间 推动安全环境下的数据共享和应用 [2] - 通过科技金融联盟和产融对接 解决科技型企业研发高风险、长周期与传统信贷产品不匹配的问题 [2]
湖北科技担保新增56.22亿居全国第三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50
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业绩 - 截至2025年5月底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新增"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56.2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93.7%规模位列全国第三 [1] - 全省科技担保业务在保余额突破280亿元稳居全国前列 [2] 服务企业情况 - 累计服务1024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通过"担保+增信"模式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市场开拓、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充 [1] - 典型案例:精微视达通过"科担联合贷"获得300万元流动资金用于研发成果转化 [1] 融资成本优化 - 平均担保费率控制在0.77%以内企业整体融资成本降至3.33%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2] - 政策降费让利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发展活力 [2] 行业覆盖与创新 - 重点支持早期肿瘤精准诊疗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如细胞级内镜行业代表精微视达 [1] - 创新推出"科担联合贷"模式联合地方担保机构提供针对性融资解决方案 [1]
国新办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情况发布会点评: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
国信证券· 2025-05-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子行业视角分析国新办科技金融政策情况发布会,银行方面政策有望提振信贷需求、利好重点区域银行;保险方面鼓励产品创新、支持险资长期科创投资;证券方面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完善,利好投行等业务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 - 从需求侧出发的政策有望提振银行信贷需求,为科技金融带来更多业务机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未来或继续较快增长 [4] - 再贷款等政策支持可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到8000亿元,下调再贷款利率至1.5% [5] - 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科技公共信息开放共享可降低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风险损失 [5] - 在13个重点地区开展科技金融先行示范,利好当地银行业务发展,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地区银行或迎更多政策支持 [6][7] 保险 - 《政策举措》鼓励保险行业围绕关键环节开发定制化产品,推动保险服务转型,完善风险责任保障体系,已有相关试点填补保险空白,未来有增量空间 [8] - 《政策举措》提出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有利于为险资提供流动性,缩短投资周期、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稳定性 [10] 证券 - 《政策举措》完善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2025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股权融资和IPO家数领先,股权融资资源向双创和北交所公司倾斜 [11] 投资建议 - 银行预计2025年为业绩下行周期尾声,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推荐国有大行、股份行及重点区域科技金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银行 [14] - 保险行业正转型为科技创新“战略伙伴”,未来有望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14] - 证券推荐资本实力雄厚、科创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探索领先的中信证券 [14]
多部门联手破解创新融资难题
金融时报· 2025-05-23 09:42
政策框架与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七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既有存量政策迭代升级,也有增量政策创新供给 [1] - 政策旨在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建立科技金融政策框架体系,构建科技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1] - 目标包括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长效投入机制、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安排、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到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到1.5% [4] - 已有约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元,将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 [4][5] - 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银行适当延长科技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可达五年 [7] - 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风险保障 [7] 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将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实施更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8]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8] - 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9]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9] 生态体系建设 -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分工协作,形成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格局 [5] - 稳步推进QFLP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科技公共信息开放共享 [5] - 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重点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挥科创改革试验区示范作用 [5] - 金融机构将建立差异化科技金融评估评价体系,突出科技人才、科研能力、研发投入等创新要素 [7]
利好政策来了!七部门刚刚联合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5-14 19:41
创业投资支持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 - 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并支持保险资金参与试点 [1]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并鼓励社保基金会投资股权基金 [1] - 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引导长期耐心资本 [1] - 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并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 [2] 货币信贷支持 - 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扩大再贷款额度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 [3] - 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和科技支行选择部分银行开展并购贷款试点 [3]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占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3] 资本市场支持 - 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包括未盈利企业 [4]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丰富银行间市场债券产品 [4] 科技保险支持 - 制定推动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探索以共保体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科技保险 [5] - 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5] 财政政策引导 -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用好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实施专项担保计划 [6] - 落实好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相关税收政策 [6] 央地联动机制 -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新积分制并健全其与再贷款专项担保计划的联动机制 [7]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8] - 以更高标准推动13个重点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并在三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试点 [8] 开放创新生态 - 支持外商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提高外资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便利性 [9] - 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 [9] - 建立由多部委组成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