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担保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国发担保为政府性担保探索发展新路径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37
公司荣誉与转型成果 - 苏州国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首次参评即获"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融资担保机构"称号[1] - 同时获评江苏省信用担保协会"2024年度融资担保机构三十佳"荣誉[1] - 2024年成功转型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苏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扩容升级[1] 业务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年提供融资担保超150亿元,同比增长56%[1] - 单户1000万元以下普惠担保投放超145亿元,同比增长72%[1] - 新增责任额在全省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中排名第三,带动全市业务体量跃居全省首位[3] 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 - 产品矩阵涵盖省市政银担产品和自研标准化产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1] - "小微贷"和"富民贷"两款产品免担保费,其他产品减费让利1445万元,平均费率控制在1%以下[2] - 单户1000万元以下担保占比97%,单户500万元以下占比90%,深度倾斜小微和"三农"[2] 科技创新支持 - "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上线五个月备案13亿元,列全省担保机构首位[2] - 全年新增科创担保42亿元,科创在保余额达43亿元,同比增长27%[2] - 通过担保扶持的企业中,19家成长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2] 创新与行业引领 - 落实江苏省财政厅"设备担"产品并实现首批落地[3] - 开立全市首笔旅行社质保金保函,首家入驻江苏省政府采购电子保函平台[3] - 组建国发普惠金融实验室,开发供应链金融平台,持续打造"国发普惠"金融品牌[3]
多部门发声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详解如何强化金融支持、破除壁垒、规范执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8:02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旨在通过法治手段优化营商环境 破除市场壁垒 强化权益保护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1] - 法律实施将聚焦金融支持 市场准入 执法监督三大领域 形成政策组合拳 [1][4][6] 金融支持措施 - 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一业一策"精准服务 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 [2]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推出科技创新担保计划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20%) [2] - 实施首台套装备/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试点 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2] - 外贸领域单列小微融资协调机制 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2400亿美元 电子信息/现代化工/工程机械领域承保额显著增长 [2] - 建立民间投资项目清单机制 运用大数据实现"资金找项目"模式转变 [3] 市场准入改革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短范围 开展半年集中整治行动 1-4月民企中标率同比+5pct 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占比超80% [4] - 将推出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领域3万亿元投资项目 支持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4][5] - 鼓励民企布局新兴产业 平等使用国家科研设施 参与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5] 执法监督机制 - 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涉企诉求沟通机制 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重点抽查问题领域 对整改不力者督办 [6][7] - 加快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和程序 [7] 行业影响领域 - 直接受益行业包括:高新技术(17.7万亿贷款支持)、外贸(2400亿美元信用险)、新基建(3万亿投资) [2][4] - 重点扶持领域涉及电子信息、现代化工、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 [2][4] - 政策将促进私募股权投资(74只基金)、科技保险(万亿保障)、跨境电商等金融创新业态发展 [2][3]
金融监管总局丛林:正在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设立74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北京商报· 2025-05-08 11:51
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 已设立74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 - 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支持科技企业资本循环 [1] - 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 优化知识产权登记 评估 处置 补偿等政策 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1] - 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科技创新担保计划 为科技型 高新技术 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专项担保 [1] - 截至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 同比增长20% [1] 民间投资促进机制 -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融资对接专门工作机制 形成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并向银行推送 [2] - 地方实践探索线上对接平台 银行通过平台获取项目信息 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信贷政策 提升对接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