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担保计划

搜索文档
国发担保为政府性担保探索发展新路径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37
公司荣誉与转型成果 - 苏州国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首次参评即获"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融资担保机构"称号[1] - 同时获评江苏省信用担保协会"2024年度融资担保机构三十佳"荣誉[1] - 2024年成功转型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苏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扩容升级[1] 业务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年提供融资担保超150亿元,同比增长56%[1] - 单户1000万元以下普惠担保投放超145亿元,同比增长72%[1] - 新增责任额在全省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中排名第三,带动全市业务体量跃居全省首位[3] 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 - 产品矩阵涵盖省市政银担产品和自研标准化产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1] - "小微贷"和"富民贷"两款产品免担保费,其他产品减费让利1445万元,平均费率控制在1%以下[2] - 单户1000万元以下担保占比97%,单户500万元以下占比90%,深度倾斜小微和"三农"[2] 科技创新支持 - "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上线五个月备案13亿元,列全省担保机构首位[2] - 全年新增科创担保42亿元,科创在保余额达43亿元,同比增长27%[2] - 通过担保扶持的企业中,19家成长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2] 创新与行业引领 - 落实江苏省财政厅"设备担"产品并实现首批落地[3] - 开立全市首笔旅行社质保金保函,首家入驻江苏省政府采购电子保函平台[3] - 组建国发普惠金融实验室,开发供应链金融平台,持续打造"国发普惠"金融品牌[3]
多部门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配套制度机制将出
证券时报· 2025-05-08 19:53
来看会上关键表述: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 局长丛林、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介绍将于今年5月20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有关情况。 更多配套制度机制正在加快推进。 1.还有一批配套制度机制正在加快推进,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同时,不少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也在积极完善相关 配套。 2.今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的项目,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超过80%。 3.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4.今年还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5.司法部将推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司法行政机关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6.司法部将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对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问题查纠整改。 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也不能变" 作为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 ...
多部门发声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详解如何强化金融支持、破除壁垒、规范执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8:02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旨在通过法治手段优化营商环境 破除市场壁垒 强化权益保护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1] - 法律实施将聚焦金融支持 市场准入 执法监督三大领域 形成政策组合拳 [1][4][6] 金融支持措施 - 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一业一策"精准服务 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 [2]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推出科技创新担保计划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20%) [2] - 实施首台套装备/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试点 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2] - 外贸领域单列小微融资协调机制 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2400亿美元 电子信息/现代化工/工程机械领域承保额显著增长 [2] - 建立民间投资项目清单机制 运用大数据实现"资金找项目"模式转变 [3] 市场准入改革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短范围 开展半年集中整治行动 1-4月民企中标率同比+5pct 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占比超80% [4] - 将推出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领域3万亿元投资项目 支持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4][5] - 鼓励民企布局新兴产业 平等使用国家科研设施 参与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5] 执法监督机制 - 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涉企诉求沟通机制 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重点抽查问题领域 对整改不力者督办 [6][7] - 加快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和程序 [7] 行业影响领域 - 直接受益行业包括:高新技术(17.7万亿贷款支持)、外贸(2400亿美元信用险)、新基建(3万亿投资) [2][4] - 重点扶持领域涉及电子信息、现代化工、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 [2][4] - 政策将促进私募股权投资(74只基金)、科技保险(万亿保障)、跨境电商等金融创新业态发展 [2][3]
金融监管总局丛林:正在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设立74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北京商报· 2025-05-08 11:51
北京商报讯(记者宋亦桐)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在会上指出, 在近年来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着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模 式。 首先是促进投融资结合。丛林指出,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支 持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目前已经设立了74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另外,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了科技企业 并购贷款,支持科技企业畅通资本循环。 其次是创新增信方式。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优化知识产权的登记、评估、处置、补 偿等相关政策,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据悉,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 担保计划,为科技型、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专项担保。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 在鼓励民间投资方面,丛林指出,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融资对接建立了专门的工 作机制,形成了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并向银行推送,指导银行自主对接融资服务。一些地方也有很 好的实践和探索,比如有的地方搭建了专门的线上对接平台,银行可以通过平台获取项目信息,运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