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搜索文档
银龙股份:关于参与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备案完成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1-13 22:11
公司投资动态 - 银龙股份与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博通(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产业基金 [2] - 该产业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手续并取得备案证明 [2] 基金投资方向 - 合伙企业主要投资于新能源产业和储能领域相关项目 [2] - 基金致力于挖掘具有高增长潜力、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优质项目 [2]
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逾2700只私募基金净值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11-09 23:26
私募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底,今年以来共有2753只有业绩展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净值创新高 [1][2] - 净值创新高产品中,股票策略私募基金达1521只,占比为55.25% [2] - 管理规模5亿元以下的私募旗下净值创新高产品共计983只,占比为35.71% [2] - 百亿元级私募旗下净值创新高产品共计472只,占比为17.14% [2] 私募行业规模与资金流向 - 截至9月末,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5.97万亿元,相较于8月末再度增加 [1][3] - 截至10月28日,百亿级私募数量增至108家,较9月底的96家增加12家,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数量已增长17家 [3] - 2025年9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1605只,新备案规模达711.74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数量为1048只,新备案规模为368.21亿元 [3] 市场环境与策略表现 - 科技、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阶段性上涨,持续演绎的结构性行情为私募创造了较好的获利环境 [2] - 活跃的市场成交使量化私募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下降,相关产品业绩颇为亮眼 [2] - 净值创新高产品中,多资产策略产品共计458只,占比为16.64%,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共计427只,占比为15.51% [2] 行业前景展望 - 在无风险收益率震荡下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资金将涌入中国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有望持续涌现 [1] - 中期来看,政策持续发力带动经济回升的确定性较大,资本市场行情有望由"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 [4] - 尽管市场前期结构性行情演绎较为充分,但中国资产值得深挖,优质公司的波动提供了买入机会 [5]
复苏势头强劲 私募规模有望再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5:11
行业整体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末,私募基金总规模回升至20.74万亿元,逼近20.82万亿元的历史峰值 [1][2] - 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9404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614家,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607家 [1] - 2025年9月新备案私募基金1605只,新备案规模711.74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1048只,规模368.21亿元 [2]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私募基金规模从2024年9月的近四年低点19.64万亿元持续回升,并于2025年4月重回20万亿元以上 [2] - 市场向好推动业绩回升,70家百亿级证券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达30.49%,98.57%的机构实现正收益 [3] - 新私募持续入场带来增量资金,10月以来已有11家新私募完成登记,1236只新私募基金完成备案 [3] 头部机构发展态势 - 百亿级证券私募数量持续增加,截至10月28日增至108家,较9月底的96家增加12家 [3][4] - 量化策略机构成为新晋主力,在新晋的13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占8家,当前108家百亿私募中量化机构有53家,占比49.07% [1][4] - 股票策略仍为主流,约80家百亿级证券私募采用股票策略 [4]
围绕自贸港战略产业布局 四只私募基金在琼签约
搜狐财经· 2025-10-27 23:52
签约合作成果 - 海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资本股权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集中签署四份基金战略合作协议 [2] - 同步推进四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筹备工作 [2] - 山东黄金集团、中泰证券等12家企业现场签署投资意向书 [4] 基金投资规划 - 筹备的四只基金预计首期合计募集资金超20亿元 [2] - 基金将重点投向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信息等重点产业 [2] - 未来预计孵化培育超20个新质生产力优质项目 [2] 活动参与情况 - “企航”行动之“上市公司海南行”活动吸引全国9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上市公司70家 [4] - 参与企业总市值超1.6万亿元 [4] - 参与企业分赴海口、文昌、琼海、澄迈等地实地考察 [4]
国有六大行AIC布局最后一子迎进展 邮储银行获批筹建中邮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22:04
10月27日,邮储银行披露,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筹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的批 复》(金复〔2025〕604号),同意筹建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公司名称以有关监管机 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为准,以下简称中邮投资)。 筹建工作完成后,邮储银行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中邮投资是国有六大行全面布局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最后一子。记者注意到,2025年3月,国 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中邮投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将作为该行全资一级子公司管理。 大型银行要合理设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权限。按照上述通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应按 照集团确定的风险偏好,深入细致开展股权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严格业务审批。股权投资业务应按照 内部授权管理要求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投决会或董事会审议,超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审批权限的应报母 行审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每年应至少对股权投资业务开展一次专项审计。 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进一步发文,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 城市 ...
长安汽车做LP
FOFWEEKLY· 2025-10-27 18:01
基金设立概况 - 长安汽车联合战新基金、建信信托、安和基金、渝富基金共同设立重庆长渝信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总认缴出资额为10.02亿元人民币 [2] - 长安汽车认缴出资额2.5亿元,战新基金认缴5亿元,建信信托认缴2.5亿元,安和基金和渝富基金各认缴0.01亿元 [2] - 该基金委托安和基金管理 [2] 基金投资策略与方向 - 基金投资聚焦于汽车产业链智能化项目及长安汽车战略项目,同时兼顾新能源和先进制造领域 [2] - 投资范围覆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生态上处于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项目,并将探索该领域的并购类项目投资机会 [2]
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原省长被“双开”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11 16:5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分析近期高级别官员违纪违法案例 重点阐述了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及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行为性质与风险 指出此类行为本质上属于经商办企业 可能损害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并引发腐败问题 [1][2][4][5][6] 违规行为的具体表现与定性 - 官员违规行为包括接受私营企业主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在干部选拔中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财物、利用职权为企业经营和工程承揽提供便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1] - 明确界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本质上属于经商办企业 是营利活动 与合法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理财行为不同 [2] - 投资购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被定性为经商办企业行为 因为投资者往往间接持有了非上市公司股份 [6] 相关法规与纪律处分依据 - 引用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作为处分依据 [2] - 提及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以及2009年、2023年针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相关规定 [3] - 2022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及从业列为经商办企业情形 [7] 典型案例与新型腐败手法 -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原总经理顾建纲被指以金融投资为名大肆收钱敛财 这是中纪委通报中首次出现此类表述 [4] -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范一飞被通报“靠金融吃金融”、“以钱生钱” 长期以“投资”为名大搞权钱交易 [5] - 中信建投证券原总经理李格平存在违规持有私募股权基金的行为 这也是中纪委通报中首次提及 [5][6] - 揭示新型腐败手法包括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间接持股非上市公司 并利用职权获取内幕消息 在公司上市股权增值后获得巨额利益 [4][6] 党员领导干部的界定范围 - 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特定领导职务或达到一定级别的中共党员均属于“党员领导干部”范畴 [8] - 已退出领导职务但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中共党员干部也在此范围内 [9]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将于2026年1月21日在瑞士达沃斯举办 由全球母基金协会主办 母基金研究中心承办 [11][13] - 峰会将邀请全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的重量级人物参与 旨在商议跨越经济周期的奥秘并展望行业发展未来 [13][15]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增加 PE/VC市场投资持续升温
金融时报· 2025-10-10 09:32
私募基金行业整体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614家,较7月减少86家,管理基金数量137922只,减少1508只,但管理基金规模达20.73万亿元,环比增加0.05万亿元 [1][2] - 2025年8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1539只,新备案规模605.73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1171只,规模428.54亿元,数量和规模较7月均下降 [3] - 行业区域集中度高,上海、北京、深圳、浙江(除宁波)、广东(除深圳)、江苏六大辖区管理人数量占比72.27%,管理基金规模占比75.39% [2][3] 私募基金管理人结构变化 - 8月新通过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8家,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3家,PE/VC基金管理人5家 [2] - 当月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94家,较7月增加16家 [2] - 截至8月末,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684家,较6月减少38家,PE/VC基金管理人11740家,减少45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184家,减少3家 [2] 各类私募基金存续情况 - 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0521只,规模5.93万亿元,数量较7月下降但规模增加 [4] - 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30144只,规模11.01万亿元,数量环比小幅下滑,规模与7月持平 [4] - 存续创业投资基金(VC)26419只,规模3.47万亿元,存续数量和规模均出现增加 [4] PE/VC基金备案与募集动态 - 8月PE/VC新备案数量较6月上升但规模下降,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备案134只,规模68.72亿元,创业投资基金新备案234只,规模108.46亿元 [3] - 市场出现多只大规模新设基金,如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24.3亿元,广东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目标规模100.01亿元,杭州国新创投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 [5] - 信宸资本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募集规模超45亿元,丰年高端制造三期基金募资10亿元 [5] PE/VC投资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PE/VC投资案例数量747起,同比增长26%,投资规模893.89亿元,同比增长7% [6] - 江苏省以145起融资数量领跑全国,广东省121起位居第二,上海市以138.45亿元交易规模成为最吸金地区 [6] - 投资交易以中小规模为主,已披露金额事件中规模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区间的占比35.5% [7] 投资赛道与轮次分布 - 电子信息领域为最热门赛道,共发生229起投资交易,融资规模285.16亿元,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最受追捧 [6] - A轮融资以281起案例占比37.6%主导交易数量,A轮及战略融资的交易规模占比均为20.2% [6] - 8月共有450家机构参与设立基金,其中89.6%的机构成立1只基金,7.3%的机构完成2只基金新设 [5]
东方证券资管子公司营收净利润继续双降 先发优势逐渐褪色|券商半年报
新浪证券· 2025-09-22 21:22
行业整体表现 - 42家纯证券业务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519亿元 同比增长31% [1] - 42家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 同比增长65% [1] - 42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211.95亿元 同比下降3.02% [1] 东方证券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01亿元 同比增长38.87%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63亿元 同比增长64.02% [1] - 财富及资产管理、投行及另类投资、机构及销售交易三大业务收入均同比增长 [2] 资管业务表现 - 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01亿元 较上年同期7.08亿元同比下降15.13% [1][3] - 东证资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减少10.11% [4] - 东证资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9亿元 同比降低10.36% [4] 东证资管历史趋势 - 营收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27.3亿元(-27.13%)、2023年20.62亿元(-24.48%)、2024年14.35亿元(-30.41%) [4] - 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8.28亿元(-42.4%)、2023年4.91亿元(-40.77%)、2024年3.33亿元(-32.04%) [4] - 营收从2021年高点37.47亿元降至2024年14.35亿元 净利润从14.38亿元降至3.33亿元 [4] 资产管理规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受托资产管理规模2337.81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7.95% [3] - 券商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791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约130亿元 [3] - 公募基金规模曾于2021年触及近2700亿元历史高点 [6] 行业地位变化 - 在2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中营收排名第五 净利润排名第五 [7] - 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均排名行业第一 [7] - 2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中仅5家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 东证资管位列其中 [6]
2025年PE/VC机构推荐
头豹研究院· 2025-09-17 2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中国 PE/VC 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转型下加速引入“耐心资本” ,向长期价值深耕转型 ,市场呈现规模增长但增速放缓、国有资本主导供给、硬科技企业需求大等特点 ,未来将向“国资主导+产业协同”模式转型并深化“耐心资本”时代 [5][10][27][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中国 PE/VC 行业加速引入“耐心资本”源于政策引导与市场转型 ,国资主导长期资金聚焦硬科技等产业 ,机构提升股权投资比例 ,推动资本转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5]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向少数机构或个人募资投资非上市企业获利 ,风险投资基金(VC)投资初创和高成长企业助其成长 ,“耐心资本”追求长期价值增长 ,支持长期项目 [6] - 中国 PE/VC 机构耐心资本实践始于 90 年代美元基金进入 ,后本土人民币基金崛起 ,2020 年后人民币基金成主力 ,2023 年后政策推动构建“耐心资本+产业生态”模式 [7][9] 市场现状 - 中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合计存量数和规模 2017 - 2024 年增长但增速放缓 ,VC 基金数量占比提升 ,PE 基金规模占比超 75% [10] - 市场供给呈现国有资本主导、长期资金扩容特征 ,政府引导基金布局硬科技 ,社保等增加配置 ,产业资本推动转型 ,整体多元支撑 [11] - 市场需求以硬科技、专精特新企业为核心 ,融资“投早投小” ,A 轮及早期融资案例占比高 ,AI 等领域吸金 ,虽整体融资规模降但硬科技赛道仍有吸引力 [12][13] 市场竞争 - 十大“耐心资本”PE/VC 机构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 ,核心指标有管理基金规模、近两年投资企业 IPO 退出数量等 [14] - 中国 PE/VC 基金管理人存量规模先增后减 ,2023 - 2024 年占比基本持平 ,自 2018 年监管收紧致新增管理人数量下降 [15] - 介绍了中金资本、高瓴资本等十大机构 ,包括成立时间、投资领域、核心业务、典型案例等信息 [16][17][18][19][20][21][22][23][24][26] 发展趋势 - 中国 PE/VC 行业向“国资主导+产业协同”模式转型 ,政府引导基金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资本深化协同 ,但国资机构有体制短板 [27] - 银行、保险等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中国 PE/VC 行业迎来“耐心资本”时代深化 ,资金注重科技企业长期价值 ,推动行业向“价值深耕”转变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