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贷

搜索文档
农行甘肃省分行:聚焦八大产业集群 持续增加信贷投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30 17:50
农业金融创新 - 农行天水分行联合天水市农业农村局推出"富民贷·防雹专项贷",提供专项额度、专属通道、专业指导"三专"服务,并配套"防灾设施补贴贷",解决农户防雹需求 [1] - "富民贷"采用"信息建档+线上办贷"模式,已覆盖甘肃全省县区,累计投放248亿元,贷款余额160亿元,惠及15万农户 [1] - 农户梁维鹏通过20万元贷款安装防雹网和物联网气象监测设备,有效应对冰雹灾害 [1] 种业产业链支持 - 农行甘肃省分行为甘肃中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河西走廊种业贷"990万元,缓解玉米制种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2] - 该企业为智能化玉米制种研发企业,自动化程度实现从田间到种子全程不落地 [2] - 贷款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快速落地,从需求对接到放款不足一个月 [2] 县域产业集群布局 - 农行甘肃省分行聚焦"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实施"一县一业一品"专项行动 [2] - 近三年累计投放县域贷款2052亿元,余额1454亿元,涉农贷款占比49.23%达716亿元 [2] - 八大产业客户25.3万户,较年初新增4.4万户,贷款余额278亿元 [2]
陇原乡村处处景 金融支持步步实
金融时报· 2025-06-24 11:20
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助力乡村振兴 - 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以金融支持破解农户融资难题,助力特色产业升级 [1] 解农户生产难题 - 针对樱桃、花椒、苹果等农产品"雹灾频发、抗风险能力弱"痛点,农业银行天水分行创新推出"富民贷·防雹专项贷",提供专项额度、专属通道、专业指导的"三专"服务 [2] - "富民贷"每万元贷款农户每天只付0.82元利息,累计为农户减支1.24亿元 [2] - "富民贷"在全省所有县区落地开办,累计投放248亿元,覆盖15万农户 [2] 赋能县域特色产业 - 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支持张掖临泽县玉米制种产业,为甘肃中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河西走廊种业贷"990万元 [3] - 张掖临泽县是全国超大规模"制种大县",全国每100粒玉米种子有13粒来自该地区 [3] 信贷投放情况 - 3年多来累计投放县域贷款2052亿元,净增604亿元,余额1454亿元,增量、余额均占各项贷款"半壁江山" [4] - 涉农贷款余额716亿元,占县域贷款49.23% [4] - 八大产业贷款余额278亿元,较年初增加64亿元 [4] 助力龙头企业补链强基 - 通过"银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支持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 [5] - 华羚乳品公司是全省民营百强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三大类5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 [5] - 农业银行提供贷款和利率优惠支持华羚乳品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5] 普惠金融成效 - 3年多来信贷支持县域生产经营性客户累计66.7万户,占县域市场主体的52.1% [6] - 为45.9万户农户建立信息档案 [6]
国发担保为政府性担保探索发展新路径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37
公司荣誉与转型成果 - 苏州国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首次参评即获"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融资担保机构"称号[1] - 同时获评江苏省信用担保协会"2024年度融资担保机构三十佳"荣誉[1] - 2024年成功转型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苏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扩容升级[1] 业务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年提供融资担保超150亿元,同比增长56%[1] - 单户1000万元以下普惠担保投放超145亿元,同比增长72%[1] - 新增责任额在全省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中排名第三,带动全市业务体量跃居全省首位[3] 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 - 产品矩阵涵盖省市政银担产品和自研标准化产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1] - "小微贷"和"富民贷"两款产品免担保费,其他产品减费让利1445万元,平均费率控制在1%以下[2] - 单户1000万元以下担保占比97%,单户500万元以下占比90%,深度倾斜小微和"三农"[2] 科技创新支持 - "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上线五个月备案13亿元,列全省担保机构首位[2] - 全年新增科创担保42亿元,科创在保余额达43亿元,同比增长27%[2] - 通过担保扶持的企业中,19家成长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2] 创新与行业引领 - 落实江苏省财政厅"设备担"产品并实现首批落地[3] - 开立全市首笔旅行社质保金保函,首家入驻江苏省政府采购电子保函平台[3] - 组建国发普惠金融实验室,开发供应链金融平台,持续打造"国发普惠"金融品牌[3]
为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金融时报· 2025-05-29 11:18
货币政策与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海北州分行通过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2025年一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 01%,同比下降24个基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 94%,同比下降23个基点 [1] - 2025年一季度全州累计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6 36亿元,覆盖5175户农牧户和28家涉农小微企业 [1] 涉农贷款与产业支持 - 截至3月末海北州粮食生产贷款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生产贷款余额48 44亿元,其中种业振兴贷款余额1 53亿元 [2] - 涉农贷款余额84 86亿元,同比增长3 7%,农牧户生产经营性贷款余额68 57亿元,同比增长4 6% [2]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牦牛/白藏羊产业链经营贷、马铃薯/油菜产业贷、整村授信"村村贷"等特色产品 [2] 财政与金融协同机制 - 配合财政局对14户小微企业给予支小支农贷款贴息,对8家银行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对1家担保机构给予降费奖补,累计补贴605 67万元 [3] - 联合财政局等举办2场政银企对接会,促成融资合约3933万元 [3] - 联合金监局对12家金融机构开展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优化金融服务质效 [3]
农行诏安支行 作“梅”好产业出圈的“金”钥匙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5 23:15
■本报记者 陈衍水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延伸、拓展农业 产业链,将青梅这个特色优势品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果"来培育壮大,助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 发展。农行诏安支行充分发挥金融优势,为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和喜上"梅"梢的唯美景象提 供"金"动能。 诏安县现有青梅种植基地13.3万亩,产量10.5万吨以上,青梅全产业链产值达68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青 梅种植、加工、出口基地。这里拥有优良的山水资源,富硒土地面积达76.2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 39.27%,是福建省硒元素含量最高、富硒土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产出的青梅富 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果。近年来,农行漳州诏安支行围绕青梅特色产业,推 出"惠农e贷"普惠产品,助力农户大丰收。 一直以来,农行诏安支行深耕"三农"沃土,围绕当地"名特优"产品,以"惠农e贷""富民贷"等普惠金融产 品为依托,加大当地特色产品信贷倾斜力度,主动做优服务,以金融活水"贷"动农户鼓实钱袋子。截至 3月末,该支行农户贷款比年初增加1.25亿元,惠及农户7000余户。 "有农行的支持,我们果农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三千亿元,加大普惠金融支农力度 金融“活水”更多更快更精准流入良田(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5-15 05:59
政策支持与金融供给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动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明确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金融供给,目标实现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持续增长 [1] -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加大普惠金融支农力度 [1][8] - 各地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产品服务,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流入农业领域 [1] 金融服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 浙江金融机构通过移动设备上门服务,实现农户30万元信贷额度提升和手机银行快速放款 [3] - 浙江省开通涉农信贷绿色通道,优化数字助农模式,实现农户田间地头在线申请贷款 [4] - 浙江推广"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将无形资产纳入评价体系,超七成农户建立档案,近五成获授信,户均授信超20万元 [5] 融资成本优化 - 陕西洋县信用联社运用支农再贷款政策,贷款利率下调1.8个百分点,企业利息支出预计下降28.58% [7] - 陕西渭南市小微企业享受无还本续贷政策,授信额度提升至130万元,利率从5.5%降至4.5% [8] - 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从去年4.9%降至今年前两月的4.52%,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8] 农业科技与产业升级 - 重庆梁平区味源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生产效率从15人/天提升至1小时完成3000盘 [9] - 智能化育秧工厂使每亩种植成本节约100余元,水稻增产100余公斤 [9] - 农行重庆梁平支行发放30万元"富民贷"支持智能育秧产线建设,该产品免担保且利率低 [1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 - 江苏、浙江等地开发"新农人贷""农创客贷"等产品,针对性支持返乡创新创业青年 [11] - 浙江金融机构加强对新农人、农创客的融资需求摸排,建立精准画像和金融服务专员队伍 [11] - 金融机构计划开发更多差异化信贷产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资金需求 [11]
金融服务情系“三农”
金融时报· 2025-05-13 09:49
土地整理、农资准备,忙碌的春耕过后,河套地区农事生产正在有序推进中。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 分行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为各类涉农主体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截至3月末,全市春耕备耕贷款余额达 229.23亿元,同比增长9.69%,支持农户11.21万户。 在杭锦后旗陕坝镇,陈禄到自己的农资销售门市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直播介绍所售种子、肥料 等农资农具。 陈禄从事农业工作已有十多年,依靠自身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当地金融机构的支持,完成从"弯腰干农 活"到"直播售农资"的身份转变。原来,陈禄毕业后返乡承包了100多亩土地从事农产品种植工作,几年 后从当地农行贷款30万元开启了农资销售之路。随着销售规模不断扩大,流动资金不足成为陈禄面临的 一大难题。中国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整体评估他的销售情况后,不到一周就发放了300万元纯信用、随 借随还贷款。"我这门市虽小,但每年能销售5000吨至6000吨化肥。看,这个仓库现在已经堆满了。"陈 禄指着门市后近500平方米的仓库雄心勃勃地说道,"下一步,我准备联合这里的村民和种植大户成立合 作社,形成产业链。"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认真落实《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 ...
农行福建三明分行:“贷”动一家店 滋养沙县小吃整条链
证券日报· 2025-05-08 15:13
农行三明分行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创新推出《沙县小吃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方案》,致力于打通从农产 品种植、配料供应、食品加工到小吃餐饮的"一二三产"金融堵点。 这份金融服务方案的温度,侯晓松感受得很真切。作为"高砂小巷子拌面"第三代传人,侯晓松经营的这 家老店,不仅承载了22年的光阴,更是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守护沙县小吃那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技艺。 侯晓松一度被发展的瓶颈所困:老旧店面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客流,升级改造面临的资金缺口让他愁眉 不展。转机出现在当地农行组织的一场小吃业主座谈会,一款名为"惠农e贷(沙县小吃)"的金融产品 让他眼前一亮——审批快、利率低、用款灵活,完美契合小吃业主"短、频、快"的资金需求。 店面升级,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经营业绩的提升。"这笔贷款帮了我大忙,现在店里又干净又 敞亮,顾客吃着也舒服。"侯晓松高兴地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如今,侯晓松的老店年净利润稳稳超过30万元,望着墙上那块写着"沙县小吃技艺传承人"的金字招牌在 氤氲的烟火气中熠熠生辉,侯晓松的心里既踏实又满足。 本报记者陈衍水 在有着"中华小吃之乡"美誉的三明市沙县区,看似寻常的沙县小吃,不仅是当地美食名片 ...
农行四川省分行:深耕天府沃土 书写金融担当
四川日报· 2025-04-30 05:56
业了解金融需求。 融产品。 农行成都分行客户经理向商户介绍金 农行广元分行党员突击队进厂服务, 农行南充分行客户经理在某专精特新企 为一线工人集中开立养老金账户、办理社保医保码及银行卡。 □谢钢 张立冬 (图片由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提供) 春风激荡,奋进正当时。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农行四川省 分行)以1.33万亿元贷款总量稳居中西部同业首位,连续三年贷款增量破千亿元。2025年一季 度,农行四川省分行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有为的发展态势,金融供给量增质升,总量在省内同业 中率先突破1.4万亿元。其中,个贷增量份额接近50%、对公贷款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6倍。 用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需求。农行四川省分行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 心"的理念,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做到金融供给持续发力,客户服务不断创新,风 险防控扎实有效,为业务稳健发展筑牢坚实基础。迈上新征程,农行四川省分行将奋力书写高质 量发展答卷,为四川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贡献更强大的金融动力。 科技赋能 点亮金融服务新智慧 科技之光照亮金融服务的未来之路。农行四川省分行积极拥抱科技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