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原料
icon
搜索文档
“反内卷”+涨价受益股曝光,融资客大幅加仓的滞涨股仅5只
证券时报· 2025-08-25 07:58
行业趋势 - 国内"反内卷"行动持续推进 建立统一大市场战略稳步实施 推动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品质竞争 加速产业升级[1][4] - 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及行业景气度提升 覆铜板行业、钛白粉企业等多领域产品迎来涨价潮[4] - 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行业集中分布64只"反内卷"+涨价受益股 其中9个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 价格变动 - 7月末TDI价格较月初上涨39.77% 三氯甲烷上涨31.18% 碳酸锂工业级上涨19.17%[4][5] - 氧化镨报价65.75万元/吨 较月初上涨11万元/吨 涨幅超20% 年内涨幅超58%[4] - 稀土品种氧化钕上涨18.28% 金属钕上涨17.33% 氧化镨上涨17.30%[5] 公司业绩 - 中材科技上半年净利润9.99亿元 同比增长114.92% 创近10年同期最高水平[2] - 华新水泥净利润增幅中值超50% 扭转过去3年同期下滑局面[8] - 华宏科技净利润增幅中值接近34倍 先达股份、索通发展、苏利股份增幅均超10倍[9] 市场表现 - 64只"反内卷"+涨价受益股年内平均涨幅接近52% 27只个股涨幅超50% 7只股价翻倍[10] - 中毅达年内涨幅超220% 利民股份涨幅近170% 盛和资源、广晟有色涨幅均超130%[12] - 融资客加仓幅度超100%的个股包括索通发展(275%)、福建水泥(195%)、中毅达等[13] 融资动向 - 昊华科技获融资客加仓122.36% 但跑输行业指数22.36个百分点[13][14] - 中国船舶融资余额加仓28.08% 净利润增幅中值108.87% 跑输行业指数21.95个百分点[13][14] - 中国动力融资余额加仓29.58% 净利润增幅中值105.09% 跑输行业指数17.77个百分点[13][14]
利好!多股预增超10倍!
证券时报· 2025-07-14 23:11
A股市场首份2025年半年报 - A股市场首份2025年半年报由中盐化工披露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 98亿元 同比减少5 7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1 55万元 同比下降88 04% [1][2][3] - 中盐化工营收下降主因纯碱 聚氯乙烯 糊树脂等主营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降 但销量同比增幅38 82% 形成价跌量升局面 [3] - 公司精细化工产品金属钠 氯酸钠销售均价同比分别下降10 86%和7 44% 基础化工板块中纯碱价格下降38 24% 聚氯乙烯下降14 01% 糊树脂下降10 43% 烧碱因需求拉动上涨19 87% 氯化铵价格下降21 85% [4] 多家公司利润预增10倍以上 - 华宏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000万元—8500万元 同比增长3047 48%—3721 94% 主因稀土原料价格企稳回升及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快速增长 [5][6] - 万年青预计净利润3100万元—4500万元 同比增长1954 07%—2881 71% 受益于水泥行业需求回暖 产品销价上升及降本增效 另含2000万元—3000万元非经常性拆迁补偿收益 [6][7] - 亚太药业预计净利润1亿元—1 1亿元 同比增长1726 42%—1909 06% 航天科技预计净利润6800万元至9500万元 同比增长1628 83%至2315 27% [7] - 索通发展 尖峰集团 特一药业 千方科技 国城矿业 苏利股份等公司净利润亦预增10倍以上 [7]
日本囤了20年稀土原料,最后还得求中国代加工,这技术壁垒太可怕
搜狐财经· 2025-07-12 10:50
中国稀土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 日本囤积了足以使用50年的稀土原料储备,但仍依赖中国加工技术 [1] - 中国掌握全球95%的稀土分离加工能力,技术壁垒难以突破 [3] - 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投入数十年,科研机构积累丰富工艺经验 [5] 技术优势与产业链完整性 - 稀土永磁材料生产涉及十几道复杂工序,中国企业如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工艺优化成熟 [5] - 中国稀土行业拥有更广阔发展前景和更快技术迭代速度,吸引并留住人才 [5] - 特斯拉电机磁铁90%依赖中国供应商,西门子风电磁铁和苹果手机稀土元素也主要来自中国 [5] 商业价值与护城河效应 - 2024年全球稀土分离加工毛利率平均超过45%,属于制造业暴利 [7] - 五矿稀土、广东珠江稀土等掌握核心分离技术的企业盈利能力强 [7] - 美国试图制裁中国稀土产业但失败,因技术不过关和环保成本高导致商业不可行 [7] 未来发展趋势 - 新兴回收技术和绿色提取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9] - 包钢股份新工艺将稀土回收率提高到95%,领先国外同行十余年 [9] - 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对稀土需求增长将带来新机遇 [9] 产业链集群与研发投入 - 中国形成内蒙古原料开采、江西分离提纯、浙江磁材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集群 [7] - 从上世纪80年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大量专业人才 [7] - 庞大国内市场需求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