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功能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科恒股份:公司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的主要客户群体为锂离子电池制造类企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5 19:45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及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公司是新能源行业和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1] 客户群体及应用领域 - 公司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的主要客户群体为锂离子电池制造类企业 [1] - 公司产品间接运用领域广泛 [1]
宝坻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局部纳入天开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6 16:02
空间布局扩容 - 天津市政府批复将宝坻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局部区域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发展布局 天开园"多点"扩容至6个 [1] - 纳入区域占地面积3 22平方公里 东至纵三路及开元路 西至朝霞路 南至横三路 北至京哈高速防护绿带南边界 [1] 区域优势与定位 - 该区域载体空间条件良好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科创资源加速聚集 成果转化渠道顺畅 [2] - 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北京以外唯一重资产持有并与天津宝坻区合作建设运营的科创园区 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平台 [1] 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包括家用医疗设备 医美类医疗器械 体外诊断试剂及设备 [2] - 聚焦新材料领域 涵盖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 稀土功能材料 先进半导体材料 新型显示材料 [2] 协同发展策略 - 天开园管委会将指导属地政府发挥与中关村密切联系优势 加强务实合作 导入中关村科创资源 [2] - 深化产业链 创新链 供应链 资金链 人才链融合发展 促进天开园与中关村科技城双向赋能 [2] - 推动两个科创园区资源共享 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发展 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
两连板北方稀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21:38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7月9日、10日、1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触及上交所规定的异常波动标准 [1] - 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市场环境及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情况 [1] - 截至公告日,包钢(集团)公司不存在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 - 7月11日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爆发,包钢股份、华宏科技、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十余股涨停 [1] - 北方稀土在7月10日涨停 [1] - 7月10日晚间,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公告拟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环比上涨1.5% [1] 上半年业绩预增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到9.6亿元,同比增长1882.54%到2014.71% [2] - 预计扣非后净利润8.8亿元到9.4亿元,同比增长5538.33%到5922.76% [2] - 上半年公司强化生产体系管理,推动冶炼分离企业产线联动及工艺升级,提升产线运行效率 [2] - 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满足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2] - 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永磁电机等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2] 重大资产项目进展 - 公司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建成投产 [3] - 去年12月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1.53亿元与参股公司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方金龙(包头)稀土有限公司 [3] - 北方金龙为主体建设年产5000吨氧化稀土分离生产线项目,推动稀土资源高质化利用 [3] - 北方金龙已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近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3]
北方稀土业绩逆转扣非预增55倍 股价应声涨停成交额居A股第四
长江商报· 2025-07-11 07:29
业绩大幅增长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到9.6亿元,同比增长1882.54%到2014.71% [2][4] - 预计扣非净利润8.8亿元到9.4亿元,同比增长5538.33%到5922.76% [2][4]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539.62万元、扣非净利润1560.75万元,同比下降95.70%、98.46% [2][4] 业绩逆转原因 - 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2][6] - 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等主要产品产销量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2][6] - 以镨钕产品为代表的主要稀土产品一季度均价同比升高,原料成本同比降低 [7] - 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拉动稀土需求增长 [7] 公司竞争力 - 拥有全球最大的铁和稀土共生矿——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 [9] - 2024年获得国家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近70% [9] - 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集团和稀土产业基地 [10] - 拥有稀土全产业链布局 [8][10] 历史发展 - 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 [8] - 1997年登陆A股市场 [8] - 2000年进军贮氢材料、动力电池等深加工产品 [8] - 2007年完成包钢稀土产业资产重组 [8] - 2009-2012年形成磁性材料完整产业链 [8] 股东回报 - 上市以来累计盈利268.68亿元 [11] - 累计派发现金红利53.58亿元 [3][11] - 派息融资比达821.54% [3][11]
稀土板块走势活跃,北方稀土涨停,九菱科技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4:18
稀土板块市场表现 - 稀土板块10日盘中走势活跃,九菱科技涨超10%,京运通、北方稀土涨停,中国稀土、宁波韵升涨超6% [1] 北方稀土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亿元—9.6亿元,同比增加1882.54%—2014.71% [1]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紧抓市场企稳向好条件,深化降本提质增效,加强市场研判预判,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1] 生产与营销管理 - 公司强化生产体系管理,推动冶炼分离企业产线联动及工艺升级,提升产线运行效率,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 [2] - 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2] - 深化营销模式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营销运作 [2] 重点项目建设 - 新一代稀土绿色采选冶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工艺设计有序推进 [2] - 产业链并购重组、合资合作等延链补链强链资本运作项目高效推进 [2] 研发创新 - 公司制定科技创新改革方案,围绕科研管理体系优化明确6个改革方向,提出23项改革任务 [2] - 加强产业转化中心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新产品研发取得新成果 [2] 行业分析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稀土作为中国重要反制资源,战略地位显著,稀土价格整体走势偏强 [2]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3:18
业绩预增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000万元到96,000万元,同比增加85,500万元到91,500万元,增幅达1882.54%到2014.71% [2]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000万元到94,000万元,同比增加86,500万元到92,500万元,增幅达5538.33%到5922.76% [3]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39.6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60.75万元 [5] 业绩预增原因 - 公司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深化降本提质增效,科学联动组产排产,加强市场研判预判,加压营销运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7][8] - 生产营销方面,公司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满足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9] -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新一代稀土绿色采选冶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工艺设计等有序推进 [9] - 研发创新方面,制定科技创新改革方案,围绕优化科研管理体系等重点领域明确6个改革方向,提出23项改革任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 [9] - 深化改革与治理提升方面,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巩固提升,强化绩效考核,优化"摸高机制",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 [9] 公司发展动态 - ESG获中证指数公司、万得(Wind)等主流机构评级提升,合规体系建设与运行日臻完善 [9] - 上半年市值增长17.34%,市值规模保持稀土永磁行业上市公司首位,公司股票首次入选中证A50指数成分股 [9] - 公司将参加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与投资者就公司业绩、治理、发展战略等进行沟通 [12][13]
两部门:提高新材料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 降低生产成本
快讯· 2025-07-09 14:56
政策文件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1] 重点领域覆盖 - 政策覆盖重大工程、国防安全、新兴产业和民生保障等领域[1] - 聚焦先进钢铁、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高温合金、高性能铁磁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超高纯稀有金属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1] 计量测试需求 - 针对新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计量测试需求[1] - 将开展专用计量测试装备和方法研制[1] 基础设施建设 - 建设质量技术基础公共计量服务平台和联盟[1] - 推动计量与产品标准、检测技术的有效衔接[1] - 完善新材料计量测试和质量评价体系[1] 数据管理应用 - 加强计量数据的管理和应用[1] 产业提升目标 - 提高新材料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1] - 降低新材料生产成本[1] - 促进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提升[1]
【全网最全】2025年稀土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6-22 11:08
稀土产业上市公司汇总 - 稀土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分布在开采、冶炼、精密加工和回收等产业链环节 [1] - 开采冶炼环节主要公司包括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厦门钨业、广晟有色、包钢股份和盛和资源 [1][3] - 精密加工环节主要公司包括龙钇科技、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有研新材、英洛华等 [1][5] - 回收环节主要公司包括恒源科技和华宏科技 [1][5]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 盛和资源2024年上半年稀土业务营收规模最大,达54.38亿元,但营收增速下滑36.45% [12][13] - 富尔特、麦丰新材和厦门钨业在2024上半年稀土业务营收实现20%以上增长 [12] - 麦丰新材以22.84%的毛利率位居首位,恒源科技业务毛利率为-5.92%,处于亏损状态 [15] - 金力永磁稀土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5%,表现相对稳健 [13] 上市公司海外布局 - 厦门钨业2024年上半年海外营收规模最大,达51.91亿元 [18][19] - 中科三环和华宏科技2024年海外营收规模分别为37.85亿元和20.64亿元 [18] - 麦丰新材海外营收实现255.70%的增长,英洛华海外营收增长25.67% [19] - 中科三环海外营收占比最高,达56.07% [19] 上市公司研发水平 - 麦丰新材和中北通磁2024上半年研发强度分别达13.64%和13.83% [20][21] - 厦门钨业2024上半年研发投入最高,达7.45亿元 [21] - 北方稀土和广晟有色研发强度不足1% [20] - 安泰科技研发强度达6.87%,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21] 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厦门钨业推进国内外产业循环建设,实施多个重点项目 [22] - 北方稀土投资7336.45万元建设湿法冶炼及无机功能材料中试基地 [22] - 金力永磁规划到2025年建成6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 [22] - 宁波韵升推进年产21000吨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建设 [22]
专家报告:新材料发展趋势与创新机制思考
材料汇· 2025-05-31 23:00
新材料定义与创新机制 - 新材料是通过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显著提升传统材料性能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8] - 创新是生产要素新组合,衡量标志是市场价值,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9] - 材料是工业革命推动力,高新技术发展基础和先导,现代工业共性关键技术[10] 全球新材料产业现状 - 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从2010年4000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2.15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10%[14] - 国际巨头加速垄断,如美国铝业、杜邦、拜耳等主导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市场[15] - 研发模式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变,材料基因技术成为重要创新手段[16] - 产业向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发展,重视资源能源高效利用[17] 中国新材料重点领域进展 - 高性能膜技术:反渗透膜产能达54000吨/日,离子交换膜形成产业链[21] - 新能源材料:形成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完整产业链[23] - 半导体照明:LED光效从2000年50流明/瓦提升至2020年200流明/瓦[25] - 稀土功能材料:应用于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29] 化工新材料分类体系 - 高端聚烯烃:包括茂金属催化聚烯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36] - 工程塑料:涵盖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等特种材料[36] - 高性能纤维:包括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36] - 功能膜材料:分为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离子交换膜等类别[36] 2020-2025年产业热点 - 重点领域:新能源、轻量化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38] - 发展方向:绿色、智能、健康、可持续,聚焦信息、能源、材料、生物四大领域[40] - 战略方向:深空、深地、深海、深蓝技术突破[40] 中长期技术预测 - 材料基因工程、第三代半导体、3D打印材料被列为前三大重点方向[51] - 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成为主要趋势[53] - 全球科技趋势报告显示新材料与能源、生物技术深度融合[48][49] 中国发展瓶颈 - 研发投入占比仅0.93%,远低于发达国家2.5-4%水平[56] -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占比0.03%,有效PCT专利占比仅2.5%[56] - 需建立"团队-基地-项目"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体系[61]
【内部培训】如何构建你的知识体系(新材料篇)?
材料汇· 2025-05-30 23:35
知识体系构建 - 知识体系由大量知识点组成有序结构,需通过广度积累和深度框架建立[12][19] - 知识体系金字塔包含隐性知识、跨界能力、行动力、模型等层级[14] - 爱因斯坦司机故事说明知识应用比单纯记忆更重要[16] 思维模型 - 多元思维模型整合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跨学科工具[24] - 系统思维需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视角[26][30] - 结构化思维可采用金字塔原理组织信息[39][41] 行业研究方法 - 产业链分析需梳理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终端产品的价值流向[51][52] - PESTEL模型涵盖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六维度[57][58]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替代品/新进入者[63][64] - 商业模式画布包含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核心资源等9要素[69] 行业生命周期 - 分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阶段特征[59] - 新材料领域显示不同细分技术处于各生命周期阶段[62] - 幼稚期适合风险投资,成熟期可获稳定回报[59] 数据获取渠道 - 包括金融机构报告/咨询公司分析/行业论坛/企业课件等[49] - 需结合展会论坛和从业者交流获取一手信息[46][47] 分析框架工具 - 麦肯锡七步法/5W2H/SWOT等9种常用方法论[50] - 价值链分析区分基础活动与支持性活动[53][54] - SWOT矩阵组合内部能力与外部环境制定策略[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