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4000人了,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全栈的自动驾驶社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03 08:33
自动驾驶行业现状与趋势 - 自动驾驶技术栈趋同 端到端+大模型成为主流方向 行业从百花齐放进入收敛阶段 [2] - 国内智测量产存在浮躁现象 方案未完全收敛即急于上车 行业需沉淀解决实际问题 [3] - 具身智能领域吸引部分从业者转行 但自动驾驶仍被视为最接近实现的通用具身智能赛道 [3] 技术发展方向 - 未来量产模型将呈现统一、多模态、端到端特征 模块化方法逐渐被淘汰 [3] - 行业对全栈人才需求迫切 需同时掌握感知、规划、预测、大模型及部署优化等技能 [3] - VLA(视觉语言模型)成为2025年热点技术方向 涉及开源数据集、模块化设计及量产方案等研究 [42] 学术与产业资源 - 自动驾驶之心社区整合40+技术路线 覆盖BEV感知、3DGS、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 [5][16] - 汇集60+自动驾驶数据集 包括多模态大模型预训练/微调专用数据集 [32] - 链接国内外顶尖高校实验室(清华、CMU、ETH等)及头部企业(蔚小理、华为、大疆等) [16] 职业发展观察 - 行业薪资仍具竞争力 但面临转型压力 部分从业者权衡高薪与稳定性 [83] - 主机厂与供应商岗位选择成焦点 华为车BU、Momenta等企业技术认可度高 [83] - 应届生职业规划关注技术成长与企业前景 滴滴KargoBot等新兴领域受青睐 [83] 社区生态建设 - 提供学术前沿内容、工业界圆桌会议、开源代码及求职信息 形成产学研闭环 [5][21] - 定期举办超100场专业直播 邀请清华、上海AI Lab等机构专家分享最新成果 [79] - 建立40+开源项目库 涵盖BEV感知、Occupancy Network等关键技术 [30]
自驾一边是大量岗位,一遍是招不到人,太魔幻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26 10:39
自动驾驶行业现状 - 自动驾驶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资本更加谨慎,公司首要目标是"活下去"和"跑通商业模式"[2] - 行业预计在未来1-3年将经历深度调整和洗牌[2] - 技术栈虽完备但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仍有差距,实验室效果与真实路况表现存在工程鸿沟[3] 人才供需矛盾 - 行业出现"岗位虚位以待但人才难觅"现象,企业对顶尖人才和高度适配人才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4] - 3-5年经验岗位薪资可达百万级别[2] - 求职者需具备过硬技术能力且适配前沿研究和量产方向[3] 技术社区发展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已成为国内最大自驾技术社区,拥有4000名成员和100+行业专家[7][9] - 社区提供30+自动驾驶技术学习路线,覆盖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几乎所有子方向[9][69] - 与数十家自动驾驶公司建立内推渠道,简历可直接送达[10][67] 前沿技术方向 - 视觉大语言模型(VLM)成为研究热点,涉及预训练、迁移学习、知识蒸馏等多个技术领域[15][16][17] - 世界模型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HERMES、DriveWorld等模型实现3D场景理解和生成[34][36] - 扩散模型在自动驾驶视频生成、数据增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7][43] - 端到端自动驾驶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涉及感知、预测、规划等多个环节[31][49][52] 技术应用与数据集 - 自动驾驶数据集涵盖2D/3D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目标跟踪等多个任务[25] - 语言增强的自动驾驶系统数据集快速发展,支持自然语言导航和空间推理等高级功能[26] - 智能交通领域应用包括车辆检索、视觉问答等实际场景[27] - 自动驾驶感知技术应用于行人检测、3D目标检测等具体任务[28]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远距离Occupancy检测效果不佳,可能由激光雷达稀疏和监督真值空洞导致[100][101] - 地下车库自动泊车通过视觉传感器和建图技术实现定位[96] - 3D目标检测研究趋于成熟,建议从BEV感知入手学习前沿算法[96]
研一结束了,还什么都不太懂。。。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24 14:46
自动驾驶行业技术趋势 - 自动驾驶技术栈趋同,端到端VLA、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成为行业热点 [3][4] - 传统规控仍有岗位需求,但需升级技术栈以适应大模型时代 [3][4] - 低算力环境下实现成果的策略和实践案例受到关注 [6] 自动驾驶技术社区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已成为国内最大智驾技术社区,聚集近4000名成员 [11] - 社区覆盖30+自动驾驶技术学习路线,包含VLM、世界模型、端到端等前沿方向 [11][13] - 与数十家自动驾驶公司建立1v1内推渠道,简历直达 [11] 视觉语言模型(VLM)研究 - VLM预训练数据集规模从百万级(COCO)到十亿级(LAION5B)不等 [20] - VLM评估涵盖图像分类、文本检索、行为识别等多任务 [21][22][23] - VLM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包括感知理解、定位规划和决策控制 [29][30][31] 端到端自动驾驶 - 端到端方法整合感知、预测、规划模块,提高系统效率 [32] - 世界模型在端到端驾驶中实现场景理解和未来预测的统一 [34][35] - 扩散模型用于轨迹生成和场景合成,提升驾驶安全性 [37][38] 自动驾驶数据集 - 主流数据集包括KITTI、Cityscapes、nuScenes等,覆盖2D/3D检测、分割等任务 [26] - 语言增强数据集推动VLM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27] - 智能交通领域数据集支持语言引导的车辆检索和VQA任务 [28] 技术社区资源 - 知识星球提供四大板块:前沿技术、技术分类、学术直播、求职资料 [13] - 社区汇总近百个自动驾驶数据集和20+标注工具 [70] - 每周1-2场行业专家直播,年计划100场左右 [72]
还不知道研究方向?别人已经在卷VLA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21 13:18
自动驾驶技术演进 - 传统模块化架构存在错误累积效应和信息损失问题,依赖人工规则难以应对复杂场景 [2] - 纯视觉端到端模型简化架构但存在黑箱问题和泛化能力限制,如NVIDIA DAVE-2和Wayve的模仿学习方案 [2] - VLA范式通过语言桥梁结合视觉与行为,提升可解释性并注入LLM的世界知识,解决长尾场景处理难题 [2][3] VLA模型核心优势 - 实现自然语言决策解释(如减速原因分析),增强系统透明度 [2] - 利用LLM预训练的常识理解复杂场景(如施工区域需慢行) [3] - 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如"找充电站"指令),推动人性化驾驶体验 [3] 科研辅导课程设计 - 12周在线科研+2周论文指导+10周维护期,覆盖经典与前沿论文分析及代码实践 [6] - 提供baseline代码(如DiffusionDrive、OpenDriveVLA等)和公开数据集(nuScenes、Waymo) [15][17] - 采用"2+1"多师制团队,主导师为名校教授,副导师为博士/硕士,配备督学班主任 [14] 学员能力培养目标 - 掌握VLA算法理论与创新思路,完成论文初稿 [12] - 获得选题方法、实验设计及投稿建议,强化PyTorch和Python实战能力 [7][13] - 基础要求包括深度学习基础、自动驾驶算法了解及8张4090显卡硬件配置 [13] 关键学术资源 - 必读论文包括Senna、OpenDriveVLA等5篇顶会论文,聚焦VLA与自动驾驶结合 [18] - 课程产出含结业证书、推荐信及论文初稿,助力留学申请与职业发展 [14]
面试了很多端到端候选人,还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20 16:36
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概述 - 端到端自动驾驶分为一段式端到端和二段式端到端两大技术方向 是当前薪资最高的算法岗位之一 3-5年经验可冲击百万年薪 [2] - 核心优势在于直接从传感器输入到车辆规划/控制信息的直接建模 避免了传统模块化方法的误差累积 BEV感知技术实现了模块间的统一视角 [2] - UniAD模型统一了感知和规划任务 标志着端到端时代的来临 但并非最终解决方案 后续涌现出多种技术流派 [2][4] 主要技术流派 - **二段式端到端**:以PLUTO为代表 专注于用模型实现自车规划 [4] - **一段式端到端**: - 基于感知的方法:以UniAD为代表持续发展 [4] - 基于世界模型的方法:以OccWorld为代表开创新流派 [4] - 基于扩散模型的方法:以DiffusionDrive为代表实现多模轨迹预测 [4] - **VLA方向**:大模型时代下的端到端新方向 结合视觉语言模型技术 [4][22] 行业应用与人才需求 - VLA/VLM大模型算法专家岗位薪资达40-70K*15薪 博士应届生可达90-120K*16薪 [9] - 技术岗位覆盖感知算法、模型量化部署等多方向 实习岗位日薪220-400元 [9] - 主机厂已开展端到端算法预研和量产交付 形成完整技术落地闭环 [25] 技术发展挑战 - 需同时掌握多模态大模型、BEV感知、强化学习、扩散模型等跨领域知识 [14] - 论文数量繁多且知识碎片化 缺乏系统性学习框架和实战指导 [14] - 高质量文档稀缺 提高了技术入门门槛 [14] 课程体系设计 - **知识框架**:覆盖BEV感知、扩散模型理论、强化学习与RLHF等核心技术栈 [6][23] - **案例研究**: - 二段式端到端解析PLUTO、CarPlanner等经典算法 [21] - 一段式端到端深入UniAD、OccLLaMA等前沿工作 [22] - **实战环节**: - 扩散模型轨迹预测实战Diffusion Planner [22] - VLA方向实战小米ORION开源框架 [22] - 大作业RLHF微调实现技术迁移应用 [24] 技术发展趋势 - 世界模型应用扩展至场景生成、闭环仿真等多场景 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22] - 扩散模型与VLM结合推动多模轨迹预测技术落地 [22] - VLA被视为端到端自动驾驶的"皇冠" 工业界招聘需求旺盛 [22]
自动驾驶圆桌论坛 | 聊聊自动驾驶上半年都发生了啥?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4 19:30
技术路线与量产现状 - BEV感知方案已成为行业主流量产选择 完全替代传统单目/双目检测方案 但在corner case(如非结构化道路、复杂路口)上仍有明显短板 [11][36] - 特斯拉引领的纯视觉BEV+Occ环境建模方式已获行业验证 但3DGS等新型表征方式正在探索中 [2][52] - 端到端方案(E2E)尚未展现显著优势 数据收集难度和训练成本高于传统两阶段模型 目前更多停留在PR层面 [4][48] 新兴技术方向 - VLA/VLM成为2025年焦点技术 通过语言模型提升corner case处理能力 但存在落地真实性存疑、学术界与工业界数据壁垒等问题 [5][20][45] - 扩散模型在轨迹生成中展现多模态优势 但实时性仍是量产挑战 CVPR2025的DiffusionDrive已取得进展 [17][39] - 世界模型主要应用于仿真数据生成 预训练和端侧推理仍待突破 部分厂商宣传存在夸大 [50][52] - 强化学习受限于仿真精度与安全性要求 在自动驾驶领域尚未规模化应用 但长期潜力被看好 [7][47][51] 行业痛点与突破方向 - 长尾场景处理需解决三大核心问题:VLA在corner case的实证数据不足、车端算力与模型效率的平衡、模仿学习的天花板突破 [5][6][7] - 数据闭环能力成为竞争关键 需构建自动化标注+仿真验证的高效流水线 头部企业已布局AI驱动的数据运营体系 [28][33] - 芯片算力限制导致技术分层:Orin-X支持多模态LLM处理复杂城区场景 而J6M等中低端芯片仅能支撑纯视觉高速NOA [40][45] 未来趋势与竞争格局 - 技术路线呈现分化:L2+方案侧重VLA泛化性提升 L4方案聚焦世界模型构建安全验证体系 [25] - 3D高斯与毫米波雷达应用被忽视 前者可发展为世界模型表征 后者存在技术空白 [52] - 行业进入"智驾平权"阶段 地平线征程6等芯片推动辅助驾驶普及 但平价车型仍受限于corner case处理能力 [36][39] - 中心化智能成为长期方向 从单车智能向V2X+云端协同演进 [47] 技术迁移与跨领域应用 - 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技术高度互通 VLA时代下两者在安全场景与灵活场景形成互补 [33] - 舱驾一体化成为新探索方向 结合语音与OS系统提升用户体验 [43] - 知识体系需保持可迁移性 避免过度专业化导致转行障碍 [52]
学长让我最近多了解些技术栈,不然秋招难度比较大。。。。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0 18:05
自动驾驶行业技术趋势 - 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迭代,算法工程师需掌握BEV、世界模型、扩散模型等复合型技能[2] - 企业招聘偏好复合型人才,要求覆盖传感器标定、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到部署全流程[3] - 前沿技术如端到端、VLA、强化学习等岗位需求增加,但量产仍以数据、检测、OCC等基础工作为主[2][3] 知识星球核心资源 - 提供价值千元的入门视频教程,涵盖世界模型、Transformer等前沿技术论文解读[3] - 未来将新增相机标定、多模态融合、大模型等课程,全部免费向会员开放[5] - 社区已吸引华为天才少年等专家加入,形成学术+产品+招聘的闭环生态[5] 四大前沿技术方向资源 视觉大语言模型 - 汇总10+开源项目,包括智能交通LLM应用、AIGC、视觉语言模型综述及提示学习方法[7] - 提供37.6M多语言Wikipedia图文数据集及12B规模的WebLI预训练数据[13] 世界模型 - 收录16项研究成果,如Meta的导航世界模型(NVM)、InfinityDrive泛化模型及DriveWorld 4D场景理解[27][28] - 聚焦视频生成与场景重建技术,如DriveDreamer-2支持定制化驾驶视频生成[28] 扩散模型 - 整合22篇权威综述,覆盖3D视觉、视频编辑、推荐系统等应用领域[30] - 自动驾驶领域应用包括Drive-1-to-3实车合成、MagicDriveDiT长视频生成等9项创新工作[31] 端到端自动驾驶 - 收录50+里程碑方法,如EfficientFuser高效融合框架、nuScenes开环SOTA模型UAD[37][39] - 开源仓库包含Opendilab和Pranav-chib整理的端到端驾驶方法全集[33] 数据集与评估体系 - 预训练数据集规模最大达12B(LAION5B),覆盖108种语言[13] - 自动驾驶专用数据集包括NuScenes(1200类)、Waymo Open Dataset(多任务)等19类[19][20] - 评估指标涵盖mAP(目标检测)、mIoU(语义分割)、Recall(图像检索)等标准化体系[14][17][18] 技术应用场景 智能交通 - 语言引导车辆检索系统采用多粒度检索技术,2023年新增3种统一多模态结构[21] 自动驾驶系统 - 感知模块集成VLPD行人检测、Language-Guided 3D检测等6项创新算法[22] - 规划控制领域应用GPT-Driver轨迹预测、DRIVEVLM多模态融合等5种解决方案[23][24] 行业生态发展 - 社区目标3年内建成万人规模的智能驾驶&具身智能社群[5] - 会员权益包含5000+干货内容、100+场直播回放及求职咨询等7项专属服务[51]
最近,一些自驾公司疯狂往一线『输送』人才。。。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6 20:56
自动驾驶行业现状 - 多家自动驾驶公司面临营收压力,开始裁员或将研发人员转岗至销售一线[2][3] - 部分公司对入职不足1年的校招生也采取了裁员措施[2] - 行业普遍存在"输出一线"策略,即将研发人员转岗销售,这被视为变相裁员手段[3] - 下半年新车集中发布,若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引发新一轮裁员潮[4] 行业人才发展建议 - 被裁人员应专注技术积累期,避免急于求职造成心理压力[6] - 建议利用空窗期学习新技术栈,关注市场需求旺盛的岗位方向[6] - 转岗销售一线的技术人员建议骑驴找马,利用在职时间准备跳槽[7] - 行业提供内推渠道帮助技术人员对接合适岗位[7] 自动驾驶技术前沿 - 视觉大语言模型领域涌现多篇CVPR 2024论文,涵盖预训练、迁移学习等方向[15][16] - 世界模型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2024-2025年有多篇相关论文发表[33][34] - 扩散模型在自动驾驶视频生成、3D视觉等领域应用广泛,已有20+篇综述论文[36][38] - 端到端自动驾驶成为主流研究方向,两大GitHub仓库汇总了最新研究成果[43][46] 自动驾驶数据集 - 视觉语言预训练数据集规模从1M到12B不等,涵盖多语言场景[19] - 自动驾驶专用数据集包括KITTI、Cityscapes、nuScenes等,涵盖2D/3D目标检测等任务[25] - 语言增强的自动驾驶数据集聚焦视觉-语言导航、车辆检索等新兴方向[26] - 评估数据集覆盖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多项任务[20][23][24] 技术应用领域 - 智能交通领域主要研究语言引导的车辆检索和视觉问答系统[27] - 自动驾驶感知方向聚焦行人检测、3D目标检测等任务[28] - 定位规划领域探索语言引导导航和轨迹预测技术[29] - 决策控制方向研究大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决策中的应用[30] - 端到端自动驾驶整合感知、预测、规划全流程[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