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篝火晚会
icon
搜索文档
篝火晚会、冰雪消费券…新雪季开启,多地滑雪场迎来新变化
搜狐财经· 2025-11-04 20:40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在新疆、吉林、黑龙江等我国主要冰雪运动目的地,当下气温已满足室外滑 雪场的运营要求,各地正加速筹备新一季的冰雪季。 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是今冬冰雪季我国首个开启运营的室外大型滑雪 场。自10月中旬开始运营以来,雪场的客流量稳步提升。 据了解,今冬冰雪季,吉林将依托冰雪运动,积极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新产品,计划投放不低于3000 万元冰雪消费券,激发冰雪消费潜力。新疆阿勒泰也推出本地人免费、外地人凭机票免费等一系列惠民 政策,力争让更多游客体验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昕宇 在吉林、黑龙江等地,亚布力、北大湖、松花湖等滑雪场,正抓住低温时间窗口,加紧造雪作业,力争 尽早实现雪场的全面运营。10月末,部分滑雪场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滑活动。预计在11月中旬左右, 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大部分滑雪场可开始运营。 黑龙江漠河北极滑雪场经理 栾旸:我们今年晚间将推出大舞台和篝火晚会,延长游客的体验时间。雪 场旁边的最北冰雪乐园、冰雪运动体验营场地面积也将扩大三倍,将打造20多个冰雪体验项目。 ...
(乡村行·看振兴)广东清远香坪镇:一针一线绣出振兴路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5:23
(乡村行·看振兴)广东清远香坪镇:一针一线绣出振兴路 中新网清远10月11日电 (记者 张璐)走进位于广东省清远市的龙水村瑶绣工坊(以下简称"工坊"),浓郁的 文化气息与鲜活的产业活力扑面而来。 截至目前,工坊已吸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润粤苗"实践团等12个团队、约900余人到访体验,创新推 出文创定制、农家烹饪、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 来访人员望着院子里晾晒的瑶绣裙、窗边灵动的扎染玩偶,以及墙壁上绣着本土地标的刺绣作品,纷纷 感叹:"这不仅是个产业工坊,更是身边的文化宝藏。" 据悉,香坪镇党委、政府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金太阳幼儿园达成合作,盘活原龙水村良圩小学1250平 方米闲置地块,投入约30万元打造"非遗"瑶绣工坊。如今,这个集非遗传承、研学教育、文旅体验于一 体的乡村振兴平台正式运营,不仅让龙水村实现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更让古老非遗成为惠及民 生的"幸福密码"。 依托本土农业文明、深厚文化基因及毗邻连山的区位优势,该工坊精心规划三大功能区,配套完善服务 设施,让非遗"可看、可学、可体验"。三大功能区各展特色:瑶绣区里,绣娘飞针走线,将山水草木绣 入布面;扎染区中,白坯布在染料里晕染出自然纹路;农 ...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氛围感 体验感 获得感——“清凉经济”持续激发夏日文旅消费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7-30 22:35
夜间消费热度升高 - 各地夜市、啤酒节、音乐节等活动密集推出 带动餐饮、娱乐消费增长[3] - 夜间纳凉成为消费选择 推动文旅、餐饮、娱乐等行业热度升高[3] -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古城景区通过泼水狂欢节实现"日游夜玩"全时段运营 有效拉动周边夜间经济增长[6] - 中国60%消费发生在夜间 大型购物中心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一半[8] - 夜间经济市场规模从2018年22.54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50.25万亿元 增幅显著[8] 避暑旅游新业态发展 - 形成成熟避暑旅游目的地 搭建气候、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平台[9] - 贵州毕节市金沙县玉簪花云海景区近5万亩花海吸引大量避暑观光游客[10] - 重庆武隆芙蓉江"水上森林"成为桨板运动爱好者打卡点[12] -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水乡景区推出千亩荷塘观赏及龙舟赛、非遗展等特色活动[15] - 贵州思南县举办公开水域游泳大赛暨桨板邀请赛 近700名参赛者参与水上竞技[17] 文旅消费创新举措 - 各地通过产品上新、服务更新和场景创新提升旅游氛围感与消费体验感[2] - 河南省开封市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推出系列夜间主题活动 各大景区打造夏日限定文旅项目[6] - 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旅游环境 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19] - 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机遇下 "清凉经济"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19]
在昌江,“向往的生活”跃出荧屏
海南日报· 2025-05-22 09:32
综艺赋能文旅转型 - 昌江沙渔塘社区通过《向往的生活》《哈哈哈哈哈》等热门综艺取景实现从偏远渔村到网红打卡地的转型 [1][2] - 综艺场景被保留为地标民宿(蘑菇屋),明星同款赶海体验升级为亲子活动,沙滩水吧发展为夜间经济载体 [3] - 2022年综艺播出后3年内游客激增,2024年五一假期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1.4% [5] 多元业态开发策略 - 开发婚庆拍摄、企业团建、研学活动等订单,结合自然资源提升取景地价值 [3] - 植入水上娱乐、落日K歌、露天电影、车尾箱市集等年轻化消费场景 [4] - 计划利用林地资源开发生态木屋营地,打造"四季无淡季"旅游生态 [3] 流量转化与社区经济 - 通过音乐节、篝火晚会等活动将线上流量引至线下,实现"长红"目标 [3] - 村民转型为赶海向导、民宿管家、饭店老板,小卖部等商业收入显著提升 [6] - 乡村振兴公司计划持续投资引流,创造致富商机并推动产业多元化 [6] 基础设施与文旅融合 - 推动旅游设施升级、环境整治,保留渔村原貌同时开发多元业态 [5] - 艺术涂鸦墙、村民市集等改造提升文艺氛围与烟火气 [6] - 游客通过"微度假"模式(如婚礼+度假)带动新增长点 [3]
河南淅川:“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火爆
中国经济网· 2025-05-06 11:24
旅游市场表现 - 河南省淅川县"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3亿元,旅游市场火爆[1] - "渠首淅川中原看海"旅游品牌吸引力持续攀升,秀丽风光与暖心服务获得游客好评[1] 旅游资源优势 - 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拥有丹江口水库、丹江小三峡、八仙洞等自然景观[1] - 该县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拥有香严寺(1300多年历史)、荆紫关古镇明清古街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 - 近年来坚持"水质保护、绿色发展"理念,实施"文旅兴县"战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全域旅游格局[1] 文旅活动策划 - 4月26日至5月5日推出旅游美食活动,展示丹江鱼、淅川酸菜等特色食材[2] - 在商圣美食街、上亿厚街等地开展美食品鉴、农产品展示、非遗展示等特色活动[2] - 荆紫关镇举办豫鄂陕三省马拉松比赛,毛堂乡、大石桥乡等地推出音乐烧烤、篝火晚会等露营活动[2] 旅游服务优化 - 推出外地来淅"轻违不罚"、本地车辆"首违不罚"、停车场免费开放、公交免费等便民措施[3] - 开展"畅游淅川好水相送"活动,游客凭景区门票可免费领取一瓶水[3] - 针对交通拥堵及时发布预告公告,提供出行建议,缓解景区周边交通压力[3] 安全保障措施 - 加强重点领域、旅游景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和风险隐患排查[3] - 构建"民俗客栈类公共安全隐患法律监督模型",对接6个信息平台确保食品安全[3] - 交通、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在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加强巡查监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