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度假

搜索文档
暑期文旅消费火热开启,消费热潮背后,你准备好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09 17:18
暑期文旅市场概况 - 7月至8月各地将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1] - 亲子家庭和大学生成为暑期文旅消费主力军 亲子客群出游人次占比达42% [3] - 避暑游需求旺盛 乌鲁木齐、昆明、贵阳等地成为热门目的地 西北、东北地区酒店预订增幅显著 [3] 文体旅融合创新模式 - "苏超"赛事带动江苏目的地过夜游客大增 南通、宿迁等城市酒店预订量翻倍 [5] - 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活动火爆 跨城观演成为主要消费驱动力 带动交通、餐饮等消费增长 [5] - 青岛通过"票根经济"撬动文旅大消费 暑期将上演多场演唱会和主题展演 [5] 夜间经济与文化体验 - 青岛啤酒博物馆创新夜间沉浸式体验 拉动夜间文旅消费 [7] - 浙江"非遗夜市"火热进行 文化体验类项目预订量同比上涨65% [7] - 龙泉青瓷、嵊州竹编等传统技艺通过沉浸式展演焕发新生 [7] 科技赋能与微度假趋势 - 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AR实景导航系统 成都宽窄巷子上线"数字藏品打卡"活动 [9] - "微度假"成为新趋势 北京郊区精品民宿"一房难求" 上海周边露营基地周末入住率达90%以上 [9] - 短途游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 如自然教育课程、星空摄影工作坊等 [9] 智能化服务保障 - 黄山景区启用AI客流预警系统 实时调控游客量 [11] - 三亚机场开通"暑运绿色通道" 为家庭游客提供快速值机服务 [11]
文旅向新 成都向北 一场城市“微赛事”撬动消费“大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7-07 18:52
文体旅融合创新模式 - 彭州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举办多场高水平赛事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关注这座位于成都最北的县市新城 [1] - "PONPON飞跑"彭州首届城市户外生活季采用"一张票畅游一座城"模式,整合趣味夜跑、餐饮折扣、住宿预订、免费交通等体验,激活文体旅商消费新潜能 [3][5] - 首发300本"彭派撕享录"手册,联合60余家本地商户提供最优"五折"优惠折扣,"一撕即兑"消费方式大幅提高转化率,让"打卡"转化为"实质消费" [5] 微度假与票根经济 - 彭州推出"山下逛古集、山上住民宿、山水穿行1.5天"微度假路线,串联龙兴集商圈与丹景山镇、桂花镇、龙门山镇等文旅资源,实现山上山下联动融合 [5] - 活动吸引近100组彭州以外亲子群体报名,促进酒店消费环比增长25% [5] - "微度假"+"票根经济"模式突破单一活动边界,串联体育、餐饮、文旅、商业赛道,给消费者带来更舒心体验 [7] 微商圈建设与消费增长 - 彭州首届城市户外生活季通过"活动+场景""文旅+消费"融合创新,活动现场最高达5.4万人次,带动龙兴集商圈游客量同比增长17.55% [9] - 活动成为成都县市新城"微商圈"建设的首场"爆款"示范,为龙兴集特色街区争创全国文旅融合历史街区孕育新动能 [9] - 彭州锚定成都市"副中心"建设,促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双向融合,构建成都都市新消费旅居目的地 [13] 目标客群与品牌打造 - 彭州以青年亲子群体为目标客群,通过赛事活动为牵引,特色街区为载体,打造新消费旅居目的地 [13] - 彭州打响"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的"副中心"特色品牌,探索文旅向新成都向北的文旅融合新路子 [13]
2.5天休假探索,周末游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20:05
核心观点 - 2.5天弹性休假政策旨在促进"微度假"消费,增加半天休假有利于劳动者放松身心并带动文旅消费 [2] - 政策若落地将显著增加民宿、餐饮等行业的收入,例如河北民宿老板预计可增加"一餐一宿"的收入 [2] - 该政策自2015年首次提出后,全国已有十余个地方试行但难以持续,主要受限于劳动制度框架和带薪年休假保障不足 [3][6][17] 政策沿革 - 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鼓励优化夏季作息安排,为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度假创造条件 [6] - 江西上饶2015年率先实行夏季周末休两天半短假,但2022年改为鼓励性政策 [7] - 江西吉安2016年试行周五下午弹性作息制度,2020年疫情期间重启,但2022年文件失效 [7][8] - 河北2020年印发文件鼓励2.5天弹性休假,打造"微度假"品牌 [9] 市场影响 - "微度假"模式具有客源层宽、时间短、花费少的特点,催生"农业+旅游"等新业态 [11] - 露营经济显著受益,预计2030年核心市场规模达4879.8亿元(CAGR14.7%),带动市场规模23998.5亿元(CAGR13%) [12] - 49%职场人希望全面推行2.5天休假,30%倾向自愿选择 [15] 实施障碍 - 现行劳动制度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弹性休假需通过调休或抵扣年假实现 [17] - 政策主要覆盖政府机关和国企,难以推广至民营企业 [17] - 基层公务员反映工作繁重,带薪年休假保障不足是普遍问题 [18]
2.5天弹性休假探索,周末文旅经济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6:00
2.5天弹性休假政策 - 四川省绵阳市近期提出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 [1][3] - 国内已有十几个地方出台过类似政策,包括江西省上饶市、吉安市和河北省等 [1][4][5] - 2.5天弹性休假政策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但落实并不持续 [3][4] 政策目的与影响 - 2.5天弹性休假旨在促进"微度假"消费,带动文旅行业收入增长 [2][7] - 民宿行业预计将受益于周五下午增加的客流,每周末可增加一餐一宿的收入 [2] - 露营经济等新业态显著受益,预计2030年国内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487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7% [7][8] 市场需求与劳动者意愿 - 49%职场人希望全面推行2.5天休假模式,30%倾向于自愿选择 [11] - "微度假"模式客源层更宽、时间更短、花费更少,与传统度假相比优势明显 [7] - 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3小时,同比减少0.2小时 [8][10] 政策执行难点 - 2.5天休假需通过调休实现,通常计入带薪年休假或通过加班补休调剂 [12][13] - 政策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难以覆盖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 [12] - 基层公务员和劳动者普遍面临工作繁重问题,带薪年休假未充分保障 [14] 行业联动效应 - "微度假"推动"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新业态发展,吸引资本和人才进入乡村 [7] - 弹性休假拉动交通、购物、餐饮、娱乐等消费,无需政府直接财政投入 [8] - 周边游和短途游需求增长,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互补场景 [7]
300公里“微度假”正在重塑中国旅游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4:26
文旅市场复苏与增长 - 2025年清明节、"五一"、端午节假期国内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均较去年同期增长5%以上 [1] - 文旅市场呈现复苏和超越态势,本地游、周边游构成小长假主要旅行方式 [1] - 短途游、近郊游、微度假、乡村旅游成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1] 短途游与微度假新趋势 - 携程2025端午出游报告显示国内周边游本地游占比达64% [1] - 84.39%被调研者偏好在离家300公里以内进行微度假 [2] - 微度假多利用周末或小长假的1~3天闲暇时间,前往城市3小时车程辐射区域 [1] 亲子游与城市旅游圈形成 - 携程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的25% [3]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旅游圈形成,周边游城市间呈现双向奔赴趋势 [3] - 2025年春节假期京津游客占河北省接待游客的18.2% [3] 旅行者心态与消费升级 - 从高强度旅行转向"躺平"式微度假,体现旅行者心境转变 [5] - 慢旅行和微度假逐渐替代传统快节奏旅游,成为都市人群缓解压力新选择 [6] - 高端度假酒店市场空白,大湾区游客占酒店总体客流六成以上 [5] 商家布局与产品创新 - OTA平台首页设置"周边游"产品推荐,包括跟团1-3日游及单项门票、酒店等 [6] - 业内人士希望推动周边游产品成为主流 [6] - 深圳新开业度假酒店复购率较高,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5]
端午经济|周边游本地游占比超六成,“苏超”带动文旅体融合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6-03 20:02
亲子游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亲子家庭成为出游主力 家庭亲子类景区占比近90% 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的25% [1] - 亲子跟团产品预订热度同比增长80% 亲子房预订热度同比提升超过200% [3] - 主题乐园景区预订量同比增六成 上海乐高乐园搜索量环比上月增10倍 亲子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五成 [4] - 端午亲子游热门城市Top10为成都 北京 杭州 重庆 上海 湖州 伊犁 日照 青岛和福州 [4] 微度假与周边游趋势 - 端午假期国内周边游本地游占比超过60% 周边游热门目的地为杭州 南京 上海 苏州 广州 北京 天津 济南 成都 湖州 [3] - 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位为北京 上海 成都 南京 杭州 广州 重庆 天津 深圳 青岛 [3] - 广州 成都 重庆等热门旅行地酒店均价较"五一"可省超过30% 较暑期有两成左右优惠 [3] 文旅体融合消费 - "苏超"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成为假期火爆文旅IP 带动南京 常州 镇江 盐城等地"文体旅"融合消费 [6] - 耀雪水世界5月31日在上海临港开幕 吸引大量家庭游客 上海薰衣草节端午节当日迎来万人客流量 [3] 入境游与出境游数据 - 端午假期入境游订单涨幅近九成 入境游门票GMV同比去年暴涨1.5倍 [1] - 入境游热门目的地为上海 北京 广州 成都 深圳 重庆 杭州 青岛 西安 昆明 [10] - 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为日本 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 均在"3小时航行圈" [10] - 波兰 冰岛 芬兰 不丹 乌兹别克斯坦等地旅游预订增速显著 [10] 上海旅游市场表现 - 上海端午假期旅游交易总金额为124.77亿元 同比增长3.30% [4] - 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9%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7万人次 [4] - 上海市举办447场演出 同比增长5.82% 接待观众37.9万人次 票房收入约1.03亿元 同比增长156.27% [4]
端午假期周边游、本地游占64% “微度假”成文旅消费新风尚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民俗文化带动文旅市场 - 端午假期民俗体验如挂艾草、包粽子、制香囊等活动催热文旅市场,形成"微度假"模式[1] - 苏州虎丘景区通过古装表演、吴歌音乐剧等创新形式吸引游客,端午首日游客量同比增长21.96%[1] - 浙江安吉凭借自然风光和成熟设施成为亲子游热门地,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分院获游客高度评价[2] 周边游与轻量化旅游趋势 - 飞猪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约30%,"轻度假"型商品人均消费同比增长8.8%[3] - 携程报告指出周边游和本地游占比达64%,杭州、南京、上海等城市为热门目的地[5] - 游客偏好短途自驾和周边度假,山水自然类景点受欢迎[1][2] 城市微度假业态创新 - 上海蟠龙天地融合古典与时尚业态,通过端午游园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传统手工艺体验[4] - 上海临港新片区形成文旅集群效应,耀雪冰雪世界推出冰雪龙舟赛等特色活动,新开业水世界填补市场空白[4] - 度假综合体如耀雪冰雪世界与上海天文馆联动,满足家庭游客多元化需求[4] 微度假的经济影响与产业融合 - "微度假"推动文旅从低频消费转向中频消费,扩大市场规模并催生宠物友好型度假地等新业态[6] - 该模式促进文旅与商业、地产等多产业融合,创造新增长点[6] - 企业通过沉浸式体验项目等服务创新提升竞争力[6]
微度假成了新时尚
经济日报· 2025-06-02 09:52
微度假旅游市场发展 -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微度假"旅游模式成为市民新选择,以短时间、近距离为特点,涵盖特色文化游和户外运动游 [1] - 乐佳生活美学农场占地600亩,划分为多个游玩板块,集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研学活动、拓展训练于一体 [1] - 农场内设有50多个商家和非遗手工艺人组成的非遗集市,展示麦秸画、传统剪纸等手工艺品 [1] - 农场设置400平方米葫芦博物馆和DIY陶艺活动,吸引亲子家庭游客 [1] 特色旅游项目运营情况 - 刘王寨村利用荒院和废弃厂房打造"河谷营地"系列文化小院,包含杨树田宅、茶点荷塘等特色民宿 [2] - 该村"五一"期间接待约2000名游客,民宿全部提前预订,周末基本满房 [2] - 村民通过将老屋改造成民宿出租,每年增收1万多元 [2] - 2024年"微度假"旅游带动村民增收20多万元 [2] 区域旅游经济表现 - 建安区"五一"期间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412.1万元 [3] - 相比去年同期,客流量增长105.6%,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5% [3] - 区域推出2条特色旅游路线,包含田园采摘、文化探秘等48小时"微度假"体验 [3] 文旅产业发展规划 - 建安区计划将汉魏故城遗址、华佗墓等三国历史遗迹串联成东部旅游线路 [4] - 区域聚焦"微度假"消费新需求,打造多元化、高品质旅游体验场景 [4] - 目标是将刘王寨村发展为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美丽乡村 [2]
端午经济|叠加儿童节带动亲子游升温,3小时航程跨境游受欢迎
第一财经网· 2025-05-30 10:38
旅游市场整体趋势 - 端午假期旅游市场稳步增长,本地游和周边游占比达50%,融合微度假、避暑及民俗体验等元素[1] - 国内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3%,热门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客源地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3] 民俗体验游热度 - 端午民俗体验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龙舟和粽子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270%[4] - 赛龙舟、包粽子等特色民俗体验游热度同比大增105%[4] 亲子游市场表现 - 亲子家庭旅游订单占比达35%,亲子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45%,高星亲子酒店供给超50%[5] - 亲子房预订量同比增长51%,双床房预订量同比增长42%,多孩家庭出行成新趋势[6] - 亲子游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广州、北京等,2天或3天行程占比分别为44%和37%[6] 跨境游市场动态 - 日本、韩国、泰国等"3小时航程圈"目的地受青睐,免签政策拉动出境游和入境游[8] - 泰国赴华游客人数同比增长493.8%,2024年前往泰国的中国游客达673万人次,同比增长91.7%[8] - 端午假期入境游酒店搜索热度超1倍,热门客源国为马来西亚、韩国等,目的地为上海、北京等[8][9] - 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为日本、韩国、泰国等,"3~4小时飞行圈"内航线受欢迎,部分单程机票低至500多元[9]
端午逃离人挤人:国内游奔向“微度假”,出境游迎来 “捡漏期”
观察者网· 2025-05-27 18:16
旅游市场趋势 - 端午假期呈现"平价低峰"出游趋势,本地游、周边游为主导市场格局 [1] - 融合微度假、避暑游和民俗体验的复合型旅游方式成为市场新宠 [1] - 亲子游与携宠出游形成叠加效应,预计主题乐园将迎来客流高峰 [1] - "中心城市辐射周边"模式兴起,小众城市成为新兴"冷门好去处" [1] 消费特征与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国内游市场呈现"短途主导、民俗升温、美食引流"特征 [4] - 旅客出行范围高度集中于"2小时高铁圈""3小时高铁圈" [4] - 湖南岳阳、贵州黔东南、福建龙岩等端午民俗目的地预订量同比增长20%以上 [6] - 广东佛山因叠滘龙舟赛"出圈",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67% [6] - "龙舟""粽子"关键词搜索量一周内环比增长270% [6] 亲子与宠物旅游 - 亲子游出游人次占比接近40%,2-3天行程占比超80% [7] - 宠物酒店热度同比增长20%,近20%酒店开放携宠入住且均价溢价30% [7] 音乐节与演出经济 - 音乐节、演唱会成为端午文旅新引擎 [7] - 晋城、德州、常州因举办演唱会,酒店热度成倍飙升 [7] - 热门演出带动举办地周边景区客流增长40% [7] 入境游市场 - 端午假期入境游酒店搜索热度增长超过100% [11] - 入境游前十目的地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等 [11] - 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游客数量增幅达40%-50% [11] 出境游市场 - 上海—大阪、上海—首尔等3小时内飞行时长的出境航线受欢迎 [12] - 埃及、俄罗斯、越南等特色目的地酒店热度分别上涨193%、133%和119% [12] - 端午节首日飞往曼谷、济州岛等目的地部分单程机票仅500多元 [12] - 新加坡、韩国济州岛、泰国普吉岛等免签滨海目的地热度上涨显著 [12] - "济州岛"相关攻略热度涨幅超过280%,"新加坡亲子游"热度大涨340% [12] 国际机票价格 - 6月7日国际机票均价相比前一日增长近20% [13] - 6月17日国际机票均价预计或将突破3000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