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类器官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跑出加速度—— 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二
新华日报· 2025-10-11 07:35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21年的2.95%逐步提升至2023年的3.22%和去年的3.36% [1] - 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二,且与榜首差距缩小 [1] - "十四五"期间,江苏跑出令人瞩目的创新"加速度" [1] 基础研究布局 - "十四五"立项支持的省基础研究项目累计超9000项 [2] - 2023年出台行动方案,启动"1820"基础研究策源行动,去年首设的省基础研究专项资金规模达24.8亿元,今年增至26.8亿元 [2] - 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研发计划共254个项目 [2] 战略科技力量与平台 - 获批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4家省实验室 [3] - 紫金山实验室建成全球首个6G综合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 [3] - 2021年以来,江苏3批6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3]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全省科创板上市企业从"十三五"末的42家增至目前的114家,数量全国第一,也是全国唯一科创板上市企业超百家的省份 [5] -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十三五"末的4万家增到去年底的8.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由3.2万家增至5.7万家 [6] - 全国独角兽企业中,江苏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19家增至2024年的49家,占比由7.6%增至13.2% [6] 创新生态与体制机制 -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例如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从4个国家试点起步,2023年在14家单位开始省级改革试点 [8] - 实行高层次人才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赋予科研人员科研自主权 [8] -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建设研发载体85家,孵化企业1500余家,通过"拨投结合"模式实施重大技术项目120余项 [9] 金融支持与未来规划 - 江苏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会连续3年举办,两年来新增科技领域专项贷款6400亿元 [9] - 首批32家标杆孵化器构建的基金总规模超140亿元 [9] - "十五五"时期将锚定"2035年建成高水平科技强省"的目标,紧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使命任务 [10]
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跑出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25-10-11 05:38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21年的2 95%逐步提升至2023年的3 22%和去年的3 36% [1] - 区域创新能力在去年跃升一位后今年保持全国第二 且与榜首差距缩小 [1] - “十四五”期间经济大省江苏跑出令人瞩目的创新“加速度” [1] 基础研究布局 - “十四五”立项支持的省基础研究项目累计超9000项 [2] - 2023年出台《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 启动“1820”基础研究策源行动 [2] - 省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去年规模达24 8亿元 今年增至26 8亿元 [2] - 在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合成生物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研发计划共254个项目 [2] 战略科技力量与平台建设 - 今年去筹转建国家实验室苏州实验室 并牵头组建材料领域全国实验室联盟 [3] - 全省获批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并布局4家省实验室 [3]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通过验收 紫金山实验室建成全球首个6G综合实验室 [3] - 取得包括建成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等重大原创突破 2021年以来有3批6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3]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近两年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先声药业“十四五”研发投入达90亿元 为“十三五”期间的6倍 [4][5] - 全省科创板上市企业从“十三五”末的42家增至目前的114家 数量全国第一 [5] -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十三五”末的4万家增到去年底的8 9万家 高新技术企业由3 2万家增至5 7万家 [5] - 全国独角兽企业2024年增至372家 江苏有49家 占比由2020年的7 6%增至13 2% [5] 高新区发展与产业创新 - 建有18家国家高新区 数量全国居首 今年开始推动高新区新质转型 [6] - 探索高新区和高校“双高协同”创新发展 促进“一园区一产业一赛道”工程 [6] - 江阴高新区与西安交大合作的创新中心已引育科技人才项目23项 达成校企产学研合作19项 [6]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 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2023年在14家单位开始省级改革试点 今年将改革范围扩大至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 [7] - 实行高层次人才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 赋予科研人员科研自主权 在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中实行首席科学家领衔制 [7] 创新生态与金融支持 -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建设研发载体85家 孵化企业1500余家 通过“拨投结合”模式实施重大技术项目120余项 [8] - 江苏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会连续3年举办 两年来新增科技领域专项贷款6400亿元 [8] - 首批32家标杆孵化器构建的孵化基金体系总规模超140亿元 [8]
武汉一三甲医院研发成功!能替人类试药
环球网资讯· 2025-08-10 15:06
药物研发与类器官芯片技术 - 传统药物研发流程漫长且复杂 涉及药物发现 细胞实验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 [1] - 类器官芯片技术可覆盖临床前研究阶段 替代细胞模型和动物实验 显著提升实验效率 [2] - 该技术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 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复杂生理病理过程 仿生度超过80% [2][8] 类器官芯片产品形态 - 多器官芯片为U盘大小塑料片 集成血管 皮肤 肝 肠 肾等多种微缩器官 可模拟器官间交流 [4][5] - 单器官芯片如拇指大小 皮肤芯片仅需10微升细胞样本 7-10天可培养出分层结构的球体皮肤组织 [5] - 芯片内部含相互连接的小孔通道 可植入人体细胞培养成功能单元 [4][5] 技术应用场景 - 化妆品检测领域 皮肤芯片可替代动物模型 实时观测胶原蛋白生长和黑色素抑制 单次检测效率大幅提升 [8][10] - 肿瘤治疗中 透明芯片可实时观测癌细胞转移路径 直接评估药物阻断效果 实现可视化精准抗癌 [9] - 已构建特应性皮炎 脂肪肝 药物性肝损伤等20余种疾病模型 [9] 技术优势 - 多器官芯片降低研发周期和成本 提高实验数据准确度 解决动物模型代谢差异问题 [4][8] - 皮肤芯片仿生度达80%以上 保留人体真实代谢反应 减少传统模型依赖 [8][10] - 广东省科学院案例显示 该技术实现科学评价与伦理优化的双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