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胶囊

搜索文档
守正创新 让中医好方变好药
人民日报· 2025-07-08 05:55
中药创新药研发 - 国家1 1类中药创新药益气通窍丸通过Ⅲ期临床试验并上市 用于过敏性鼻炎治疗 同时开展1万例样本真实世界研究 [1] - 中药创新药指未在国家标准或经典名方目录中收载 具有临床价值且未境外上市的中药新处方制剂 多为多味饮片复方制剂 [1] - 益气通窍丸结合现代经验方"过敏煎"有效成分 采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 融入黄芪 防风等药材协同作用 提升抗过敏效果 [2] 临床试验与疗效数据 - Ⅲ期临床试验显示 益气通窍丸治疗组流涕症状消失率52 65% 流泪症状消失率80 97% 30%患者用药两周后一年内未复发 [3] - 研发团队计划构建专病数据库 覆盖超100家研究中心 纳入1万例样本 为临床价值评估提供科学证据 [3] 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 药材源自优质产区及规范化种植基地 数字技术贯穿种植至销售全链条 实现质量追溯 [5] - 中药产业园区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超80% 黄芪提取液经过4道工序转化为浓缩提取液 品质均匀稳定 [5][6] - 智能提取车间取代传统手工煎药 上百道阀门由系统控制 药效稳定性显著提升 [5][6] 产业拓展与市场应用 - 公司推出"中药+"产品线 包括纳豆红曲胶囊 蓝芩喉糖 黄芪咖啡等30余款含中药材成分的保健品及食品 [8] - 开展中医健康义诊 八段锦推广 健康节目等公益活动 培育中医文化应用场景 [8] - 政策支持中药产业转型升级 公司在大健康领域深耕 拓展"治未病"产品与服务 [8]
千元一粒的“记忆药丸”:绿谷制药断供引爆阿尔茨海默假药黑市
观察者网· 2025-06-24 10:01
阿尔兹海默病药物断供危机 - 绿谷医药旗下抗阿尔兹海默病药物"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于2025年6月突然停产,导致全国多地患者陷入断药困境 [1][2] - 断供危机在5月初爆发,6月达到顶峰,患者家属反映"跑遍全城也找不到一盒药" [2][4] - 公司回应称停产原因为"药品注册证到期等待审核",正与有关部门沟通供货问题 [4] 药品黑市乱象 - 正品消失后黑市价格暴涨:医保后原价296元/月的药品被炒至534.5元/半月,部分第三方药房标价达5000元/盒 [4] - 电商平台出现虚假销售行为:商家先以"无货"退款,再以更高价格重新上架,淘宝/京东平台标价3000元仍显示缺货 [4] - 假冒药品在电商平台流通,名称刻意模仿正版"九期一",部分店铺销量高达上万 [6] 假冒药品产业链特征 - 盗用知名品牌现象严重:如"同仁堂甘露特钠胶囊"等产品名称极具迷惑性 [6][11] - 假冒产品宣传话术精准:直播间将14.8元的普通茶饮虚假宣传为具有"通络化瘀、降血压"功效的"神药" [11] - 同类案件涉案金额巨大:2024年安徽某直播带货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089万元,针对50岁以上人群精准营销 [13] 品牌侵权历史 - 同仁堂2025年3月公布65个盗用其名义的产品,包括"北京同仁堂护肤研究院"等虚假机构 [11] - 侵权产品未受有效查处,仍在电商平台热销,部分产品包装存在明显错别字 [11]
保健品直播带货乱象:茶包宣称可改善瘫痪,有人虚构药效获刑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21:00
直播电商虚假宣传现象 - 直播电商平台存在大量将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神药"的现象,例如宣称γ-氨基丁酸骨胶原小分子肽饮具有增高功效,实际执行标准仅为饮料国标GB7101 [6][7] - 北京同仁养生滋补茶直播间宣传14.8元的人参天麻平卧菊三七茶具有"通络化瘀、降血压"功效,实际产品类型为代用茶且封面出现错别字 [10] - 多个直播间销售号称国药药材的"鲨鱼软骨素乳钙片""氨糖软骨素",实际仅为压片糖果 [12] 虚假宣传案例与涉案金额 - 山子传媒有限公司通过直播虚构红曲胶囊降血脂功效,以499元/套(成本约18元/盒)销售给50岁以上人群,涉案金额超3089万元 [13] - 某团队虚构"北京某某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家"身份,虚假宣传产品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诱导116名老年人购买,涉案金额近百万 [15][16] - 2024年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同比增长19.3%,其中社交种草类直播平台投诉增长3倍 [12] 监管现状与行业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拟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强化直播间责任 [17][18] - "三品一械"直播存在三大问题:虚假宣传、隐蔽性强、处罚力度不足,主播常借用"食药同源"概念进行心理暗示 [18][19] - 专家建议限制非专业机构带货"三品一械",参考健康类自媒体管理要求实施资格认证制度 [19] 产品安全风险 - 小林制药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已致391人死亡,但直播平台仍大量销售宣称"降血脂"的红曲胶囊及凝胶糖果 [14][15] - 红曲霉菌发酵易产生有毒物质,部分直播间销售的"曲远凝胶"等产品未公示成分表 [14][15]
被私域直播围猎的老年人
第一财经· 2025-05-22 16:45
行业现象 - 郑州街头出现大量挂着"国×优选""大×拼团"的门店 这些门店与传统便利店不同 主要精力放在"拉新"上 目标群体为50岁以上老年人 [3] - 拉新手段包括"1元秒杀10枚富硒无抗鸡蛋"和低价蔬菜米面粮油 吸引老年人留下信息并加入微信群 [3] - 微信群通过发红包等方式引导老年人进入专属直播间 推销保健品、玉石字画等商品 [3] - 类似通过私域渠道以群聊、直播方式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商业行为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3] 商业模式 - 门店通过发红包、抽奖等方式将老年人拉入微信群 再分享直播链接 根据在线时间发放红包奖励 [5] - 使用微赞等平台注册10多个直播间 设置"白名单"仅限特定用户进入 长期不参与活动的用户会被踢出群 [5] - 直播内容采用专门话术 先讲解老年人疾病养生知识制造危机感 再突出产品功效促成下单 代理商与上家公司五五分成 [6] - 初期低价销售米面粮油建立信任 随后转向推销高价保健品 如羊奶粉、灵芝孢子粉、口服液等 [6] - 部分平台年营业额高达百亿元 有平台1年多时间售出12263盒初乳免疫球蛋白粉和3995盒雪莲红景天 涉案金额1669万元 [8][9] 产品利润 - 对外售价499元的红曲胶囊 生产成本约108元/套 售价488元的初乳免疫球蛋白粉进货价80元/盒 售价2680元的雪莲红景天进货价468元/盒 [10] - 200多万元销售额的保健品 扣除成本后毛利近100万元 成本仅30万元左右 [11][12] - 保健品销售额中高达80%的毛利被私域直播平台及线下门店瓜分 [12] - 单店月业绩30万元时 按商品利润50%且门店与总部五五分成计算 单店月毛利可达7万多元 [9] 营销手段 - 包装成抗癌防癌专项基金会秘书长、航天营养运动学专家等身份增加可信度 [7] - 要求老年人在直播过程中完成作业、记笔记以保证内容被认真听取 [7] - 利用"水军"抢单营造产品紧俏假象 [6] - 宣称产品具有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癌症等效果 如"雪莲红景天能提高免疫力 降血脂 预防癌症" [7][9] 监管现状 - 私域直播的隐匿性导致监管困难 线下门店仅展示米面粮油 难以发现存在问题的保健品 [14]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对私域直播进行纳管 部署专项执法行动 [15] - 湖北黄石开展专项排查整治 发现部分商家通过"健康讲座"直播诱导老年人购买商品 涉嫌虚假宣传及价格欺诈 [15] - 法院对涉案人员以诈骗罪判刑 如判处程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 张某十年六个月 [15]
被私域直播围猎的老年人:陷入诈骗迷局与监管难题
第一财经· 2025-05-22 15:40
私域直播骗局模式 - 通过线下门店以"1元秒杀鸡蛋"等低价商品吸引50岁以上老年人进群 形成私域流量闭环 [1] - 采用微信群红包奖励和专属白名单直播间 筛选并锁定目标老年用户 [2] - 直播内容前期销售低价日用品 后期转向高价保健品 利用疾病焦虑和虚假功效宣传促成交易 [3] 产品与营销策略 - 主要销售羊奶粉 灵芝孢子粉 鱼油软胶囊等保健品 宣称具有抗癌 降血脂等医疗效果 [3][5] - 通过伪造专家身份 群内水军抢单 作业打卡等方式增强可信度 [4][5] - 典型产品定价策略:红曲胶囊售价499元/套 成本仅108元 毛利率达78% [8] 市场规模与盈利结构 - 全国存在上百家同类平台 头部平台年营业额宣称超百亿元 [6] - 单店月销30万元时 门店与总部各分得7万元毛利 综合毛利率超50% [7] - 兰州某平台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其中100万为纯利润 成本占比仅15% [8][9] 法律监管现状 - 私域直播的封闭性和线下门店合规商品陈列 导致监管部门取证困难 [10][11] - 上海 湖北等地已开展专项执法 查处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 [12] - 典型案例中犯罪嫌疑人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行业暴利仍吸引新进入者 [12]
扬子江药业集团:锚定世界一流企业 持续追求卓越品牌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08 16:39
品牌战略 - 公司坚持"健康人人 人人健康"的品牌主张,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标准,形成"扬子江"西药、"龙凤堂"中药、"护佑"大健康三大品牌体系 [1] - 公司致力于构建"3+N"品牌体系,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药健康服务,打造"药、医、养、食、游"健康生态 [6] - 公司实施"健康营销 营销健康"双健康战略,向大健康领域延伸,推出黄芪咖啡、蓝芩喉糖等多款大健康产品 [4] 质量管理 - 公司2021年首次获得EFQM全球奖五星级大奖,2024年获得EFQM七星认证,实现国内医药行业在全球质量奖项上的突破 [2] - 公司已蝉联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发表一等奖总数"二十连冠",获得31项国际质量金奖 [3] - 多个生产车间通过欧盟GMP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强化国际市场对中国医药企业的品牌认同 [3] 研发创新 - 公司在研药物百余个,其中20余款新药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 [4] - 2021年自主研发的首个化学1类新药注射用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正式上市 [4] - 依托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加快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4] 智能制造 - 旗下工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4] - 龙凤堂采用码垛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10] 社会责任 - 公司连续支持两届泰州马拉松赛,建设护佑健康广场作为健康生活新地标 [5] - 打造《国学遇见国医》等健康科普IP,普及健康知识并传承中医药文化 [5] - 2024年实施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全年累计降碳达1.2万吨 [5] 产业链布局 - 在全国建立80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实现从种苗到物流的全过程质量可控 [5] - 龙凤堂拥有黄芪(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