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曲胶囊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提示: 普通食品别信“保健”“治病”宣传
央视网· 2025-08-05 15:12
市场监管与消费者提示 - 市场监管总局和消费者协会联合提醒消费者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或疾病预防治疗功效,需警惕虚假宣传 [1] - 近期网购平台出现不法商家将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等,并虚假宣传鱼油、代用茶、蓝莓等产品具有治疗功效 [1] - 个别品牌通过"营养师""知名专家"等名义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保健品 [1] 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 - 中国法律法规严格区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禁止食品标签和说明书涉及虚假内容或疾病治疗功能 [2] - 《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明确禁止对食品进行虚假或误导性商业宣传 [2] - 不法商家通过模糊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药品界限,在营销中炒作"养生""天然""调理"等概念 [2] - 部分商家通过虚构科学实验、专家背书等方式夸大保健食品功效,如宣称"降血压""抗癌"等 [2] 消费者选购指南 - 选购健康功效食品需认清产品包装标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 [3] - 保健食品需根据功能及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严格遵循标签说明 [3] - 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保健食品注册备案信息 [3] - 线上购买应选择正规电商平台,避免轻信朋友圈、微信群等非正规渠道 [3] - 线下购买应前往商场、超市、药店等正规场所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证 [3]
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提示: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效
北京商报· 2025-08-04 17:45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明确提示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或疾病预防治疗功能[1] - 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和备案双轨制管理 必须标注"蓝帽子"标识[1] -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标签不得含虚假内容或涉及疾病治疗宣传[1] - 《广告法》严禁食品广告使用医疗用语或宣传治疗作用[1] 产品合规界定 - 普通食品无论成分如何特殊 未获"蓝帽子"标识禁止宣称保健功效[2] - 保健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 功能限于调节机体而非治疗疾病[2] - 药品与保健食品有本质区别 后者不能替代药物治疗[2] 市场乱象分析 - 不法商家通过口头宣讲/微信群/直播间话术违规宣传普通食品功效[3] - 炒作"养生""天然"等概念 为普通食品披上科学外衣[3] - 部分商家虚构科学实验或专家背书 夸大保健食品治疗效果[3] 消费者指引 - 选购需认准"蓝帽子"标识及批准文号 查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信息[4] - 线上购买应选择正规电商平台 警惕朋友圈/微信群等非正规渠道[4] - 线下购买需到商场/超市/药店等正规场所 保留销售凭证[4]
被私域直播围猎的老年人
第一财经· 2025-05-22 16:45
行业现象 - 郑州街头出现大量挂着"国×优选""大×拼团"的门店 这些门店与传统便利店不同 主要精力放在"拉新"上 目标群体为50岁以上老年人 [3] - 拉新手段包括"1元秒杀10枚富硒无抗鸡蛋"和低价蔬菜米面粮油 吸引老年人留下信息并加入微信群 [3] - 微信群通过发红包等方式引导老年人进入专属直播间 推销保健品、玉石字画等商品 [3] - 类似通过私域渠道以群聊、直播方式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商业行为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3] 商业模式 - 门店通过发红包、抽奖等方式将老年人拉入微信群 再分享直播链接 根据在线时间发放红包奖励 [5] - 使用微赞等平台注册10多个直播间 设置"白名单"仅限特定用户进入 长期不参与活动的用户会被踢出群 [5] - 直播内容采用专门话术 先讲解老年人疾病养生知识制造危机感 再突出产品功效促成下单 代理商与上家公司五五分成 [6] - 初期低价销售米面粮油建立信任 随后转向推销高价保健品 如羊奶粉、灵芝孢子粉、口服液等 [6] - 部分平台年营业额高达百亿元 有平台1年多时间售出12263盒初乳免疫球蛋白粉和3995盒雪莲红景天 涉案金额1669万元 [8][9] 产品利润 - 对外售价499元的红曲胶囊 生产成本约108元/套 售价488元的初乳免疫球蛋白粉进货价80元/盒 售价2680元的雪莲红景天进货价468元/盒 [10] - 200多万元销售额的保健品 扣除成本后毛利近100万元 成本仅30万元左右 [11][12] - 保健品销售额中高达80%的毛利被私域直播平台及线下门店瓜分 [12] - 单店月业绩30万元时 按商品利润50%且门店与总部五五分成计算 单店月毛利可达7万多元 [9] 营销手段 - 包装成抗癌防癌专项基金会秘书长、航天营养运动学专家等身份增加可信度 [7] - 要求老年人在直播过程中完成作业、记笔记以保证内容被认真听取 [7] - 利用"水军"抢单营造产品紧俏假象 [6] - 宣称产品具有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癌症等效果 如"雪莲红景天能提高免疫力 降血脂 预防癌症" [7][9] 监管现状 - 私域直播的隐匿性导致监管困难 线下门店仅展示米面粮油 难以发现存在问题的保健品 [14]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对私域直播进行纳管 部署专项执法行动 [15] - 湖北黄石开展专项排查整治 发现部分商家通过"健康讲座"直播诱导老年人购买商品 涉嫌虚假宣传及价格欺诈 [15] - 法院对涉案人员以诈骗罪判刑 如判处程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 张某十年六个月 [15]
被私域直播围猎的老年人:陷入诈骗迷局与监管难题
第一财经· 2025-05-22 15:40
私域直播骗局模式 - 通过线下门店以"1元秒杀鸡蛋"等低价商品吸引50岁以上老年人进群 形成私域流量闭环 [1] - 采用微信群红包奖励和专属白名单直播间 筛选并锁定目标老年用户 [2] - 直播内容前期销售低价日用品 后期转向高价保健品 利用疾病焦虑和虚假功效宣传促成交易 [3] 产品与营销策略 - 主要销售羊奶粉 灵芝孢子粉 鱼油软胶囊等保健品 宣称具有抗癌 降血脂等医疗效果 [3][5] - 通过伪造专家身份 群内水军抢单 作业打卡等方式增强可信度 [4][5] - 典型产品定价策略:红曲胶囊售价499元/套 成本仅108元 毛利率达78% [8] 市场规模与盈利结构 - 全国存在上百家同类平台 头部平台年营业额宣称超百亿元 [6] - 单店月销30万元时 门店与总部各分得7万元毛利 综合毛利率超50% [7] - 兰州某平台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其中100万为纯利润 成本占比仅15% [8][9] 法律监管现状 - 私域直播的封闭性和线下门店合规商品陈列 导致监管部门取证困难 [10][11] - 上海 湖北等地已开展专项执法 查处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 [12] - 典型案例中犯罪嫌疑人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行业暴利仍吸引新进入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