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孢子粉

搜索文档
“万企兴万村”焕发乡土新活力
广西日报· 2025-08-14 09:37
产业扎根与联农带农 - 河池市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扶持20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7.51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产业 [3] - 凤山县惠民桑蚕养殖家庭农场带动26户农户就业,其中10户是脱贫户,2022年收入47.25万元,发放工资18.3万元 [3] - 广西天峨金桂元公司年收购山茶籽400余吨,产精品山茶油600余吨,年收入超2000万元,带动1086户农户参与,提供近800个就业岗位 [4] - 河池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家,农民合作社6124家,家庭农场2643家,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04% [4] 科技赋能农业 - 广西凤山县瑞祥茧丝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缫丝设备和工艺,年产成品白厂丝160吨,年产值可达1.3亿元 [5] - 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年加工2000吨茶籽的标准化生产线,油茶产品通过"双有机""圳品"认证 [5] - 巴马香猪养殖企业联合高校研发杂交技术,香猪出栏量提高16.37%,经济效益提升79.20% [6] - 壮峨食品运用121℃高温杀菌锁鲜技术,将农产品变成即食精品 [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公司参与凤山油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品牌价值评估达3.2亿元,带动全县21类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7] - 广西壮峨食品公司的"桂峨"牌速冻板栗仁获得欧盟有机认证,产品出口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8] - 巴马原种香猪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小巴"商标,开发香猪腊肉、预制菜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8] - 天峨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培训2000多名村民当主播,一年带动500多户每户增收0.7万元 [7]
同仁堂的资本局:扶持医养公司 三“闯”港交所
新华网· 2025-08-13 09:56
上市进程与集团支持 - 同仁堂医养第三次递交港交所招股说明书,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若上市成功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1] - 同仁堂集团通过既做客户又做供应商的方式全力扶持同仁堂医养上市,并在2022年主导其收购三溪堂保健院及三溪堂国药馆 [1] - 2024年三溪堂国药馆获得浙江省独家销售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系列产品的权利,该业务贡献公司毛利总额四成以上 [1] 业务规模与财务表现 - 按2024年总门诊及住院人次计,同仁堂医养为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1.7%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从-923.3万元扭亏为盈至6173.2万元 [3] - 三溪堂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从21.9%提升至31.8%,毛利占比稳定在41%-45% [3] 收购三溪堂的股权结构 - 2022年6月三家同仁堂系公司进入三溪堂股东行列,2024年3月其他同仁堂系股东退出后,同仁堂医养持股比例升至75% [4] - 三溪堂原实控人朱智彪夫妇通过增资扩股持有同仁堂医养3.87%股权,此前曾因5.135亿元收购协议失败而与宜华健康终止交易 [5] - 收购前三溪堂向朱智彪夫妇突击分红超2亿元,包括三溪堂国药馆派息8006万元及保健院派息1.24亿元 [5] 安宫牛黄丸销售权调整 - 2024年三溪堂国药馆获得浙江省独家销售权后,安宫牛黄丸(天然款)全年销售收入达7314.9万元,占健康产品收入的31% [6] - 以860元/盒售价计算,三溪堂国药馆2024年售出6万盒,批发毛利率从2022年39.6%降至2024年17.9% [6][7] - 同仁堂医养向集团采购安宫牛黄丸金额从2023年3860万元增至2024年1.46亿元,计划2025-2026年采购额提升至7000万/9500万元 [7] 关联交易与集团协同 - 2024年同仁堂集团及其控股的宏德医药为同仁堂医养贡献营收2025.2万元,显示集团内部业务协同 [8] - 同仁堂2024年年报披露与同仁堂医养的关联交易金额达8623.45万元,主要涉及安宫牛黄丸采购 [7]
同仁堂资本局:扶持医养三闯港交所
中国证券报· 2025-08-12 05:05
公司上市进展 - 同仁堂医养第三次递交港交所招股说明书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1] - 目前同仁堂集团已拥有A股同仁堂及港股同仁堂国药、同仁堂科技三家上市公司平台[1]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总门诊及住院人次计 公司已成为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中医院集团 市场份额达1 7%[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 11亿元、11 53亿元、11 7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从-923 3万元扭亏为盈至6173 2万元[2] 收购三溪堂的业绩贡献 - 2022年收购的三溪堂贡献收入占比从21 9%提升至31 8% 毛利占比连续三年超40%[2] - 2024年三溪堂实现收入3 74亿元 毛利9180万元 占公司毛利总额41 3%[2] - 通过多次股权变更 公司对三溪堂持股比例已提升至75% 原实控人朱智彪夫妇现持有公司3 87%股权[3] 核心产品运营情况 - 三溪堂2024年获浙江省独家销售权后 安宫牛黄丸(天然款)年销售额达7314 9万元 占健康产品收入31%[4][5] - 按860元/盒售价计算 2024年批发销售6万盒 采购单价不超过706 06元/盒(毛利率17 9%)[6] - 向同仁堂集团采购金额从2023年3860万元激增至2024年1 46亿元 主要系安宫牛黄丸采购增加[6] 关联交易动态 - 同仁堂集团既作为供应商(2024年关联交易额8623 45万元)又作为客户(贡献营收2025 2万元)[6] - 计划2025-2026年将安宫牛黄丸采购额提升至7000万元、9500万元以支持浙江销售目标[6] 历史收购背景 - 三溪堂曾于2018年与宜华健康达成5 135亿元收购65%股权的意向 后因协议分歧终止[3] - 被收购前 三溪堂向原股东突击分红超2亿元(2021-2022年)[4]
寿仙谷20250522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寿仙谷(股票代码:603896),是一家百年传承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寿仙谷药号始创于1909年,其中药炮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基本情况 - **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立了集中药种制资源良种选育、有机道地药材种植、现代炮制、产品研发、智能制造、临床研究、标准制定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确保产品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1] - **主产品**:主产品是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和西红花三大系列产品,第三代去壁灵芝孢子粉收入占70%左右 [7] - **六大核心竞争优势** - **人才优势**:拥有研发人员179人,占总人数的16.01%;董事长李明焱经验丰富,公司以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核心,拥有20个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平台有5个 [8] - **全产业链优势**:建立了完善的中药产业链体系,涵盖优良品种选育、防野生有机栽培、传统养生秘方研究与开发、产品精深加工、中药临床应用 [8] - **优良品种选育优势**:选育出十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2024年度仙湖4号、仙之5号两个新品种预计2025年取证 [1][9] - **防野生有机栽培优势**:在武义县建立名贵中药材标准化防野生有机栽培基地,产品通过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四重有机认证及道地药材保护与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认证 [9] - **精深加工技术优势**:研发出超音速低温破壁去壁技术,解决常规振动磨破壁问题,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十倍以上,获七国发明专利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 - **标准制定优势**:主持或参与制定已发布标准61项,其中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7项,主导制定的灵芝、铁皮石斛ISO国际标准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颁布实施 [11] 业绩回顾 - **营收和净利润**: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下降11.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31.34%。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22.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7.4万元,同比下降24.32% [12] - **营收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消费疲弱,公司营销改革逐步开展需时间见成效 [12] - **净利润下降原因**:毛利率下降,同时期间费用率上升,2025年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降幅明显高于扣非前 [12] - **分产品营收情况**:其他产品营收1.19亿元,同比增长8.48%;去壁灵芝孢子粉类产品中,寿仙谷牌灵芝孢子粉(破壁去壁款)1.02亿元,同比负增长20.22%等 [13] - **分区域营收情况**:2024年浙江地区营收4.42亿元,同比负增长7.52%;省外地区营收6517万元,同比负增长18.81%;互联网营收1.71亿元,同比负增长19.51% [14] - **毛利情况**: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0.72%,比去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去壁灵芝孢子粉类产品毛利率为86.24%,比去年同期降低1.57个百分点;铁皮石斛类产品毛利率为75.9%,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 [14] - **费用情况**:2024年管理费用率为12.6%,同比增加1.51个百分点,费用率增加主要因营业收入负增长,期间费用绝对额同比略有减少 [15]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投入到育种、种植、炮制加工工艺、质量标准、化学成分作用机理、药理活性毒理临床等研究 [15] 科研成果 - **奖项与授权**: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年授权知识产权13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8项、软著4个,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0篇 [16] - **项目进展**:成功获批项目8项,完成项目验收11项,多个临床项目顺利推进或结题,研究成果显示去壁灵芝孢子粉有抑制肿瘤、降低癌因性疲乏等功效 [16][17] - **商业转化**:与合作方就开发治疗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天然药物项目申请多国发明专利,签订商业转化协议,推进产品在美国商业化 [18] 公司战略和举措 - **远景目标**:努力实现2035年带动农民增收百亿、营收百亿、总资产百亿的远景目标 [19] - **2025年举措**:围绕全面盈利模式创新、省外经销制度改革、全方位品牌提升、营销团队建设、价格管控等进行全面部署,扭转营收及利润下滑局面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历年来重视现金分红,2017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达到6.01亿元,进行回购注销1.65亿元 [18] - 公司以“为民众健康美丽长寿服务”为永远不变的宗旨 [19]
人到中年,投资自己的5样东西,后悔没早买!
洞见· 2025-07-16 10:57
核心观点 - 人到中年最好的投资是身体健康,特别是30岁以后女性身体机能断崖式下跌,需要重视补养[2][4][7] - 分享5种来自云贵大山的滋补品,包括灵芝孢子粉、三七粉、羊奶粉等[10] 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oil - 贵州华弘草芝堂的灵芝孢子粉由高原深山树林培育,灵芝多糖含量5.4%,灵芝总三萜含量24.7%,优于大棚产品[21][23][27] - 灵芝孢子oil是升级款,10-20斤孢子粉萃取1斤油,灵芝总三萜含量高达45.1%[30][32] - 适用于熬夜、外卖多、烟酒不离身、免疫力低下等人群[14][15] - 专家指出灵芝具有益气固本、补五脏之气的功效[17][18] 文山三七粉/三七原浆 - 三七被称为"金不换"、"南国神草",补血效果显著[38][40] - 七丹品牌拥有3000亩种植基地,连续4年获云南省10大名药材第一名[44][46] - 选用5年以上头春三七,皂苷含量高,采用古法炮制和低温破壁技术[50][51] - 适用于皮肤干燥、睡眠差、易疲劳、手脚冰凉等人群[41] 圭山羊奶粉 - 奶源来自云南高原牧场2800年历史的圭山黑羊,被列为地理标识保护品种[56][57] - 原生乳钙含量1120mg/100g,乳蛋白含量30g/100g,是纯牛奶的8-10倍[63] - 适合儿童、产后宝妈、老年人补充营养[55][66] - 羊奶品质好源于山羊饮用山泉水、食用鲜草和名贵中草药[60][62]
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打造灵芝产业全球标杆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李明焱从22岁开始投身菌类种植,成为当地第一位"青年星火带头人",后公派日本留学[2] - 1997年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功培育出13个名贵中药材品种,包括"仙芝1号"和"仙斛2号"[4] - 公司已7次与国家航天局合作开展航天育种,培育出有效成分更优质的"仙芝2号"[4] - 2024年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金华市首个该奖项获得者[4] - 目前公司由第二代接班人李振皓、李振宇分别担任副董事长与总经理[6]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 - 公司主导制定了ISO国际标准《中医药——灵芝》和《中医药——铁皮石斛》,已在十余个国家被采用[3] - 自主研发"四低一高"超音速低温气流破壁技术,首创"去壁"技术,解决传统破壁法的重金属污染与氧化问题[4] - 研发人员占比14.6%,外聘专家包括多名院士[4] - 2025年计划将物联网、基因技术、数字孪生与传统种植结合,打造"虚拟适种-现实优化"新场景[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仙芝1号"灵芝品种通过浙江省级审定,"仙斛2号"石斛品种有效成分多糖含量达58.7%[4] - 灵芝孢子粉行业唯一一条全自动高精度装量的自动化包装生产线,良品率从95.4%提升至98.5%[6] - 建立全周期质量追踪体系,实现上下游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6]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2025年冠名浙江省游泳队,通过体育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破圈[5] - 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完成一期数字化平台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二期建设[6] - 目标将灵芝打造成千亿规模单品,成为灵芝产业全球标杆[3][7] 行业地位与愿景 - 中国灵芝与铁皮石斛行业上市第一股[2] - 推动产业标准化进程,改变国内中药材种植缺乏标准化的局面[3] - 愿景是与业内共同推进灵芝石斛产业进步,打造千亿规模单品[3]
公司资金被长期占用未及时披露,维康药业及多名责任人被罚超千万
贝壳财经· 2025-07-01 12:58
公司违规与处罚 - 维康药业及实控人刘忠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存在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1] - 浙江证监局拟决定对维康药业及公司多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罚款金额总计1460万元 [1] - 实控人刘忠良组织、指使维康药业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转出资金至其控制的个人账户,2020年至2023年6月资金占用期末余额分别为7811.88万元、8950.65万元、1.47亿元、1.5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比例分别为5.64%、6.35%、10.43%、10.24% [2] - 维康药业在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的情况,但实际存在未披露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3] - 浙江证监局对维康药业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刘忠良处以700万元罚款,对其他多名责任人处以60万至120万元不等的罚款 [3] 公司财务状况 - 维康药业自上市以来净利润逐年下滑,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9649.54万元、4444.43万元、-803.86万元、-1.4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985.47万元 [7] - 2024年公司出售医药零售业务的全资孙公司取得投资收益约900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741.85万元 [8] - 公司产品单价下降,销售和管理不及预期,导致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维康药业主营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七叶神安分散片等中成药 [7] - 公司业绩下滑部分原因是产品被调出多个省份的地方医保目录 [8] - 未来公司计划加大核心产品销售,开拓更多销售渠道,加强中药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研发,并战略打造大单品灵芝孢子粉 [9] 监管关注与整改 - 近两年维康药业多次因信披违规、违规占用资金等问题受到监管部门关注 [4] - 2023年7月因2022年度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被出具警示函,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区间为8030万元至1亿元,实际仅为4444.43万元 [5] - 2024年4月因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被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措施 [5] - 截至2023年12月相关方已归还全部占用资金1.42亿元,并于2024年3月支付全部资金占用利息 [6] - 2024年5月深交所对维康药业的年报问询函重点关注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实控人长期资金占用、2023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等现象 [6]
实控人违占资金超1.5亿 维康药业将收千万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0:26
资金占用违规 - 公司及实控人刘忠良因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可转债募集说明书虚假记载被处以总计1400万元罚款[1] - 2020年至2023年6月期间通过工程设备款名义转移资金至个人账户累计占用超过1.5亿元最高年份占比净资产超10%[1][2] - 2022年申请发行可转债时仍声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导致申报文件失实[1] 资金占用手法 - 实控人组织公司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转出资金经中间账户周转后流入其个人控制账户[2] - 占资规模从2020年7811万元增至2023年1.51亿元分别占当期净资产5.64%6.35%10.43%10.24%[2] - 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也未在2020-2022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2] 业绩持续下滑 - 2020年净利润1.08亿元2021年降至9649万元2022年腰斩至4897万元2023年首度亏损895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1.47亿元[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暴跌65.10%至6977万元亏损扩大至985万元[3] - 毛利率从2020年72.41%骤降至2024年42.23%五年间下降30个百分点[3] 业务转型 - 2024年9月剥离医药零售业务聚焦中药研发与灵芝孢子粉大健康产品[4] - 明星产品银黄滴丸获2024零售终端感冒药榜首但未能扭转业绩下行[4] 投资者索赔 - 2021年3月31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买入股票并在2024年12月28日后仍持有或卖出亏损的投资者可依法主张赔偿[5] - 截至2025年6月末股价报17.04元市盈率-62.59倍总市值萎缩至24.7亿元[5]
打好“四张牌”!探寻绿美广东“林下生金”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0:32
核心观点 - 广东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5][6][8][9][10] - 2024年广东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3241万亩,产值5271亿元,并培育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 [23][24][25][26][27] - 广东通过政策引领、深化改革、产业多元化和品牌建设"四张牌",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13][38][64][89] 政策支持 - 广东自2012年起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林下经济提供顶层设计 [29][30][31] - 2024年启动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支持油茶、竹子、森林药材等全链条发展 [34][35][36] - 2024年5月发布《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三权分置"和森林经营创新 [49][50][51] 资源基础 - 广东林地总面积162亿亩,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全国平均的两倍 [6] - 全省拥有1361处自然保护地,数量全国第一 [7] - 超过九成的林地归集体所有,通过林权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42][43][44][45] 产业发展 - 形成多元化模式:林下种植(灵芝、竹荪、油茶)、养殖(蜜蜂、走地鸡)、森林康养等 [15][16][65][66][75][76] - 科技驱动发展,如始兴县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竹荪、灵芝等产品的科技含量 [80][81][82] -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如乳源县投入78万元修建油茶运输道路 [84][85][86] 品牌建设 - 打造"粤林+"特色品牌,包括"粤林油茶"、"粤林山珍"等公共品牌 [97][101][102] - 通过林业博览会、经济林丰收节等活动推广优质林产品 [100][101] - 化州橘红、新会陈皮、龙川油茶等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103] 改革成效 - 集体林地流转活跃,如佛冈县流转500多亩林地发展林下魔芋种植 [55][56][57] - 鹤山市作为全国林权登记试点,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61][62][63] - 林权登记与金融服务结合,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问题 [62]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出,11项国家炮制规范草案细化质量标准
新京报· 2025-06-19 22:19
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更新 - 国家药典委公示11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草案 涉及半边莲 紫苏叶 北沙参等11个品种 明确炮制 性状 贮藏标准 [1][2] - 甘肃省药监局发布沉香曲等4个地方炮制规范 涵盖炮制 性状 鉴别等10项指标 自发布日起实施 [2] - 半边莲草案示例:规定炮制需去除杂质 切段干燥 性状描述包括根茎颜色 叶片形态等细节 贮藏要求干燥环境 [2] 中药饮片质量抽检问题频发 - 山西省2025年第1期抽检6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涉及骨碎补 白芍等 涉事企业包括国药健康亳州药业等知名厂商 [3] - 山西省第2期抽检10批次不合格 款冬花 钩藤等存在性状 含量测定问题 涉及安徽纳百川 四川自强等企业 [3] - 江西省2025年4期抽检中18批产品不合格 11批为中药饮片 白芷 马勃等存在性状 灰分 水分等指标不达标 [4] - 安徽省百萃金方药业因生产劣药炒酸枣仁被罚没311万元 此前因郁李仁 筋骨草等劣药问题累计罚款73万元 [4]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 客观原因:中药材属农副产品 存在同科不同种混淆 经营者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源头混乱 [6] - 主观原因:部分商家为利益增重染色 如藏柴胡冒充北柴胡 红花添加矿物油增重 [6] - 储存与种植问题:部分药材储存过久挥发油下降 标准化种植基地不足 农户自由种植难统一 [6] - 检测能力提升:药监部门飞检频次增加 社会对劣药容忍度降低 实际合格率逐年提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