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酒
icon
搜索文档
“神酒神奶”骗了超3万老年人,市场监管总局出手整治药品保健品市场,3亿银发群体健康需求下的保健品“坑老”困局
华夏时报· 2025-05-30 14:12
保健品市场乱象 -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占比达22%,庞大的健康消费需求催生"银发经济",但部分不良商家利用老人信息弱势进行欺诈 [3] - 近期公安机关破获涉案金额超10亿元的虚假保健品大案,骗子团伙利用"神酒神奶"等普通产品假冒保健品欺骗超3万老年人 [2] - 不良商家惯用"会销"手段,以发放福利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聚会,通过伪装专家、假试验等手段进行洗脑式推销 [4] - 普通酒进货价每瓶仅十几元到二十元,包装后售价高达280元左右,价格差额超十倍 普通牛奶成本200元一箱被抬高至6000元 [4] 监管整治措施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在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2] - 重点查处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等名义夸大普通商品功效的行为 [4] - 严禁保健食品宣称疾病治疗功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查处标签虚假内容 [5] - 开展"你拍我查"活动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拓宽监管部门信息来源 [7] - 将对问题线索及时研判处置,查处重大典型案件并曝光,形成震慑效应 [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当前药品、保健品"坑老"行为与2018年权健事件类似,虚假宣传手段如出一辙 [6] - 新兴网络营销渠道成为骗术利器,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社交群组设下话术陷阱 [9] - 部分商家为追求效果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如降糖保健品添加二甲双胍等 [5] - 线上手段突破地域限制,传播快且因网络虚拟性加大监管取证难度 [9] 治理建议 - 帮助老年群体提升健康知识与辨别力,谨慎面对"亲情牌"和线上消费 [9] - 强化联合执法,运用技术提升监管效能,严惩违规商家 [9] - 畅通举报维权渠道,奖励举报人,提供法律援助 [9]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从根源铲除乱象 [10]
“银发族”变身“剁手党”,老年人网购有多野?
钛媒体APP· 2025-05-06 12:48
银发经济消费趋势 - 60岁以上银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达69.8%,年均线上成交单量增速达238% [1][2] - 消费结构呈现实用主义与情感补偿混搭特点:营养保健品类如蛋白粉、氨糖软骨素占比较高,同时珠宝首饰类成交额同比增长307%(翡翠项链)和132% [2] - 新银发人群消费理念转变,60%受访者认同"退休金不必留给子女,享受生活第一位",50-59岁群体该比例更高 [2] 电商平台战略布局 - 抖音电商推出"银发消费节",拼多多开设"长辈专属补贴",奢侈品品牌推出"适老款"直播 [3] - 京东采用"一键代付+人工审核"组合,拼多多开发"亲友代选"功能提升老年人购物体验 [6] - 淘宝长辈模式打造"银发生活地图",按四大生活场景(健康早餐站、兴趣充电站等)重组商品,细分20+子类如"关节保护"专区 [13][14] 用户行为驱动因素 - 60%老年用户因"主播喊爸妈""专属客服"等情感营销增加购买频次,社交分享转化率是年轻人3倍 [5][7] - 72%老年人偏好有线下实体店背书的商品,信任建立依赖"线下服务锚点+线上信任延伸"双轨机制 [10][11] - 日本案例显示,场景化细分策略(如"轻奢宴会服"分类)使55-65岁女性客单价达均值1.8倍 [15] 行业创新与服务升级 - 适老化改造从"字大色艳"进阶为"心智适配",京东视频导购、拼多多方言客服等设计使转化率提升40% [6][11] - 日本Nissui食品电商按"健康目标"(如改善睡眠)分类,聚合产品+服务形成解决方案 [14] - 老年大学与电商合作开设"网购课",社区便利店转型"网购体验点"解决信任问题 [6][10] 市场规范与社会责任 - 日本立法禁止针对老年人的"持续性定向营销",建议建立"银发ESG评价体系"规范诱导性销售 [16] - 需治理直播间话术诱导(如"不买就是亏")和算法推送"养老焦虑"内容等负外部性问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