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农贷
icon
搜索文档
威海银行“绿色+普惠”模式“贷”动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25-10-17 09:55
威海银行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紧密融合,聚焦"三农"领域创新推出"绿农 贷"系列产品,构筑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打通线上"绿色通道",金融春雨为民解忧 "威海银行的'绿色农耕贷'太方便了,不用出门在手机上就能办理贷款,关键是贷款利率优惠、发放还 快。"在徐先生一筹莫展之际,这场信贷"及时雨"高效满足了其购买农资、农具的资金需求,帮助徐先 生顺利度过了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 蔬菜大棚种植户王先生也是"惠农贷"的受益者。由于旧棚改造资金缺口大,威海银行主动深入田间地头 进行走访调研,"一对一"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及时为王先生发放"绿色大棚贷"50万元,帮助其搭建 起集蔬菜水果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绿色大棚。"绿色大棚贷"发放的农业资金紧跟农时,审批快、发 放快,不误农时、不误生产,切实帮助王先生解决了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 威海银行"绿农贷"系列产品,通过创新"银担合作+大数据"的业务模式,有效提高了融资的便利度,进 一步加大了对种粮大户、畜牧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为"粮袋子""菜篮 子""果盘子"平稳有序供应贡献着金融力量。 信贷"活水" ...
聚焦“五篇大文章”,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威海银行上半年绿色贷款突破528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9-01 09:23
核心观点 - 公司构建全链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绿色贷款余额达528.60亿元 较年初增长41.80% 增速居全省城商行前列 绿色金融综合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1] - 公司通过顶层设计、产品创新与场景实践推进绿色金融战略 形成"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制度体系"三位一体架构 制定《绿色金融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并将2025年确立为"绿色金融大幅提升年" [1] 战略规划与组织架构 - 公司作为山东省首家成立总行级绿色金融部的城商行 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核心 [1] - 总行绿色金融部统筹全行业务 在天津、临沂分行设立绿色金融部 并逐步向其他分支机构推广 [2] - 成立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战略落地 [1] 产品创新与服务体系 - 建立"1+3+5+N"绿色产品体系(1个核心品牌、3类基础产品、5大应用场景、N个特色产品)精准对接五大领域需求 [2] - 创新产品包括入选全省"好品金融"的"绿农贷" 以及针对区域特色的"园区改造贷""威享绿 e 融"等 [2] - 落地全国首笔海洋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将贷款利率与海洋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绑定 [3] 重点业务突破 - 专项购买300吨二氧化碳当量牡蛎碳汇 用于"零碳"网点打造 成为全省首单牡蛎碳汇交易核心参与方 [2] - 成功发行山东省首单绿色贸易融资资产支持证券(ABS) 募集资金1.72亿元 专项支持防洪排涝工程、节能降碳智能化改造等绿色项目 [3] - 绿色ABS项目预计年节约标准煤1.57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3.40万吨 [3] 国际接轨与内部治理 - 公司成为山东省首家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城商行 [4] - 通过参加"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活动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探索 [4] - 制定《威海银行"碳达峰"工作方案》明确减排路径 通过零碳网点示范工程、线上化服务升级将绿色理念融入运营全流程 [4] - 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研究并编制行业指南 强化社会责任担当 [4]
让信贷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金融时报· 2025-08-18 08:50
资金流信息平台建设背景与战略意义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3月将资金流信息平台列为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基础设施并明确加快建设 [1] - 平台建设是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创新实践 [2]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创新建设平台形成中国特色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方案 [2] 平台核心功能与数据特点 - 已为6000多万户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信息档案 基本实现中小微企业全覆盖 [3] - 提供两类信用产品:月度颗粒度明细汇总(11信息段95数据项)和季度颗粒度报告(18信息段184数据项) [4] - 资金流数据与信贷数据同步应用进行多维度信用信息交叉验证 [4] - 平台定位公益性服务 建设运行成本由征信中心承担以最大化社会效益 [3] 平台运行成效与融资支持 - 上线9个月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近7000亿元 [1] - 截至2025年7月底支持科创型和农业生产类企业授信金额近7000亿元 [11] - 广东省金融机构依托平台为1124户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03.5亿元 [13] - 全国范围内平台累计支持普惠金融授信超过4200亿元 [14] -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运用平台促成企业融资近350亿元 [15] 金融机构创新应用案例 - 中国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构建"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多维授信模型 [13] - 安徽省开展"增信流水贷工程" 工商银行推"经营快贷" 民生银行开发"民生惠信用贷" [14] - 徽商银行推出"首户e贷"和"碳减排贷款""节水贷"等特色产品 [14][16] - 山东省农信社创新"资金流信用信息+"数字化信贷服务模式实现小额信用贷款"T+1"放款 [15] - 中国银行打造"绿色供应链脱核链贷" 广东省江门市分行创新"粤焕新商户贷" [16] 平台接入与扩展计划 - 目前已接入18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546家地方性金融机构 [19] - 2025年预计新增1300多家金融机构接入 [19] - 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有开设支付结算账户业务的金融机构全覆盖 [19] 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不依赖核心企业信息的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 [10] -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联动协同机制 [18] - 持续优化互联网、微信小程序等便捷查询服务渠道 [9]
建行江苏省分行:绿色普惠推进发展研究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4 16:07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 - 建行近年来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双向发力取得一定成绩 需从体制机制建设、金融科技运用、绿色标识认定、重点业务聚焦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推进深度融合发展 [1] 体制机制建设 - 建立横向纵向协同合作机制 包括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三级联动团队 各层级普惠条线设置绿色普惠专员 [1] - 实施价值补偿机制 对普惠类绿色贷款客户给予利率优惠 协助企业申请绿色转型专项补贴 [1] - 探索建立对公及个人碳账户 通过"碳积分"实施分层分级管理 提供差别化政策支持 [1] 金融科技运用 - 构建企业绿色成分画像 开发"碳积分"筛选模型 结合绿色产业目录精准识别客户 [2] 绿色标识优化 - 简化普惠类绿色贷款认定流程和材料要求 [3] - 创新小微企业绿色贷款智能化认定系统 [4] - 利用普惠网点下沉优势 通过客户经理"面对面"服务提升绿色金融产品推广效率 [4] 重点业务领域 - 供应链金融全流程植入绿色理念 惠及链上小微企业 [5] - 对绿色紧密型企业票据贴现业务简化绿色认定标准 [5] - 优先审批绿色小微贷款和绿色三农贷款 资源向乡村振兴类涉农业务倾斜 [5] - 绿色工厂可按运营指标权重直接认定 节能产品认证企业可快速获批绿色贷款 [5] - 线下业务聚焦制造业、科创型企业等 按央行目录标准开展标识认定 [5] 产品创新与体系建设 - 推动同业绿色普惠标准统一 建立评价体系 [7] - 开发场景化绿色产品系列 包括"绿普贷""绿链贷""绿农贷"等 [7] 配套保障措施 - 完善考核奖惩与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7]
威海银行:深耕绿色金融创新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齐鲁晚报· 2025-06-27 19:09
绿色金融战略与组织架构 - 公司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战略层面推进 成立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 出台《绿色金融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2] - 在总分行设立绿色金融部与绿色支行 强化组织体系保障 [2] - 建立"1+3+5+N"绿色产品体系 发布"绿色成金"特色品牌 设立绿色支行 [1] 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末 绿色贷款余额达515.13亿元 较年初增长38.19% [1] - 累计发行7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1] - 推出"绿色工厂贷"等创新信贷工具 其中"绿色工厂贷"FTP成本较普通客户下调40BP 已投放29户 金额6.53亿元 [2]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全国首笔海洋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3] - 创新"绿e链"产品 结合供应链金融模式服务核心企业绿色采购与节能减排需求 [3] - 推出全国首笔渔业贝类碳汇指数保险质押贷款 [3] - 上线"绿农贷" 累计支持近千农户 投放金额达4.4亿元 为客户节省融资成本超30% [3] 政策工具运用与可持续发展 - 运用"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和"山东省碳减排政策工具" 累计支持项目金额达84.97亿元 [3] - 开展"基于ISSB准则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框架"研究 编制《可持续信息披露报告指南》与《可持续表现提升建议报告》 [3] - 推动绿色理念融入办公运营、出行模式与网点建设 是山东省内首家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城市商业银行 [3] 未来发展方向 - 围绕"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转型方向 优化绿色金融服务供给 [4] - 持续对接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 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