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公交
搜索文档
“网约公交”成为出行新选择,公交集团如何走出亏损困局?
南方都市报· 2025-10-28 22:49
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儆介绍,目前宝鸡市网约公交稳定运行车辆为10辆, 每日预约人数达1200次以上,网约公交不仅方便市民出行,相较于传统的单车固定线路运行亦减少运营 成本。 宝鸡的尝试并非孤例。近年来,公交集团集体陷入亏损困境,各地不乏主动改革以盘活资源压减成本, 自2022年以来,东莞、成都等地率先试点网约公交服务;截至2025年,全国已有珠海、合肥、重庆等10 余个城市推行不同形态的网约公交车,日均最高接单量7600人次。 网约公交能否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各地公交集团的创新举措又能否为公交带来生机? 3元享受专车服务,多地试水网约公交 今年8月,"网约公交"刚上线不久,宝鸡文理学院数学学院教授刘素红就体验了一把出行新方式,在宝 鸡行APP预约订单,选好出发点和目的地,单人3元,两人5元,几分钟后,一辆网约公交就开到了刘素 红所居住的小区门口。 从"盲目等公交"到"精准约公交",网约公交车正在成为一种出行新选择。近期,网约公交在陕西宝鸡高 新区试运营,181个站点,覆盖高新区8.8平方公里区域,市民使用宝鸡行APP选好上下车点,即可实现 公交接送直达目的地。 刘素红告诉记者,原本在宝 ...
【宝鸡】公交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出行
陕西日报· 2025-10-21 06:43
智慧公交服务创新 - 公司推出“网约公交”服务,通过App预约,设置181个站点(含54个虚拟站点),打破传统公交固定线路和按点发车的限制 [1] - 依托大数据构建快、干、支、微、特线网体系,累计新开通及优化线路16条,实现主城区、产业园区与交通枢纽无缝衔接 [1] - 创新推出定制通勤公交、助学公交、社区公交、新快线、延点公交等个性化服务,填补常规公交覆盖薄弱或空白区域 [1] - 公司通过数据驱动决策进行科学调度,2024年运营里程达6608.7万公里,客运量达1.68亿人次 [1] - 提供助学公交和延点公交等服务,兑现“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收车”的承诺 [1] 绿色公交与车队建设 - 2025年公交车总量达1101辆,绿色公交比率为100%,年减碳量超过4万吨 [2] - 建成充电站17处、充电桩840个,可满足约1000辆新能源公交车的充电需求 [2] - 2025年新采购200辆纯电动公交车,以提升车辆性能及舒适性 [2] - 新能源公交车长期运营能耗成本比燃油车低三分之一,实现零尾气排放和低噪声运行 [2] - 驾驶员反馈新能源车动力足、加速快,能精准控速,使运行时间缩短,准点率稳定在90%以上 [2] 服务质量与乘客满意度 - 公司成立“王晓燕优质服务工作小组”,开展“口语服务”专项培训以规范文明用语 [2] - 组建乘客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收集意见,2024年采纳市民建议12条,优化线路3条 [2] - 构建“投诉—整改—反馈”闭环机制,2025年上半年批评类工单同比减少46.9%,有责投诉同比减少64.66% [3] - 2025年上半年表扬工单同比增长65.57%,乘客满意度稳步提升 [3]
绘就便捷出行新画卷 实地探寻宝鸡公交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21:29
核心观点 - 宝鸡公交通过政策支持、市场导向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成功实现了在行业普遍面临挑战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其创新实践和多元化经营策略显著提升了服务能力和财务韧性 [3][7][9]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宝鸡市以“四个优先”贯彻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包括政策、资金、用地和路权优先,并率先出台专项地方法规 [3] - 公交被定位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引领者”,推动从“被动适配交通需求”向“主动引领空间布局”转变 [5] - 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5] 运营规模与基础设施 - 中心城区公交车保有量达1101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979辆,占比89%,年减少碳排放约4万吨 [5] - 建成公交场站34.9万平方米,公交专用道53.2公里,11条专用道,270个公交港湾式停靠站 [3][5] - 建成17座通用充电站,840个充电桩,满足全部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 [5] 服务网络与客流表现 - 拥有常规线路66条、定制线路113条,线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38公里,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为87% [5] - 2024年客流量突破1.68亿人次,日均服务45万人次,城市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4.4% [3][5][15] 多元化经营与财务表现 - 打破单一票务收入模式,依托现有资源发展广告、驾培、维修、租赁、旅游等业态,2024年非票务收入超3000万元 [9] - 构建“主业稳固、辅业繁荣”的立体经营格局,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9] 服务创新与模式拓展 - 创新“公交+N”模式,打造青铜文化体验线、渭河风光休闲线等特色线路,推动与商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6] - 推出“网约公交”、定制通勤公交、助学公交(93条)、社区公交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多元出行需求 [12][14] - 为11家企业开通通勤定制车,并试点“站点响应式停靠”和旅游线路“招手停”服务,提升出行效率 [14] 公益属性与民生保障 - 始终坚持公交姓公的公益属性,主动完善交通网络,服务延伸至县镇村落,打通产业新区与主城区通勤壁垒 [11] - 在国庆等重要节点启动公铁联动应急机制,例如双节期间增发公交36台次,安全运送旅客超千人次,确保旅客“零滞留” [11]
滴滴与天津市公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1:24
合作主体与协议签署 - 滴滴出行与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合作领域与核心方向 - 双方合作聚焦于城市智慧公交领域 [1] - 合作围绕公交运营模式创新、资产高效利用、业务协同互惠、新技术场景落地等方向深化 [1] 重点探索项目 - 重点探索网约公交、文旅专线保障、MaaS一体化、巡网融合等项目落地 [1] 合作目标 - 共同推动天津公共出行系统数字化升级 [1]
【宝鸡】首批“网约公交”上线
陕西日报· 2025-09-03 06:49
网约公交服务模式 - 宝鸡市首批8辆网约公交在高新区试运行 通过宝鸡行APP实现按需响应和点对点出行[1] - 网约公交融合公交集约化属性和拼车机制 自动整合同方向订单提高运力利用率[1] - 服务覆盖8.8平方公里核心片区 涵盖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重点区域[2] 运营特点与效率 - 采用6米长迷你主题公交 运营时间为每日7时至20时[2] - 试运行优惠票价每人每次1元 正式票价为每人每次3元[2] - 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高峰时段略有延长但整体效率提升[2] 服务创新亮点 - 便捷性:手机下单零换乘直达 省去步行至车站和等候时间[1] - 灵活性:车辆不受固定线路束缚 根据订单和交通状况实时调整路径[1] - 绿色低碳:系统汇聚同向需求实现集约化出行 节约资源并缓解拥堵[1] 站点覆盖与规划 - 采用常规公交站点与虚拟站点结合模式 覆盖127个现有公交站点和54个虚拟站点[2] - 试运行期间持续收集市民意见 结合运行数据动态优化线路和站点布局[2] 行业发展趋势 - 从定线定站向定站不定线转变 从单一供给向按需响应转型[2] - 体现公共服务理念从单向供给走向精准供给 从注重覆盖转向注重体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