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通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毛利率不足3%的“华为概念股”:近五年合计亏逾15亿元,卓翼科技为啥盈利这么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14:2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连续五年亏损,2020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15亿元,其中2020年亏损6.03亿元,2021年亏损1.65亿元,2022年亏损1.31亿元,2023年亏损4.11亿元,2024年亏损2.18亿元 [3]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30.41亿元降至2024年的17.07亿元,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3] - 员工规模从2020年底的超1.5万人锐减至2024年底的不足3600人,生产人员数量4年间减少逾六成 [1][23] 财务表现 - 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的11.95%陡降至2022年的2.06%,2024年回升至2.27%,同比增长4.77个百分点 [3][6] - 2023年毛利率为负,主要由于营收下降导致固定成本摊销增加以及河源工厂稼动率不高 [8] - 2024年毛利率改善得益于与H客户合作规模扩大、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以及新增医美等新客户 [8] 河源生产基地影响 - 河源卓翼2021年11月投产,总投资50亿元,但自建成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约1亿元 [10] - 河源基地投产导致公司租赁负债从2021年的1.88亿元增至5.18亿元,使用权资产从3.47亿元增至6.6亿元 [12] - 2022年河源基地租赁相关费用达4263.95万元,需新增3.6亿元收入才能覆盖,但当年公司营收不升反降至19.25亿元 [12][13] - 河源卓翼2024年营收11.7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17亿元的近70%,员工2000余人占公司总员工数过半 [10][13] 租赁资产负担 - 公司每月支付厂房和宿舍租金超700万元,年租金支出超8500万元 [17] - 河源基地租赁期限20年,前5年月租金299.84万元,后续将逐步增至335.22万元 [17] - 2024年公司因租赁产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3723万元和使用权资产折旧5500余万元,合计超9000万元 [16] 业务模式与研发投入 - 公司生产模式包括ODM、JDM和EMS,主要客户为华为、小米、奇虎360等 [3] - 公司提出从EMS/OEM向ODM/JDM转型以提升附加值,但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1.52亿元降至2024年的4846.79万元,研发人员从819人减至295人 [18][20]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从2019年的4.53%降至2024年的2.84% [20] 实际控制人变动风险 - 控股股东夏传武因操纵证券市场罪和内幕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其持有的12.48%公司股份将被拍卖,可能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1]
立讯精密(002475) - 2025年4月26日-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8:39
公司概况 - 立讯精密于2025年4月26 - 28日举行电话会议,董事长王来春等多位负责人参会 [2] 经营环境与信心 - 2024年至今国际形势复杂,给跨国企业带来挑战,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消费电子、汽车和通信领域创造机会 [2] - 公司团队踏实进取,凭借精准市场把握和高效执行,以高于行业平均的年增长证明发展逻辑,对未来成长有信心 [2] 财务情况 2024年度 - 收入2687.95亿元,同比增长15.91%;净利润133.66亿元,同比增加22.03%;扣非后净利润116.94亿元,同比增加14.81% [3] - 毛利率10.41%,较2023年降低1.17个百分点;2025年第一季度升至11.18%,同比增加0.43个百分点 [3] - 运营费用率5.94%,较2023年减少0.36个百分点 [3] - 净利润率5.42%,较去年提升0.14个百分点;ROE为21.34%,略降0.27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271.17亿元,略降4.88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7.54天,同比减少0.91天 [4] - 资本支出121.11亿元,较去年增加7.23亿元;负债率62.16%,较上年增加5.55个百分点 [4] - 期末存货317.03亿元,较期初增加19.45亿元,同比增加6.54%;存货周转天数45.94天,较去年下降12.98天 [5] - 利息收入减少0.37亿,利息费用增加0.86亿;非经常性收益16.71亿,同比增加9.04亿 [5] 2025年第一季度 - 营收617.88亿元,同比增加93.81亿元,增长17.90% [6] - 净利润33.77亿元,同比增长31.25%;净利润率5.47%,同比增加0.56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增长23.17%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66.92亿元,同比减少58.47亿元 [6] 各业务板块情况 消费电子板块 - 2024年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战略开启新篇章,实现业务进化三级跳 [7] - 加大研发投入,通过AI重构生产流程,构建弹性供应链,植入绿色基因 [7] - 各产品线发展良好,如网通产品线2025年新项目落地数量预计较24年增幅超40%;健康监测产品线预计2025年碳足迹降低30%等 [8][9] - 未来将加强技术攻坚,提升机器人智能体产线覆盖率至60%,降低单位产值能耗15%等 [13] 通信板块 机遇与挑战 - 全球通信行业在AI等驱动下,AI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北美市场单年投入约3000亿美金,虽受政策影响投资近期放缓,但需求仍将爆发式增长 [14] - AI大模型增长对硬件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在高速传输互联方面有运力优势,预计2028年GPU服务器渗透率从2023年的7%跃升至30% [15] 战略布局与核心优势 - 2024年营收183.59亿元,同比增长26.29%,零部件业务打造“五位一体”竞争格局,与头部芯片厂商深度合作 [16] - 互联产品有技术和成本优势,224G高速线缆量产,448G产品预研;800G硅光模块量产,1.6T产品验证 [17] - 热管理产品线营收和利润有望超100%增长,有望突破北美1 - 2家CSP客户 [17] - 电源管理重组策略布局,三次电源产品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量产 [18] 未来展望与规划 - 强化高速互联技术,推动光模块、高速铜连接迭代升级 [19] - 深化AI基础设施布局,在热管理、电源管理等关键部件发力 [19] - 完善“T型战略”,拓展到工业、医疗等领域 [19] 汽车板块 - 2024年销售额137亿,与2023年相比增长近50%;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速超50% [20] - 产品矩阵涵盖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控制、动力系统四大类 [20] - 汽车线束占业务60%份额,2024年新增销售额中线束贡献27亿,2025年营收有望成中国线束企业第一 [20] - 汽车连接器是国内唯一能正向全套开发的企业,2024年高压连接器供货头部车厂,低压、高速连接器获主流车厂青睐 [21] - 智能控制领域2024年销售额增长15亿,智能底盘预计2025年营收从0到1突破,车载无线充电全球客户覆盖广 [21] - 动力系统2024年批量稳定供货,2025年启动JDM合作模式 [21] 管理层与投资者互动 营收利润目标 - 消费电子板块ODM业务目标在现有盈利水平上提高1 - 2个点,未来几年整体增速保持30%,有千亿以上长期目标 [23] - 通信板块电源产品模块电源利润率良好,其他产品线利润与行业头部平均水平相近,高速连接产品成长性好 [23] 财务管理规划 - 外延式并购整合时财务呈现“存”“贷”并存,涉及对扣非净利润增速5%左右的还原处理,财务团队与银行沟通提升理财效益 [24] - 通过远期购汇理财业务对冲50 - 70%左右应收账款,降低汇率波动损失 [24] Capex相关 - 2024年在越南投资建厂影响Capex,未来计划升级北越厂房,在印尼建设厂房,短期内中国无需扩建 [25] - 预计三年后越南厂区承担接近30%产能 [26] 收购相关 - 会尽快促成Leoni收购交割并公告,产能尽量集中化以优化资源和费用 [27] 利润增长因素 - 盈利增长得益于多元产品线布局和核心竞争力,以及AI工具和智能制造优化内部治理 [29] 关税影响 - 自贸易战以来出口美国产品多在海外生产,少数产品配合客户调整,关税成本多由客户吸收,对实际经营影响不大 [30] 汽车业务趋势 - 国产品牌策略使公司凭借多品类和差异化优势获商业机会,议价和平台选择好,海外布局使其成客户首选 [31] 汽车智能化 - 立讯有能力成为汽车智能化领域技术和成本领先且具全球配合能力的供应商,发挥垂直整合和全球布局能力服务客户 [32] 提前拉货影响 - 部分产品三四月份有提前拉货现象,若对季度或半年产品总量影响在5% - 10%内可涵盖在预测范围,公司能从容应对风险 [34] 全球产能布局 - 内生投资考虑在东南亚少量布局,外延并购未来两年不开展大规模行动,会考虑契合战略的小型标的 [35] 中资企业与汽车业务策略 - 中资企业需技术创新建立优势把握机遇,汽车业务板块中国供应链优势获海外车厂合作机会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