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租赁
icon
搜索文档
解企忧 补短板 强创新
金融时报· 2025-05-27 12:09
政策导向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要求统筹推进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政策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1] - 政策旨在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1] - 政策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根据科技领域项目融资特点,进一步理顺内部贷款开展机制,按照风险可控、合规透明、财务可持续原则,合理确定贷款价格和期限、考核激励要求等,支持科技发展 [5] 行业动态 - 金融租赁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新增投放达1452.51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为43.40% [2] - 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年投入转型资金超10亿元 [2] - 融资租赁业以融物形式实现融资、期限较长还款方式多样、灵活的制度优势为特征,契合科创企业高投入、长周期特点 [2] - 行业正在业务模式创新、风险管控优化、行业协作深化、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实现全方位进阶 [6] 业务模式 - 融资租赁机构凭借直租、售后回租、经营租赁及联合租赁等多元产品矩阵,围绕科创企业构建"融物+融资+融智"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 [3] - 通过直接租赁为科技企业提供新设备、新项目融资,帮助企业快速获取先进设备 [3] - 通过售后回租模式为成熟期、转型期科技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设备焕新 [3] - 探索"信用楼宇+金融服务"生态圈发展模式,以"融资+融物"融合模式为企业定制灵活高效的设备融资解决方案 [2] - 凭借"银租协同"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资金链 [2] 服务策略 - 服务大型企业时注重专业性,服务中型客户时注重场景打造,服务小型、科创型企业时主要致力于标准化和产品化 [4] - 需要深度理解不同行业科创企业的技术迭代逻辑与资产运营特性 [4] - 需把握不同领域如新型储能、算力基础设施、高端技术装备等的研发周期、设备更新频率与资产价值波动规律 [5] - 需将"技术语言"转化为"金融语言",构建动态的资产估值模型 [5] - 对行业专业性的深入理解尤为重要,需要深刻洞察科创企业的商业模式 [5] 市场定位 - 融资租赁机构深耕"小而专"的设备更新场景,相比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资管机构"大而全"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布局更具创新活力 [3] - 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的科创企业 [4] - 更有利于小微企业和科创企业发展,这类企业的信用评估水平相对较低,资金需求小且急 [3]
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汇聚特色产业集群
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成果 - 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挂牌10年来通过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突破产业瓶颈,汇聚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1] - 创新金融领域形成规模,探索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个租赁模式 [1] - 首创保理行业标准、创新政策30余项,成为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的机构聚集地 [1] "保税+"业务发展 - 保税维修涵盖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等众多品类,成为国内业务模式最丰富、政策制度创新最多的地区 [1] - 保税研发首次应用于航空领域,有力推动了国产飞行模拟机研制 [1] 网络货运产业 - 打造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整合全国司机426.6万名,车辆392.5万辆 [1] - 2024年完成运单5367万单、货运量5.8亿吨,运费总金额超900亿元 [1] - 服务延伸至运输装备、成品油网络零售等上下游领域,形成完整行业生态 [1] 生物医药产业 - 实施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进口研发药品白名单制度、境外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等创新举措 [1] - 出台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吸引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聚集 [1] - 区内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规模近500亿元 [1] 未来发展计划 - 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创新探索 [2] - 加快打造更高能级科创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2] - 努力将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