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零食

搜索文档
股价提前涨停!良品铺子要易主,7月11日起停牌
北京商报· 2025-07-10 20:50
股权关系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宁波汉意直接持有良品铺子35.23%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四人。 需要指出的是,7月10日,良品铺子股价涨停,当日公司股价小幅高开0.4%,之后在大额买单推动下公司股价震荡走高,早盘封上涨停,期间数次打开涨停 板后,公司股价最终封死涨停。截至当日收盘,良品铺子报涨停价13.71元/股,当日成交金额3.94亿元,总市值约为54.98亿元。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良品铺子方面进行采访,不过未有人接听。 良品铺子系A股零食巨头,2020年2月登陆资本市场,公司日常零食包括肉类零食、海味零食、素食山珍、话梅果脯、红枣果干、坚果、炒货、饮料饮品、 糖巧、罐头果冻、烘焙糕点、饼干膨化、礼品礼盒等16个产品线;在儿童健康零食需求方面,良品铺子拓宽了儿童零食产品线,共计布局奶酪、鱼肠等11个 品种;在其他生活场景需求方面,尝试布局了日常居家所需的产品线。 对于公司2024年净利表现,良品铺子曾表示,2024年遵循"降价不降质"方针,进一步在门店渠道对部分产品实施降价策略,并在产品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及新 品类的尝试,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 ...
每经热评︱粽子里吃出带血创可贴?来伊份转型需过品控“生死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20:50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购买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1] - 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 [1] - 涉事产品已封存,与消费者达成和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检查到相关批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 [1] -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2315平台,公司累计收到超400起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消费投诉 [2] - 消费者投诉案例包括在软糖中发现毛发、在月饼中吃出塑料等 [2] 代工模式问题 - 事件将聚光灯打向公司的代工模式及相关产品、运营、品控和管理问题 [1] - 公司产品覆盖13大核心品类,其中OEM商品1500余款 [1] - 代工模式能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生产线、提升规模,但带来食品安全与品控管理方面的"漏洞"及风险 [1] - 生产环节依赖外部厂商,企业对原材料把控、生产流程监督等方面的难度加大 [1] 经营业绩下滑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 [2] -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负7526.7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31.94% [2] - 量贩零食、零食折扣店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大量新品牌快速崛起,门店迅速扩张并抢占市场份额 [2] - 新兴业态凭借低价、丰富的产品组合和灵活的选址策略,给传统零食企业带来强烈冲击 [2] 转型与改进方向 - 公司首要任务是强化食品安全与品控风险管理,确保每一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3] - 需要重新审视代工模式下的品控流程,加强对代工厂的筛选、监督与考核 [3] - 建立更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和问责机制 [3] - 加快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商业路径,在业务多元化、产品服务创新和渠道布局等方面全面发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