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混元、元宝、大模型、电商四部门活水在岗期限缩至3个月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9:39
人才流动机制调整 - 公司启动活水专项 允许员工在岗3个月即可申请转岗至混元大模型、元宝、微信电商、微信大模型四个部门 取消原需满1年的限制 [1] - 调整旨在加速内部人才流动以应对AI时代发展需求 [1] AI人才招聘与组织架构重组 - 公司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 三年内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 2025年将迎来10000名校招实习生 [2] - 技术类岗位招聘力度空前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岗位占比超60% [2] - 元宝团队从TEG转入CSIG 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等产品和团队从PCG汇入CSIG [2] - TEG成立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 分别负责前沿技术探索和基础模型迭代 [2] - 数据平台部专注大模型数据全流程管理 机器学习平台部聚焦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融合平台建设 [3] - 组织架构调整旨在整合资源优化研发流程 提升AI领域长期技术作战能力 [3] AI产品战略与技术创新 - 公司首次公布AI产品应用全景体系 以混元大模型为核心引擎 覆盖B/C端智能体开发平台和机器人具身智能平台 [4] - 混元大模型持续迭代 推出端到端语音模型Voice和多模态理解模型Vision [6] - 开源业界首个3D世界生成模型混元3D世界模型1.0 [6] - 开源四款小尺寸模型(0.5B/1.8B/4B/7B参数)支持消费级显卡运行和垂直领域低成本微调 [6]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升级至零代码创建多智能体协同交互 ToB侧支持多Agent协同和任务流编排 ToC侧整合公众号/腾讯文档等生态资源 [6] - 发布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软件平台Tairos 以即插即用方式开放大模型和开发工具 [7] - 智能体开发平台底层共享统一能力栈 实现开发运行分发一体化协同 [7]
腾讯亮出AI底牌
华尔街见闻· 2025-07-30 17:47
公司AI战略转向 - 公司从技术保守转向主动开放的产品驱动AI战略 强调"产品为王"而非单纯技术竞赛 [2] - 公司判断AI技术将逐渐商品化 落地应用能力才是最终护城河 [2] - 战略调整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股价累计上涨超32% 总市值重回5万亿港元 [2] AI全景体系架构 - 构建"1+3+N"AI体系:以自研混元大模型为核心 三大平台能力为支撑 N个行业应用 [4] - 三大平台包括:面向C端的腾讯元器 面向B端的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 面向机器人领域的Tairos具身智能平台 [4][5] - 平台能力持续升级:腾讯元器整合公众号/文档/支付等生态资源 智能体平台支持零代码创建和多智能体协同 [4] 产品矩阵与生态应用 - AI原生应用包括:腾讯元宝 AI工作台ima AI搜索QQ浏览器 [7] - 生态应用全面AI化:微信/QQ/音乐/会议/文档/地图等接入AI能力 [7][8] - 关键产品数据:ima知识号可分享私域内容环比增长208% [7] - 推出10余个垂直领域Agent 覆盖营销/旅游/编程等场景 [9] 技术研发与开源策略 - 采用自研+开源双模型策略 混元模型迭代加速 [10] - 推出多款专项模型:Thinker推理模型 Turbo S快思考模型 视觉推理T1-Vision 语音混元Voice [10] - 开源进展:实现全模态开源 图像/视频衍生模型达1400/1600个 3D模型社区下载量超230万 [11] - 发布业界首个开源3D世界生成模型 可凭文本/图片生成可编辑虚拟世界 [10] 组织与资源投入 - 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AI产品整合至CSIG 混元研发归属TEG [12] - 资本开支达274.8亿元 同比增长91% [12] - 行政开支336亿元 同比增长36% 主因AI研发投入增加 [12] 行业趋势判断 - AI正从"推理"向"行动"跃迁 成为人类"共生伙伴" [9] - 公司优势在于构建"数据-场景-技术"增长飞轮 [12] - 技术需通过产品能力转化为用户价值 包括场景适配/提示词工程/高并发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