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说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受益的不仅仅是两家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5-06-12 18:23
余建军当时也提醒团队,"不能让是否可以上市,影响喜马拉雅去做一家真正的好公司。" 他认为,最 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两年三年不上市、不 IPO,也要不影响喜马拉雅的节奏。 根据我们获得的最新数据,喜马拉雅在继 2022 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后,2023 年全年经调整净利 润达 2.24 亿元。2024 年,喜马拉雅净利润已破 5 亿元,连续实现 9 季度盈利。 不过长音频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不算大。根据艾媒咨询《2023-2024 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研究报告》, 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 6.8 亿人,但渗透率不足 50%,远低于美国的 80%。 一起并购让 "声音" 的生意从小众走向大众。 2025 年 6 月 10 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 腾讯音乐将以总计 12.6 亿美元的 现金、不超过截至不晚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工作日当天腾讯音乐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 数 5.1986% 的 A 类普通股,以及不超过总股数 0.37% 的该等A类普通股, 作为对价全资收购喜马拉 雅。喜马拉雅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不变。 ...
IPO屡战屡败,喜马拉雅被收购是最好的结局?
北京商报· 2025-06-10 23:15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 - 腾讯音乐宣布拟议收购喜马拉雅,交易包括12.6亿美元现金及不超过5.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喜马拉雅创始股东还将分批获得不超过0.37%的A类普通股 [3][4] - 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全资子公司,但保持品牌独立、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和战略方向不变 [3][4] - 喜马拉雅将进行若干现有业务重组 [3][4] - 此前4月曾有传闻腾讯音乐计划以24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但双方当时均未确认 [4] 喜马拉雅公司概况 -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头部在线音频平台,2021年曾赴美提交IPO申请后转向港股,多次向港交所递表但未成功 [5][7]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61.63亿元,2023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24亿元 [7] - 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3.03亿,移动端主App在中国在线音频App中排名第一,占据25%的市场份额 [7] - 营收主要来自订阅、广告、直播及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 [7] 行业分析 - 在线音频行业商业模式单一且面临短视频冲击,资本市场对该类企业不看好 [8] - 行业头部平台较少,除喜马拉雅外还有蜻蜓和已上市的荔枝,腾讯音乐旗下已有懒人听书 [9] - 分析师认为此类收购可复制性不大,因音频赛道"小而美",且头部音视频平台多已自建类似产品 [9] - 播客业务价值挖掘是收购后的关键,但分析师对业务协同效果持谨慎态度 [9] 腾讯音乐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73.6亿元,同比增长8.7%,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2.8% [10] - 在线音乐服务贡献68%营收,同比增长15.9%,付费用户数达1.229亿,同比增长8.3%,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从10.6元增至11.4元 [10] - 社交娱乐服务和其他营收同比下降11.9%至15.5亿元 [10]
大涨超10%!腾讯音乐大动作,并购喜马拉雅!
券商中国· 2025-06-10 22:30
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正式联姻。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宣布与喜马拉雅签署并购协议,计划以12.6亿美元现金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 全面收购喜马拉雅。受上述消息刺激,腾讯音乐美股盘前拉升,一度上涨超10%。 对于并购,喜马拉雅表示,将保持品牌、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发展方向不变。喜马拉雅联合创 始人陈小雨、余建军表示,此次并购是回应行业和技术变革,旨在共享资源、共同研发,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 者收益。 将正式收购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正式纳入腾讯音乐旗下。 据每经消息,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陈小雨、余建军回应称,此次并购是回应行业和技术变革,旨在共享资源、 共同研发,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截至6月10日,喜马拉雅在职人员超2300人,高层表示员工岗位、薪 酬等不会变化。在陈小雨、余建军看来,与其单打独斗,不如共享资源、共同研发,把精力用在真正提升用户 体验和创作者收益上,"携手,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稳"。 喜马拉雅战略方向不变 在腾讯发布相关并购公告后,喜马拉雅针对并购也发布了相关回应。 喜马拉雅表示,此次并购事项将于各项前置条件满足后正式交割,双方后续将共同推进相关流程。喜马拉雅也 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 ...
华语音乐的2024关键词:AI、分众、跨界
36氪· 2025-05-30 07:43
在前几天腾讯音乐研究院发布的《2024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里,我们看到了不少有趣的数据。 一边是AI狂飙,新歌产量创下五年新高,年产量飙到135.1万首;一边是听众口味多元化,播放量破千万的歌曲一年就多了1095首。 而在这些数据的背后,不只是数量"卷"起来了,还有不可忽视的圈层重组和玩法升级。从AI共创到中老年观众撑起半壁演唱会,再到音乐节和游戏、电 影、品牌花式联动,华语音乐正在换个圈子找增量,也在悄悄进入一个全新的内容实验场。 AI,华语音乐催化剂 华语音乐市场变得更好了吗? 在《白皮书》的一些数据上,的确体现了这样的答案。 得益于现场音乐的持续性热潮和录制音乐的发展,根据高盛数据,2024年,全球音乐市场收入从前一年的707亿美元暴涨至达762亿美元。 现场音乐毫无疑问仍是最大收入贡献源,占比达46.1%。录制音乐收入份额则上涨0.5%至40.9%。 在此之中,订阅流媒体为录制音乐收入增长贡献了51.2%的占比。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得益于平台内容、服务的提升与听众付费意愿加强,过去一年, 中国主要音乐平台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规模达1.8亿,其中腾讯音乐在线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3.4% ...
5.13犀牛财经晚报:年内私募基金整体收益2.52% 京东物流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1.5%
犀牛财经· 2025-05-13 18:34
私募基金表现 - 2025年以来私募证券基金整体表现强劲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全市场12543只有业绩记录的私募证券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2.52% 其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数量为8758只 占比69.82% [1] - 多资产策略以2.87%的收益领跑 展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 [1]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 - 2025年4月份以来超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回购增持计划 金额上限超1000亿元 包括三一重工 美的集团 荣盛石化等民营企业及中国石油 中国中铁 中远海发等央国企 [1] - 中国诚通 中国国新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拟使用18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资金 加大对所投上市公司的增持力度 [1] - 截至2025年4月末上市公司披露的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1100亿元 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签订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约2000亿元 [1] 消费类REITs行情 - 因二级市场表现火爆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 华安百联消费REIT接连发布交易提示公告 其中前者在上午时段临时停牌1小时 [1] - 2025年消费类REITs迎来爆发式行情 部分产品年内飙涨超40% 二级市场涨幅显著领先其他类资产 [1] - 业内认为消费板块最具有前周期属性 在宏观环境改善进程中有望率先受益 [1] 腾讯音乐业绩 - 2025第一季度总收入73.6亿元 同比增长8.7% 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 同比增长22.8% [2] - 在线音乐业务方面第一季度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9%至58.0亿元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8.3%至1.229亿 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从2024年同期的10.6元增长至11.4元 [2] 京东物流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469.67亿元 同比增长11.5% 毛利为33.87亿元 同比增长4.8% [2] - 期间利润为6.11亿元 同比增长89.5% 期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为7.51亿元 同比增长13.4% 期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37.56亿元 同比增长2.9% [2] DRAM市场动态 - DRAM市场自2025年Q2起持续涨价 部分型号DDR4价格在一个月内涨近50% [2] - 此轮波动主因系AI驱动HBM及服务器DRAM需求激增 三星 SK海力士等原厂将DDR4产能转向高端产品 [2] - 下游因长尾需求紧急建库加剧DDR4供应短缺 存储原厂及库存充足模组厂或成赢家 [2] 全球封测市场 - 2024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合计营收为415.6亿美元 年增3% [3] - 日月光控股 Amkor(安靠)维持领先地位 长电科技和天水华天等封测厂营收皆呈双位数成长 [3] 滴滴宠物出行 - 已有近200万只宠物完成档案注册 正尝试接入顺风车运力 [3] - 通过自愿抢单模式让司机自主选择是否接宠物订单 同时通过优化播单卡片 标清宠物信息 方便司机提前准备 [4] 黄金饰品市场 - 5月13日国内多家品牌金店足金饰品每克报价下调至千元以下 调整之前报价曾经达到1050元/克 当天报价是995元/克 每克优惠50元 优惠后的报价是945元/克 [4] - 尽管金价处于高位 但销售额表现亮眼 日均销售额在几万到几十万元之间 周末和节假日销量更佳 每月几百万元的销售任务基本都能顺利完成 [4] ABB机器人业务 - ABB正在考虑出售机器人部门 作为主要分拆计划的替代方案 该部门的价值可能超过35亿美元 最高可能达到50亿美元 [5] 软银集团业绩 - 软银集团2024财年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1.15万亿日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2276亿日元 愿景基金2024财年亏损1150.2亿日元 [5] 沃尔玛处罚 - 广州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因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排放社会生活噪声 被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万元 [5] Kimi布局AI医疗 - 月之暗面近期对AI医疗产品进行了布局 用于提升旗下产品Kimi在专业领域的搜索质量 并且探索Agent等产品方向 [6] 快付通支付处罚 - 深圳快付通支付有限公司被警告并合计罚没351.9万元 违规行为包括违反商户管理规定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6项 [6] 峨眉山A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 总经理马令因工作原因提交书面辞职报告 辞去董事及总经理职务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7] 生益电子股份回购 - 公司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43.02元/股 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8] 宁波高发增资子公司 - 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宁波高发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元 其中2400万元以债转股方式增资 增资完成后高发新能源注册资本将由6000万元增至1.2亿元 [9] 威孚高科股票回购贷款 - 公司收到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出具的《承诺函》 获得不超过1.35亿元的贷款承诺 专项用于回购公司股票 贷款期限不超过36个月 [10] 股市行情 - 市场全天高开低走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9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69亿 [10] - 港口航运股集体大涨 南京港等多股涨停 化工股再度走强 红墙股份等涨停 银行股逆势活跃 浦发银行等再创历史新高 [10] - 军工股集体调整 中航成飞等多股跌超5% 截至收盘沪指涨0.17% 深成指跌0.13% 创业板指跌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