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回购增持

搜索文档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7日
新华财经· 2025-07-07 08:11
上市公司回购与分红 - 截至7月6日,688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金额上限合计1358.6亿元,其中436家为2025年新增,金额上限865.77亿元 [1] - A股市场分红频次增多,反映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意愿增强,市场稳定性提升 [1] 半年度业绩预告与机构调研 - 54家A股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增21家、略增11家、扭亏3家、续盈4家,超七成预喜 [2] - 业绩预增公司引发机构扎堆调研,部分公司股价出现明显波动 [2] 北交所IPO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IPO受理115单,6月单月占比超八成(97单),主要受财报申报窗口期影响 [3] - 审核重点聚焦企业创新性与业绩可持续性,超九成受理企业已进入审核流程 [3] 资金入市动向 - 7月私募信心指数和加仓意愿指数环比提升,6月末仓位超五成的私募占比超90% [4] - 2025年已有10余家险企设立或增资私募证券基金,预计入市规模超2000亿元 [4] - 上半年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4] 重大项目建设与投资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项目,全年8000亿元清单已全部下达 [5] - 上市公司中标项目聚焦电网升级、轨道交通、高端能源装备等领域 [5] 并购市场趋势 - 2025年至今A股公司并购拟IPO企业案例达23个,自2024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后共40家公司披露相关事项 [6] - 建龙微纳拟并购汉兴能源(曾申报创业板IPO)不少于51%股权 [6] 程序化交易监管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四类异常交易行为,高频交易认定标准为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300笔以上或全日20000笔以上 [7][8] 基金经理调仓 - 知名基金经理密集调仓医疗和军工板块,如万民远增持东方生物、葛兰新晋迈普医学前十大股东、吴兴武减持医疗股 [9] - 广发基金陈韫中、永赢基金高楠和李文宾增持军工股 [9] 基金发行动态 - 上周新成立基金20只,募资53.28亿元(单只平均2.66亿元),创4月以来新低,股票型基金占比60.54%领跑 [10] - 被动指数型产品密集发行,债券型基金发行降温 [10] 公募基金自购 - 大成基金及高管拟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自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承诺持有1年 [11] 金融数据前瞻 - 业界预计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融环比多增,5月新增贷款0.62万亿元、社融2.29万亿元 [12] 财务造假监管 - 2024年7月5日至2025年7月4日,证监会系统对财务造假开出165张罚单,罚没金额合计37亿元 [13]
回购增持热度不减 分红频次增多 A股投资价值稳步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5:21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 - 截至7月6日,688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1358.6亿元 [1] - 今年以来,436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865.77亿元 [1][5] - 7月以来,华凯易佰、福能股份、飞沃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情况 [5] 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股份超338万股,已支付总金额超过52亿元 [2] - 6月上市公司回购事件完成数量240件,较上月增加101件,回购金额192亿元,较上月增加84亿元 [2] - 今年以来上千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超800亿元,12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 [2] - 永泰能源注销4亿股回购股份,总股本缩减至218.18亿股,注销股份占比达总股本1.80% [2] 注销式回购趋势 - 注销回购股份可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增强股东回报能力 [3] - 预计未来A股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3] 上市公司增持情况 - 今年以来超400家A股公司的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实施增持计划 [5] - 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人福医药股东招商生科拟增持公司股份、苏州银行大股东国发集团计划增持 [4] 上市公司分红情况 - 多家上市公司推出中期利润分配预案,积极回馈投资者 [7] - 长沙银行拟于2025年半年度进行中期分红,将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分配方案 [7] - 森麒麟实际控制人提议持续提高股东回报暨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 [7] - 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等可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8]
A股投资价值稳步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5:01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 - 截至7月6日,688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1358.6亿元 [1] - 今年以来,436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865.77亿元 [1] - 7月以来,华凯易佰、福能股份、飞沃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情况 [3] 上市公司回购情况 - 6月上市公司回购事件完成数量240件,较上月增加101件,回购金额192亿元,较上月增加84亿元 [2] - 今年以来上千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超800亿元 [2] - 贵州茅台等12家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包括海康威视、药明康德、宁德时代等 [2]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股份超338万股,已支付总金额超过52亿元 [1] 注销式回购 - 永泰能源注销4亿股回购股份,总股本缩减至218.18亿股,注销股份占比达总股本1.80% [2] - 注销式回购能够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增强股东回报能力 [2] - 预计未来A股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2] 上市公司增持情况 - 今年以来超400家A股公司的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实施增持计划 [3] - 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人福医药股东招商生科拟增持公司股份、苏州银行大股东国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增持苏州银行股份 [2] 分红回报机制 - 多家上市公司推出中期利润分配预案,积极回馈投资者 [3] - 长沙银行拟于2025年半年度以当期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限进行中期分红 [4] - 森麒麟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秦龙提议持续提高股东回报暨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 [5] - 高频次分红回报能够带来高流动性价值和确定性更强的现金流 [5]
639家A股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 “稳定器”规模超1400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7-07 00:54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概况 - 自2023年10月创设以来已有639家上市公司获银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 总金额达1450.96亿元(回购贷款946.97亿元 增持贷款503.99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418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 总金额910.84亿元 [1] - 首期额度3000亿元 年利率1.75% 期限1年(可展期) 2024年5月最长期限延长至3年 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 [1]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央行将中国诚通 中国国新纳入支持范围 两家央企拟使用资金达1800亿元 [1][3] - 工具为上市公司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 满足市值管理需求 释放积极市场信号 [2] - 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 脱离3000点震荡区间 [3] 企业参与情况 - 民营企业占比最高(410家 64.16%) 国有企业181家(28.33%) 另有公众公司/外资企业等48家 [2] - 东方盛虹以37亿元贷款额度居首 牧原股份(25亿元) 荣盛石化(18亿元)位列前三 [3] - 京东方A获建行18亿元专项贷款 龙佰集团获中信银行9亿元贷款 嘉化能源获中行5.4亿元支持 [2] 典型案例 - 中国化学控股股东获工行5.4亿元增持融资承诺 [2] - 逾2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获超10亿元贷款规模 包括歌尔股份 赛轮轮胎等 [3]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落地省内首笔民营企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5000万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1 11:19
政策响应与业务落地 -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成功落地山西省内首笔民营上市企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5000万元,精准助力企业实施股票回购计划 [1] - 在《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等政策出台后,公司迅速响应,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主动对接企业需求 [1] - 团队深入调研企业痛点与难点,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快速完成项目评估、审批等全流程工作,批复9000万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额度 [1] 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创新推出《上市公司综合化联动服务指引》,聚焦上市公司多元化需求,整合优质金融资源 [2] - 构建覆盖市值管理、股权激励计划咨询顾问、股票资金托管、并购顾问及并购贷款等业务的"一站式"全链条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 [2] - 通过完善的风控体系和精细化管理,确保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规范有序开展 [2] 市场影响与战略意义 - 此笔贷款是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构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长期机制打造了"山西样板" [2] - 公司将持续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为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提供坚实金融保障 [2] - 通过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1]
本周再添14家!东方盛虹等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计划,相关A股名单一览
新浪财经· 2025-06-22 18:18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情况 - 截至发稿本周共有1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或增持专项贷款相关情况 包括凯龙高科 湖南海利 广大特材 大豪科技 千红制药 蓝天燃气 爱柯迪 四川长虹 颀中科技 东方生物 云路股份 鸿利智汇 东方盛虹和美的集团 [1] - 美的集团拟以50亿-100亿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100元/股 已获中国银行不超过9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 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 [1] - 东方盛虹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增持5亿-10亿元 获邮储银行不超过9亿元专项贷款 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 [1][2] - 四川长虹拟回购2.5亿-5亿元 获邮储银行不超过4.5亿元专项贷款 回购价格不超过14元/股 [1][2] - 广大特材拟回购2亿-4亿元 资金来源于专项贷款及自筹资金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3] - 湖南海利拟回购838万-1676万股 获农业银行不超过2亿元专项贷款 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 [1][3] 专项贷款资金用途特点 - 专项贷款额度普遍不超过回购/增持实际资金的90% 如四川长虹贷款不超过回购总额的90% 湖南海利贷款不超过实际使用资金的90% [2][3] - 贷款期限多为3年 如美的集团 东方盛虹 湖南海利等公司的专项贷款期限均不超过3年 [1][2][3] - 回购股份主要用途包括股权激励(湖南海利 四川长虹) 员工持股计划(广大特材) 以及可转债转换(广大特材) [2][3] 重点公司回购/增持规模 - 美的集团回购规模居首达50亿-100亿元 鸿利智汇控股股东增持规模较小为2500万-5000万元 [1] - 东方盛虹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增持规模5亿-10亿元 蓝天燃气控股股东拟增持1亿-1.5亿元 [1] - 凯龙高科拟回购2500万-5000万元 颀中科技拟回购7500万-1.5亿元 [1]
走访上市公司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十八)
证监会发布· 2025-06-20 17:04
青海证监局走访机制成果 - 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覆盖70%辖区上市公司,畅通"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三方沟通渠道 [1][2] - 支持3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推动年中分红家数和金额创历史新高,督促3家指数成分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3] - 协调解决采矿许可证税收风险、锂盐项目扩产用水、境外投资沟通等具体问题,成功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6] - 推动省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范围,协调解决应收账款回收、原材料不足等经营困难 [3][6] 宁夏证监局走访工作重点 - 实现辖区上市公司全覆盖走访,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36.89亿元(同比+41.85%),分红家数和金额创新高 [10] - 10家次公司开展回购增持(占比60%),宝丰能源实施10-20亿元回购,3家民企使用3.36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 [10] - 推动2家企业通过定增及公募REITs融资超34亿元,联合调研高风险公司破产重整及资产重组进展 [11] - 协调解决近七成企业问题,重点走访晓鸣股份、威力传动等细分行业龙头,董事长专访阅读量突破300万次 [12] 新疆证监局走访成效 - 联合走访覆盖超60%上市公司,累计收集17条问题,已推动解决7条,涉及制造、采矿、金融等多行业 [14][15] - 辖区33家公司发布116.08亿元分红方案(占盈利公司82.5%),11家公司实施12.24亿元股票回购 [15] - 2家公司获1.64亿元专项贷款用于回购增持,针对性对接行业政策诉求和融资需求 [15]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看好下半年结构性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20 14:47
行业观点 - 对2025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 尤其看好下半年结构性机会 中国股市有望领先海外市场表现 [1] - 全球宏观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 贸易摩擦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但A股融资属性弱化 股东回报稀释问题改善 为估值修复提供支撑 [1] 政策与市场动态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净融资规模从2023年1万亿元大幅收缩至1249亿元 [2] - 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扩大与净融资收缩双管齐下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提振股价 改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 [2] - 2024年10月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 在自有资金比例、贷款期限及信用贷款方面实现突破 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 央行创新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 注入低成本增量资金 构建市场内生稳定器 [2]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和高股息资产 [4] -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 增加配置包含港股在内的中国股市 因人民币升值与中国权益市场走势呈正相关 [4] - 南向资金保持强劲净流入 显示境外投资者对港股及H股兴趣提升 有望带动A股投资热度 [4] 历史经验与展望 - 回购政策实施往往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推动企稳回升 [4] - 2025年随着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政策深化落地 及对低效融资行为的规范 A股投资价值持续看好 [4] 会议背景 - 第八届亚太区贵金属峰会(APPMC)由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SBMA)主办 汇集政府机构、交易所、金融机构及行业专家探讨趋势与机遇 [5]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看好下半年结构性机会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4:38
2025年6月15-17日,第八届亚太区贵金属峰会(APPMC)在新加坡举办。国投瑞银基金总 经理王彦杰出席峰会,并在会议上发表精彩观点: 图: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 我们对2025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尤其看好下半年的结构性机会,中国股市有机会在未来 一段时间领先海外市场表现。目前,虽然全球宏观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贸易摩擦带来的不 确定性仍然存在,但自2024年以来A股市场融资属性明显弱化,长期以来因股东回报稀释, 造成股价表现不如预期的制约因素不复存在,为下一阶段估值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下,2024年A股上市公司净融资规模大幅收缩,从2023年的1万 亿元降至2024年的1249亿元。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扩大与净融资规模收缩双管齐下,不仅展现 了企业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更重要的是,由于回购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将有效提振 股价,改善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0月,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 金融监管总局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通过优惠利率支持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进 行回购增持。该政策在自有资金比例要求、贷款期限及信用贷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大幅 降低了 ...
去年10月份以来,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贷”动效应显现607家上市公司披露贷款总额上限超126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05 00:29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贷款概况 - 自去年10月以来累计607家上市公司披露651单回购增持贷款 贷款金额上限合计1260 25亿元 [1] - 其中民企占比64 74%(393家) 贷款金额占比53 11%(669 36亿元) 国企占比27 84%(169家) 贷款金额占比38 51%(485 26亿元) [2] - 今年以来民企披露贷款占比提升至55 06%(259单/419 84亿元) 国企占比降至34 56%(110单/263 51亿元) [2] 贷款主体结构特征 - 市值分布:披露贷款的384家公司中 39 06%为市值超百亿元企业(150家) 35 42%为市值低于50亿元企业(136家) [3] - 金额分布:13家企业贷款上限超10亿元 民企牧原食品以25亿元回购贷款居首 荣盛石化控股股东获18亿元增持贷款 [3] - 贷款类型:463单为回购贷款(794 32亿元) 188单为增持贷款(465 93亿元) [4] 政策工具优化与市场影响 - 央行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从3000亿元扩容至8000亿元 并与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额度合并使用 [5] - 政策优化包括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 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 纳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支持范围 [5] - 专项贷款带动效应显著:今年以来回购计划平均金额同比翻倍至2 84亿元 增持计划平均金额同比增3倍至2 06亿元 [4] 企业行为与资本运作趋势 - 31 71%的回购计划(124单)采用专项贷款 54单计划将回购股份全部注销 占比提升至13 81% [4] - 民企从股价维稳转向战略资本运作 多与股权激励绑定形成业绩增长循环 破净国企通过"回购+注销"改善每股净资产 [3] - 政策工具短期稳定市场预期 长期优化资本结构(提升EPS)并促进市场定价回归企业内在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