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好投APP

搜索文档
不香了?民商基金注销牌照,公募销售行业进入自我淘汰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22:41
民商基金注销公募销售牌照事件 - 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决定注销民商基金的公募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 [1][2] - 民商基金成立于2016年 2017年获得公募销售牌照 由银行业专业人士发起成立 [4] - 公司主要通过"臻好投"APP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但该APP已无法找到入口 [5] 行业合作终止情况 - 2023年5月至6月 多达几十家基金公司终止与民商基金的销售合作 [1][5] - 富安达基金3月新增民商基金为销售机构 6月即终止合作 间隔不足3个月 [5] - 合作终止直接原因是民商基金主动申请注销牌照 [6] 公募销售牌照行业现状 - 2018年牌照价格曾达1 5亿元 但《管理办法》出台后牌照价值降温 [6] - 牌照有效期3年 要求日均非货基保有量不低于5亿元 否则将被注销 [6] - 近年新获批牌照主体主要为基金 保险 券商及其子公司 独立第三方机构获批稀少 [8] 行业生态变化原因 - 中小销售机构缺乏品牌 客户和技术优势 难以达到保有量要求 [7] - 基金公司会淘汰低评分合作方 资源有限的公司倾向集中维护核心渠道 [7] - 监管政策提高存续门槛 有效遏制牌照囤积行为 [6][8] - 行业进入自我淘汰阶段 牌照注销反映生态优化趋势 [9]
公募基金代销市场深度洗牌 中小代销机构困境凸显
证券日报· 2025-06-21 01:16
公募基金代销市场洗牌 - 建信基金与民商基金终止代销合作 自6月20日起生效 这是5月下旬以来第50余家与民商基金终止合作的基金管理人 包括华夏基金、嘉实基金等头部公募 [1] - 民商基金2017年获基金销售牌照 曾以"臻好财富"品牌布局财富管理 旗下"臻好投"App已失效 目前仅支持上海线下网点办理业务 [1] - Wind数据显示民商基金代销产品数量从年初2726只锐减70%至829只 同期北京中植基金、上海凯石财富等多家代销机构也终止合作 [2] 中小代销机构困境分析 - 中小机构面临资源获取难、客户对合规及投研要求提升的双重压力 运营成本高导致利润空间压缩 合规管理薄弱但成本持续上升 [2] - 监管趋严重塑行业生态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新规、销售行为负面清单等政策抬高合规门槛 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筛选机制 [2] 行业格局重构趋势 - 头部代销机构市场份额扩张 Wind数据显示代销产品超1万只的机构从年初8家增至15家(证券公司7家/独立销售机构8家) [3] - 未来两大核心趋势:互联网基因独立代销机构借流量和智能投研优势崛起 财富管理市场向"买方投顾"转型 投顾牌照机构将主导服务升级 [3] 代销机构未来竞争策略 - 需构建七大核心优势:智能化服务创新、差异化品牌价值、AI/区块链技术赋能、垂直领域深耕、客户全周期管理、敏捷组织文化、全链条合规体系 [4]
说不干就不干?民商基金主动放弃一半客户,签约两个多月就“反悔”
华夏时报· 2025-06-14 15:02
行业动态 - 40家公募基金在5月至6月期间集中宣布终止与民商基金的代销合作,占其原有72家合作机构总量的56% [2][4] - 民商基金代销基金数量从2023年底的2726只锐减至1629只,降幅达40% [4] - 行业普遍出现基金公司与第三方销售机构解约现象,涉及中植基金、厦门银行、大智慧基金等多家机构 [10] 公司战略调整 - 民商基金主动寻求终止公募代销合作,系业务调整所致,已清退投资者开户及交易功能 [2][7] - 公司保留公募非货规模最低保有量以维持销售牌照,可能转向私募代销获取更高收益 [7] - 3月新增合作的富安达基金在2个月后即解约,显示业务调整的快速性 [8] 商业模式分析 - 民商基金业务分为资产管理(服务金融机构)和财富管理(服务高净值客户)两大板块,但"臻好投"平台已停用5年 [5][6] - 代销公募产品利润率显著低于私募,后端提成差异驱动机构偏好私募代销 [7] - 与头部代销机构相比,中小销售机构因保有量低、合规成本高面临生存压力 [10] 监管政策影响 - 证监会《行动方案》推动代销机构评价体系转型,从销量导向转为投资者长期收益导向 [10][11] - 新规要求代销机构强化投顾能力,将投资者持有期限纳入考核指标 [11] - 政策加速行业洗牌,头部机构市场份额提升,尾部机构面临淘汰 [11] 行业趋势 - 基金代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技术和服务能力成为竞争核心 [10] - 代销机构从"重销售"向"重回报"转型,投顾服务价值凸显 [11] - 合规性强、专业度高的机构将获得监管倾斜和市场份额扩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