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维修服务
搜索文档
3年完成超2400架次维修 服务近5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 修飞机的新产业从海南自贸港“起飞”
人民日报· 2025-11-08 06:43
行业核心观点 - 海南自由贸易港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正快速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维修产业高地 [1][2][3] - 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自2022年投用以来,已完成超2400架次飞机维修,服务近5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 [1] -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一流营商环境,是推动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从无到有、拔节生长的关键动力 [5] 业务运营与市场拓展 - 维修业务需求旺盛,维修计划已排至2026年底 [1] - 成功开拓国际市场,客户包括来自约旦、越南、卡塔尔等近5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 [1][2] - 境外航空公司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例如越南越捷航空从最初送修一架飞机增至近20架,卡塔尔航空签下3年近1亿元的喷漆订单 [2] 政策支持与成本效益 - 自贸港保税政策使进境维修免缴保证金,无需占用企业大笔资金,综合维修成本降低10%到15% [2] - 建立保税“航材超市”,相关零件一应俱全,无需缴税直接提货,缩短了维修周期 [2] - “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自2021年实施以来,帮助企业实打实节省1亿元资金 [3] - 海关等部门创新航空器维修免关税服务新模式,为飞机、航材提供绿色通道,确保快速通关 [2] 产业链完善与技术升级 - 产业链从最初只能做机体维修,发展到如今附近就能提供各种服务,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3] - 海口美兰空港吉耐斯公司成功试车国内推力最大的15万磅级大型发动机试车台,大大提高了对飞机“心脏”的修复能力 [3] - 一条覆盖“零部件—生产设备—整机”的航空产业链在海南逐渐成形 [3] 行业增长数据 - 今年1—10月,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货值达478.6亿元,同比增长71.8% [3]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预计国际往来将更为频繁,为行业带来更大发展舞台 [4]
营收超1700亿元!临空经济区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12:01
园区整体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562家 同比增长10.4% [1] - 营业收入1737.71亿元 同比增长2.9% [1] - 利润总额45.82亿元 同比增长133.8% [1] - 固定资产投资额31.4亿元 同比增长10.2% [1] 物流贸易产业发展 - 通用技术物流公司构建覆盖国际物流、仓配物流、智行物流的全球网络 仓储网点覆盖全国40余个 总面积超37.9万平方米 [3] - 该公司上半年营收近6亿元 成为园区物流贸易产业新增长极 [3] - 园区提供出口退税协调、跨境物流政策解读等精准支持 [3] - 公司计划探索多式联运、低空物流及智慧物流等未来物流方式 [3] 航空服务产业建设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竣工 总面积近60000平方米 为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中国内地首家遄达系列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 [5] - 上半年项目实现投资额3.05亿元 累计投资达10.15亿元 [5] - 项目2026年进入运营期 满负荷时年维修发动机可达250台 [5] - 20年经营期内预计累计营业收入约196亿美元 [5] 园区发展战略 - 聚焦稳预期、稳增长 加强企业走访和项目跟踪服务 [7] - 深化产业链招商 围绕航空服务、物流贸易等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7] - 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 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7]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00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7 05:45
经济指标增长 -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 [1] - 营业收入1737.71亿元,同比增长2.9% [1] - 利润总额45.82亿元,同比增长133.8% [1] - 固定资产投资额31.4亿元,同比增长10.2% [1] 国际物流发展 - 通用技术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注册资本6000万元 [2] - 公司覆盖全国40余个仓储网点,业务涵盖国际物流、仓配物流、智行物流三大板块 [2] - 上半年营收近6亿元,成为临空经济区物流贸易产业新增长极 [2] - 未来将探索多式联运、低空物流及智慧物流等方式 [2] 航空维修突破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为罗尔斯·罗伊斯全球第四家遄达系列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 [3] - 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上半年完成投资3.05亿元,累计投资10.15亿元 [3] - 满负荷运行后每年可支持250台航空发动机维修,预计20年累计营收196亿美元 [3] - 创造就业岗位800至1000个 [3] 产业体系构建 -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聚焦航空服务、物流贸易等优势产业 [4] - 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产业体系 [4] - 通过产业链招商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稳定增长 [4]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今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700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6 16:37
经济指标增长 -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 同比增长10.4% [1] - 营业收入1737.71亿元 同比增长2.9% [1] - 利润总额45.82亿元 同比增长133.8% [1] - 固定资产投资额31.4亿元 同比增长10.2% [1] 国际物流发展 - 通用技术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注册资本6000万元 [3] - 公司覆盖全国40余个仓储网点 构建国际物流、仓配物流、智行物流三大业务板块 [3] - 1至6月营收近6亿元 成为临空经济区物流贸易产业新增长极 [3] - 未来将探索多式联运、低空物流及智慧物流等物流方式 [3] 航空维修突破 -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为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中国内地首家遄达系列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 [5] - 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全面建成 [5] - 上半年完成投资3.05亿元 累计投资达10.15亿元 [5] - 满负荷运行后每年可支持多达250台航空发动机进厂维修 [5] - 预计20年经营期内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96亿美元 创造就业岗位800至1000个 [5] 产业体系构建 -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聚焦稳预期、稳增长 确保园区经济平稳发展 [7] - 深化产业链招商 围绕航空服务、物流贸易等优势产业 [7] - 加快构建以航空服务为核心 以医药健康、临空智造、物流贸易、商务消费为支撑的"1+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