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茂金属聚烯烃
icon
搜索文档
兰州石化打造新质生产力样本——能源材料化工大会释放产业升级最强信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8 14:50
行业会议与战略布局 - 2025中国化工学会能源、材料与化工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主题为"新时代中国能源、材料与化工前沿和产业创新发展",15名院士、5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1] - 会议聚焦新能源与储能、化工新材料、绿色合成与催化、化工智能化技术等方向,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落地[3] - 兰州石化依托甘肃省和中国石油战略布局,以转型升级乙烯改造项目为抓手,形成医用聚烯烃、车用聚烯烃等化工新材料系列[3] 新材料生产与技术突破 - 上半年兰州石化生产新材料31.04万吨,产量位居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第二[5] - 高羧值丁腈橡胶XNBR2704、NBR2703工业化试生产填补国内空白,成为重要效益增长点[5] - 医用输液瓶专用料市场占有率突破70%,6万吨/年气相法茂金属聚乙烯生产技术工艺包填补国内技术空白[5] - 构建医用、车用、透明、薄壁注塑和耐热专用料五大聚丙烯产品矩阵,通过UL国际环保认证[5] 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 近五年吸引1300余名青年才俊,其中研究生学历者300余人,2024年17名博士加盟[7] - 实施"四大行动"人才计划,推出"双百双千"计划、"3113"大学生遴选等机制,每年遴选优秀大学生重点培养[7] - 投资3000余万元改善人才公寓,建立"四室一中心"平台,畅通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操作技能成长通道[7] 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转型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2024年新增绿地14.8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15.04%[9] -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达4级认证[9] - 榆林公司建成国内首个乙烯全业务链智能工厂,乙烯装置能耗较行业平均降低15%[9] - AI技术应用使丁腈橡胶缺陷识别准确率95%,聚烯烃物性预测偏差小于5%[9] - 通过脱硫消蓝技术、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VOCs排放优于国家标准,年经济效益超百万元[9]
新材料投资:化工新材料发展现状分析及27种细分领域分析(附60页PPT)
材料汇· 2025-06-04 23:12
化工新材料行业概述 - 化工新材料受益于半导体、电子电器、新能源等领域转型升级,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高性能纤维、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国产替代需求明显 [2] - 2019年全球/国内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约3700亿美元/9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800亿美元/1.5万亿元,CAGR约4.4%/8.6% [3] - 国内企业在特种工程塑料、气凝胶、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仍处于发展早期,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 [3] 政策支持与研发投入 - 工信部2021年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包含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多个化工新材料品种 [4] - 2019年全球研发投入Top 2500企业中,化工领域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约17亿欧元,2014-2019年CAGR达36%,占全球比重由1.7%提升至7.4% [4] - 国内新材料企业在政策驱动和下游产业龙头引领下,研发及认证进度有望提速 [4] 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高端聚烯烃 - 茂金属聚乙烯(mPE)2020年全球需求量超1800万吨,国内自给率仅20%,预计未来5年国内产量有望达30万吨 [36][42][43] - 聚烯烃弹性体(POE)2020年全球产量超100万吨,主要由陶氏化学等外企垄断,国内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51][54] - 光伏组件需求增长带动POE封装胶膜渗透率提升,预计2030年将从2020年的26%提升至36% [54][56] 工程塑料 - 尼龙66(PA66)2020年国内产能约60万吨,进口依存度50%,原材料己二腈长期被外企垄断 [64][66] - 聚苯醚(PPE)2019年全球产能16.9万吨,SABIC和旭化成占82%份额,2020年国内MPPE需求约15万吨 [72][73] - 聚苯硫醚(PPS)全球需求每年增长8-10%,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86亿美元,国内电子电器领域消费占比43% [77][79] 重点企业布局 - 万华化学布局聚氨酯产业集群、工程塑料、锂电材料、POE等领域,2020年营收734亿元 [33] - 光威复材专注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2020年营收21亿元 [33] - 国瓷材料涉及建筑陶瓷、电子陶瓷和环保催化剂等,2020年营收25亿元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