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烯烃弹性体(POE)
icon
搜索文档
最大乙烷制α-烯烃装置核心塔器吊装
中国化工报· 2025-06-18 14:30
项目建设进展 - 辽宁鼎际得POE高端新材料项目完成重要节点 全国规模最大30万吨/年乙烷制α-烯烃装置核心设备T1402脱重塔顺利完成吊装 项目进入主装置全面施工阶段 [1] - 吊装作业涵盖三台大型塔器 项目团队采用1400吨履带吊主吊配合260吨履带吊溜尾吊协同作业 仅用6天完成从设备运输到吊装就位全流程作业 [1] - 项目团队进行多次实地勘测 综合考虑场地承载能力及周边环境 精心制定吊装方案 并对起重机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调试 [1] 项目管理与施工 - 项目团队创新管理模式 成立"青年突击队"应对施工节点时间短、工程量大问题 成员轮班工作确保进度 [1] - 建立严格质量管控体系 从原材料入场检验到各施工环节验收均制定详细标准与流程 安排专业质检人员全程监督 [1] 项目规划与技术 - 项目分两期建设 一期将建成20万吨/年POE联合装置、30万吨/年α-烯烃装置及400Nm3/h电解水制氢装置 [2] - α-烯烃为生产POE关键原料 国内高端产品供应不足长期依赖进口 项目采用新工艺解决齐聚反应传热及传质关键技术问题 [2]
新材料投资:化工新材料发展现状分析及27种细分领域分析(附60页PPT)
材料汇· 2025-06-04 23:12
化工新材料行业概述 - 化工新材料受益于半导体、电子电器、新能源等领域转型升级,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高性能纤维、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国产替代需求明显 [2] - 2019年全球/国内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约3700亿美元/9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800亿美元/1.5万亿元,CAGR约4.4%/8.6% [3] - 国内企业在特种工程塑料、气凝胶、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仍处于发展早期,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 [3] 政策支持与研发投入 - 工信部2021年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包含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多个化工新材料品种 [4] - 2019年全球研发投入Top 2500企业中,化工领域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约17亿欧元,2014-2019年CAGR达36%,占全球比重由1.7%提升至7.4% [4] - 国内新材料企业在政策驱动和下游产业龙头引领下,研发及认证进度有望提速 [4] 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高端聚烯烃 - 茂金属聚乙烯(mPE)2020年全球需求量超1800万吨,国内自给率仅20%,预计未来5年国内产量有望达30万吨 [36][42][43] - 聚烯烃弹性体(POE)2020年全球产量超100万吨,主要由陶氏化学等外企垄断,国内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51][54] - 光伏组件需求增长带动POE封装胶膜渗透率提升,预计2030年将从2020年的26%提升至36% [54][56] 工程塑料 - 尼龙66(PA66)2020年国内产能约60万吨,进口依存度50%,原材料己二腈长期被外企垄断 [64][66] - 聚苯醚(PPE)2019年全球产能16.9万吨,SABIC和旭化成占82%份额,2020年国内MPPE需求约15万吨 [72][73] - 聚苯硫醚(PPS)全球需求每年增长8-10%,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86亿美元,国内电子电器领域消费占比43% [77][79] 重点企业布局 - 万华化学布局聚氨酯产业集群、工程塑料、锂电材料、POE等领域,2020年营收734亿元 [33] - 光威复材专注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2020年营收21亿元 [33] - 国瓷材料涉及建筑陶瓷、电子陶瓷和环保催化剂等,2020年营收25亿元 [33]
诚志股份:开篇“一体两翼”战略2.0版新蓝图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0:19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从基础化工原料生产的"1.0"阶段迈向核心产业存量优化增量突破、特色产业链做优做强的"2.0"阶段 [2] - "一体两翼"2.0版战略中清洁能源为"一体",半导体显示材料和生命医疗为"两翼",通过技术驱动实现跨领域协同 [8][9] - 战略目标是通过产品战略重构、管理能力重构和人才战略重构成为跨越周期的耐力长跑型企业 [12] 重点项目进展 - 新材料一体化丙烯价值链项目投资10.5亿元,从开工到投产仅8个月,实现当年投产销售并满负荷生产 [2][5][6] - 年产4万吨UHMWPE项目加速推进,预计2025年10月30日完成中交 [2][7] - 2×10万吨POE项目正在加紧筹备 [2][7] - 高性能液晶材料和AMOLED材料研发提速,涂布液晶、偏光片材料等项目加速孵化 [2]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 - 丙烯价值链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以自产丙烯为原料结合合成气生产辛醇 [5] - 通过工艺优化将蒸馏塔塔盘间距增加50毫米提升分离效率 [5] - 柔性生产技术使MTO装置乙烯和丙烯产品比从4:6调整为1:1,节省新项目投资 [11] - 在15亩有限土地空间内完成72米高醛异构物塔等设备布局 [5] 显示材料业务突破 - 收购日本DIC公司1183项专利后,液晶显示材料业务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9] - 重点发展TFT混晶材料业务,同时布局OLED材料、量子点材料等新型显示技术 [9] - 向液晶调光膜、液晶黑板等非显示应用领域拓展 [9] 合成生物学布局 - 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成立合成生物学联合工程研究转化中心 [9] - 拥有成熟产品D-核糖和全球最大CBD提取装置 [10] - CBD在治疗癫痫等神经精神疾病方面显示潜力 [10] 财务表现与转型背景 - 2021年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4.01% [3] - 2022年因煤价上涨3倍多导致归母净利润骤降至5289.96万元 [3] - 通过产业链延伸和高端化转型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