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艺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指导师王玲:以承一堂为支点 赋能传统文化传承
镇江日报· 2025-06-25 08:21
文化传承与推广 - 王玲作为梅庵古琴艺术传承者,将承一堂文化艺术空间打造成文化指导阵地,推动古琴艺术传承并搭建市民接触传统文化的桥梁 [1] - 承一堂作为文化指导师结对空间,开展非遗项目活动,将古琴、茶艺等千年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市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驿站 [1] - 开设成人、青少年古琴艺术公益课堂32期,吸引200余名爱好者学习,并提供免费练琴和预约体验服务,推广古琴文化至更广泛群体 [2] 非遗文化进校园 - 2022年推动承一堂开展非遗文化古琴艺术进校园活动,每周在两所学校开设公益课堂,全年授课48次 [2] - 活动内容包括学习古琴知识、聆听经典曲目、拨弦弹唱、琴歌诵读及节目编排展演,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 因古琴普及工作突出,承一堂被授权为梦溪梅庵派古琴艺术全国十家传习所之一 [2] 文化融合创新 - 在古琴推广中融合其他传统文化元素,开展"琴茶和鸣""琴武和鸣""琴书和鸣"等活动,每年文化活动超100次 [3] - 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广,成功将承一堂打造成市民、游客体验传统文化的"文化驿站" [3] 项目认可与未来规划 - 2024年承一堂"千年琴声"古琴艺术普及推广服务作为镇江市文化指导师培育项目,获得多位专家指导 [3] - 未来将继续以承一堂为阵地,创新文化指导方式,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3]
非遗“新”传人们,动力从何而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6-20 11:07
非遗传承与创新 - 青年自媒体创作者江寻千通过短视频传播非遗打铁花技艺,全网关注量激增8亿多,带动景区邀请铁花艺人表演[1][4] - 非遗传承人沈州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直播间场均观看5万人以上,单场最高成交额达320万元,月销量从七八千单增至两万多单[5][6] - 非遗与跑酷、醒狮等跨界融合产生创新内容,如"跑酷拉面"将打铁花与跑酷结合的视频点赞量突破1200万[7] 非遗传播数据 - 抖音平台新增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超两亿条,同比增长31%,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7499亿次,平均每天6.5万场非遗直播[8] - 平台认证非遗传承人达1294位,其中30岁以下247人同比增长24%,00后非遗视频用户数量同比上升95%[8] - 非遗数字人"非非"具备多语言智能讲解功能,为非遗展示提供全新形式[9] 非遗与文旅融合 - 成都市熙院剧场融合川剧变脸、傩舞等非遗元素打造沉浸式演出,观众中15-30岁年轻人占比达50%[10] - 都江堰市创新开发"非遗元素"文创产品,打造"青城道茶山房"等非遗旅游综合体,放水节直播吸引大量观众[11] - 非遗旅行满足年轻人追求个性化体验需求,提供慢节奏文化体验,增强文化认同感[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