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D7

搜索文档
不靠噱头的质价比,“星海小帕梅”的用户共识
经济观察报· 2025-08-06 12:57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星海S7在中大型新能源家轿市场快速走红,核心优势在于"质价比"表现获得用户认可,在价格敏感和家庭用车为主的细分市场中,"配置诚意"比话题制造更具长期影响力 [2] - 公司未采用大规模广告投放或营销噱头,主要依靠用户推荐传播和真实用车体验建立信任,车主社群中形成"宝藏车型"的自然口碑效应 [3] - 作为东风风行新能源序列的开局产品,星海S7被定义为"国家队新势力"旗舰代表车型,通过差异化产品定义与传统制造体系可靠性建立市场参照系 [4] 空间与舒适性 - 后排头部空间和后备厢基础容积优于荣威D7,轴距和后排腿部空间略逊,但整体布局更贴合家庭使用场景 [2] - 配备FSD软硬可调悬挂系统,主副驾支持通风加热功能,后排靠背角度可调,120km/h时噪音仅64dB,静谧性优于小鹏MONA 03和荣威D7 [2] 动力与能效 - 电驱系统最大功率200kW,零百加速5.9秒,650km版在同价位区间动力领先,但最高时速略低于启源A07 [3] - 555km纯电版百公里电耗11.9kWh(CLTC工况),为同级最低,电机采用8层扁线绕组效率达94.5%,全系热泵系统使冬季续航提升13.5% [3] - 电耗表现优于深蓝SL03(12.4kWh)和启源A07(12.3~13.1kWh) [3] 行业趋势 - 中大型家轿是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的重点区域,预计"双S"结构(指特定市场格局)将在未来季度延续或升级 [4] - 星海S7的成长路径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了参考范式 [4]
“尚界”,一场没有悬念的破局实践
经济观察网· 2025-07-04 09:3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批售销量达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单月销量实现同比"六连涨"[4] - 自主品牌销量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占集团总销量63.5%,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4] - 新能源车销量64.6万辆,同比大涨40.2%,6月单月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29.2%[5] - 海外市场累计销售49.4万辆,同比增长1.3%,欧洲市场MG品牌终端交付超15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5] 业务板块分析 - 上汽乘用车销售36.8万辆(国内销量同比暴涨54.7%),上汽大通销售10.7万辆(+11.2%),上汽通用五菱销售75.3万辆(+32.2%)[4] - 智己汽车6月终端交付量突破6000辆,上汽乘用车新能源销售1.6万辆(+44.1%),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单月销售7万辆(+36%)[5] - 合资品牌加速转型,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计划第三季度密集上市多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纯电、插混、增程新车,全部标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7]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自主品牌技术成果包括固态电池、"魔方电池"、VMC平台等,智己L6搭载"智慧数字底盘",荣威D7配备"魔方电池"[7] - 合资技术突破:别克GL8陆尚采用"真龙"插混技术(58天销量2.3万辆),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首次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8] - 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支持6C超快充电池、全域900V高压平台,打破"技术单向输入"模式[8] 战略合作与市场布局 - "尚界"项目与华为合作,首款20万级新车标配华为乾崑ADS无图智驾系统,将城市NOA能力引入主流消费区间[9] - 合作模式中上汽提供供应链网络、品控标准和全球渠道,华为注入智驾、鸿蒙座舱等数字技术[10] - 上汽抽调5000名工程师与华为组建专属团队,覆盖产品定义、造型设计、智舱智驾等全链路研发[11] 行业竞争态势 - 20万级新能源市场占整体销量38.7%,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尚界"填补鸿蒙智行25万元以下价格带空白[9] - 公司计划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与智能电动产品销量均突破60%,当前自主品牌销量占比已超六成[9] - 垂直整合战略形成产业链闭环,覆盖整车制造、零部件、研发、销售及后市场服务,强化成本优势[11]
中国一线城市居民,到底喜欢什么车?2025年各大城市热销车型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3-25 18:51
城市汽车消费趋势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科技成为大城市居民汽车选择的核心要素 体现生活方式和个性表达 [3] - 2025年2月各大城市上牌量数据显示消费偏好多元化和个性化 [3] - 共同趋势是向更环保 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10] 北京市场 - 比亚迪秦PLUS 小米SU7和比亚迪秦L位列上牌量前三 [4] - 比亚迪在北京市场拥有强大号召力 [4] - 小米SU7作为新型智能电动车型迅速崛起 [4] 上海市场 - 小米SU7 特斯拉Model 3和荣威D7成为上牌量前三 [6] - 特斯拉车型备受上海消费者青睐 [6] - 荣威D7以出色续航能力和稳定性能占据市场一席之地 [6] 广州市场 - 小米SU7 AION S和卡罗拉锐放位列上牌量前三 [6] - 消费者注重汽车性价比和实用性 [6] - 高科技元素与舒适驾乘体验精准切中当地需求 [6] 深圳市场 - 小米SU7 极氪7X和特斯拉Model 3成为上牌量前三 [7] - 消费者青睐豪华科技车型 追求汽车品质和价值 [7] - 反映对汽车科技和智能化的高度认可 [7] 新一线城市市场 - 成都 杭州 苏州上牌量榜首均为特斯拉Model 3 [10] - 重庆首选长安CS75 PLUS因其出色性价比和适应山地地形能力 [10] - 西安上牌量前两名是曹操60和比亚迪秦新能源 网约车需求较大 [10] 品牌表现 - 小米SU7在10个城市中的7个进入前三 包括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武汉 重庆 西安 [9] - 特斯拉Model 3在4个城市进入前三 包括上海 深圳 成都 杭州 苏州 [9][6][7][10] - 比亚迪多款车型在多个城市表现突出 包括北京 重庆 西安 [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