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协同
搜索文档
时代聚焦“好房子”,绿城这个板块抢占先机
搜狐财经· 2025-11-04 05:15
行业转型趋势 - 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品质升维的深刻转型,国家倡导好房子理念 [1] - 行业视线由台前延伸至幕后,聚焦支撑好房子品质内核的关键因素 [1] 公司业务模式创新 - 公司提出施工大总包模式,由一家单位统筹所有施工任务,实现效率、品质与成本的整体优化,以替代传统平行发包模式 [3] - 杭州晓风朗月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后65天完成示范区开放,知海棠项目仅用70天,均快于体系内平均水平且在品质评估中屡获高分 [3] - EPC模式将协同延伸至项目全周期,设计、采购、施工在同一责任主体下协同,如安吉县中心城区有机更新项目联动7家专业单位,实现只招标一次、只对接一方、只交底一回 [5] 产品交付与服务升级 - 在杭州溪径恒庐项目实现从空间交付到生活交付的完整闭环,通过高标准工业化精装奠定基底,并辅以收纳、软装、电器等多元服务包实现一站交付和拎包入住 [7] - 服务植根于H.E.A.R.T价值体系,融合大师美学、功能智慧、安心护航、全球集采与高效交付五大核心 [8]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定位 - 公司构建设计-建造-装饰-科技-家居服务全产业链聚合生态,确保产品在工期、成本、品质上的优异表现,是好房子营造的核心竞争力 [11] - 公司通过总包模式实现生产关系进步,依托产业化内装实现生产力进步,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板块 [11] - 建研中心作为智慧大脑,将好房子战略转化为四大核心技术体系,细分为11大技术模块与22个子模块 [13] 市场地位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年营收突破百亿,连续9年跻身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拥有400余项荣誉、59项专业资质及8家高新技术企业 [15] - 公司与上下游协同合作方建立共生关系,从客户需求调研到落地交付全程深度协同,减少壁垒提升效率 [13]
港股递表:享道出行的Robotaxi攻坚路
36氪· 2025-10-31 09:28
"国内首个车企背景的L4级Robotaxi运营平台"——这是享道出行反复对外强调的标签。 6月,享道刚刚完成C轮13亿元融资,11月便马不停蹄地向港交所递表。 一边是网约车业务排名全国第五、上海第二的"现金牛",一边是上海浦东首批"真无人"Robotaxi示范运营牌照的"光环"。当滴滴、小马智 行、文远知行还在"技术+运营"两端找平衡时,出身上汽系的享道试图用"车企血统"讲一个更重的故事:把主机厂、出行平台、自动驾驶公 司塞进同一价值链,用"车+平台+数据"闭环跑赢赛道。 故事性感,但资本市场更关心:这条路径究竟是不可复制的护城河,还是又一个"背靠大树"的过渡剧本?答案必须回到数字——收入、毛利 率、现金流等,这些才是检验"新故事"成色的终极标尺。 01 递表前大幅减资 营收下滑,享道出行很缺钱。 招股书显示,2022年度至2024年度、2025年上半年各期,享道出行分别实现营收约47.29亿元、57.18亿元、63.95亿元、30.13亿元。从营收 增长趋势来看,2022-2024年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复合年增长率达16.3%,但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出现了2.8%的下滑,主要归因于网 约车服务收入 ...
*ST中地披露三季报:重大资产重组完成 净资产转正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9:4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93亿元,同比增长16.4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27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2.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48亿元,较上年末由负转正 [1]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于2025年8月31日与控股股东实质完成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的交接,房地产业务正式置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 此次重组是实控人中交集团及控股股东根据战略部署实施的关键举措,旨在剥离重资产、转型轻运营,帮助上市公司恢复盈利能力与持续经营基础 [1] 战略转型与未来规划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聚焦于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商业运营等轻资产业务 [1] - 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全城市服务"与"全交通服务"两大赛道,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服务与资产管理体系 [2] - 公司正加快构建以"物业管理+资产管理与运营"为核心的双轮驱动格局,深化中交集团内部协同,依托集团资源推动"轻资产+品牌"的新型增长模式落地 [2] - 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总基调,夯实物业与资产管理主业,发挥中交集团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努力以实际业绩支撑市场信心,推动公司早日实现"摘帽" [2]
恒逸石化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31亿元 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
全景网· 2025-10-29 19:44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 同比增长0.0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879.65万元 同比增长273.30% [1] 炼化板块运营 - 文莱炼化项目一期持续保持满负荷运行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 - 文莱二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 通过文莱项目成功打通从原油加工到化纤产品的全产业链闭环 [2] - 构建国内独有的涤纶+锦纶双主业驱动模式 [2] 聚酯板块与行业趋势 - 涤纶长丝产能增速明显放缓 需求稳健增长 行业景气度向好 [2] - 行业落后产能出清 环保政策趋严 准入门槛加大 市场集中度持续优化 [2] - 公司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和规模效应巩固市场地位 [2] - 在差异化产品开发 智能化生产及全产业链协同方面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2] 新项目进展 - 广西新材料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项目一期进入试生产阶段 [3] - 项目一期建设用地1717亩 包括多套生产装置 [3] - 项目具备技术 一体化及产品结构优势 可与文莱炼化项目协同 [3] - 项目落地将补强下游产业链 加强垂直整合及全链条价值创造能力 [3] 政策环境与公司战略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方案 提出严控石化行业供给侧产能 推动高端化 智能化发展 [4] - 公司竞争优势有望在政策环境下进一步释放 [4] - 公司将持续深化一滴油 两根丝发展战略 [4] - 加速从产业恒逸向科技恒逸战略提升 探索数字化 智能化升级 [4]
神农集团前三季度净利润约4.62亿元,区域布局进一步深化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9 16:29
公司经营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2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4.3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7亿元 [1] - 第三季度单季主营收入11.26亿元,单季归母净利润7406.18万元,单季扣非净利润3497.33万元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0.69%,显示出盈利质量支撑 [1] 财务健康状况与成本控制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27.07%,为上市生猪养殖企业中最低 [1] - 公司9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控制在12.5元/公斤,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1] 战略布局与产业链发展 - 公司以自有资金在云南大理、保山、昆明等地投资设立4家全资子公司,总投资额达1600万元 [2] - 新设子公司包括祥云神农、昌宁神农、巍山现代猪业及宜良神农,进一步完善在云南省内的产业布局 [2] - 通过区域布局深化“从饲料到养殖再到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协同效应,以增强抗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2] - 公司坚持稳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促进向规模化、现代化、安全化方向不断发展 [2]
光威复材(300699) - 2025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6:14
业务结构与战略定位 - 碳纤维业务和风电碳梁业务是公司收入比例最高的两个板块,也是最重要的贡献来源 [2] - 碳纤维业务以装备应用为主要目标场景,产品线丰富,整体状况发展稳定 [2] - 民品纤维业务作为长期的战略布局,目前定位是公司的业务补充 [2][3] - 公司目前没有海外扩展计划,也不存在印尼项目 [5] - 公司目前没有拆分碳梁业务的计划 [5] 产能与成本状况 - 装备应用业务发展稳定,产能利用正常 [3] - 以包头基地为主的民品纤维业务短期内产能利用率偏低,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 [3] - 包头项目投产时机不巧,由于行业供需格局失衡,工业用碳纤维价格持续低迷 [4] - 包头项目目标市场包括高端装备应用、氢能、低空、光伏热场以及一些工业复材等领域 [4] 市场策略与产品发展 - 风电碳梁业务客户基本上来自境外,以国际知名的风电品牌为主,毛利率整体相对稳定 [2] - 面对工业级碳纤维价格战,公司计划通过差异化战略拓展高端应用,提高产品商业价值 [4] - 公司计划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利用全产业链协同能力提高包头项目的产能消化能力 [4] - 氢能储运碳纤维产品成熟,已经持续服务于下游一些重要的氢瓶厂家 [4] - 碳纤维回收技术行业已有产业化突破并实现商业化应用,但公司业务目前不涉及回收领域 [4] 财务状况与订单执行 - 公司披露的合同相关业务虽然可能存在节奏性因素影响,但预期整体会相对稳定 [5][6] - 军品订单(如36亿元长单)的执行节奏不会对短期现金流造成较大压力 [5][6]
中国铝业业绩涨势强劲,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65%
中国证券报· 2025-10-28 12:32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207.75亿元,同比增长18.4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72.96亿元,同比增长15.1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8.72亿元,同比增长20.65%,创历史同期最优 [1]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为46.38%,较年初下降1.73个百分点 [1]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强化产业供应链管理,构建动态成本管控体系以应对行业供需调整和铝价波动 [1] - 矿山和电解铝等核心产品成本保持下降趋势,“两最”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1] - 深入实施全要素对标,产线经济技术指标持续优化,主营产品保持稳产高产 [1] - 深化“产供运销研财”一体化协同,加强产销衔接与存货管理,加快产成品周转 [1] 资源保障与生产数据 - 海外铝土矿的采矿量同比增加27.9% [1] - 海外铝土矿的发运回国量同比增加55.3% [1] - 资源保障水平持续巩固 [1] 重点项目与绿色转型 - 青海分公司600kA电解铝项目实现全面投产 [2] - 包头铝业达茂旗120万千瓦绿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开创风光新能源与电解铝深度耦合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2] 管理与技术升级 - “四定”改革全面深化落实,助力管理效率和劳动效率大幅提升 [2] - 数智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广西华昇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包头铝业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 [2] 市场认可与公司治理 - 机构纷纷给予“买入”和“推荐”评级 [2] - MSCI将其ESG评级由B提升至BB,在ESG评级中荣获A级 [2] - 在“第六届全景投资者关系金奖”评选中斩获六大奖项 [2]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将以决战姿态冲刺全年目标,通过精准成本管控持续降本增效 [2] - 致力于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巩固并提升在全球铝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
A股异动丨Q3业绩强劲,中国铝业A股连涨6日,AH股均刷新阶段新高
格隆汇APP· 2025-10-28 11:27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国铝业A股录得6连涨,H股连涨5日,二者股价均刷新阶段新高[1]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1.23亿元,同比下降4.66%[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38.01亿元,同比增长90.31%[1]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22元[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765.15亿元,同比增长1.57%[1]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人民币108.72亿元,同比增长20.65%[1] 经营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持续发挥,推动经营业绩稳步提升[1] - 三季度公司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1] - 青海分公司600kA电解铝项目实现全面投产[1] - 包头铝业达茂旗120万千瓦绿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1] - 公司开创了风光新能源与电解铝深度耦合的绿色发展新路径[1]
中国铝业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65%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7 21:37
中国铝业凭借稳健的经营表现,赢得了市场与投资者的广泛认可,机构纷纷给予"买入"和"推荐"评级, MSCI(明晟)将其ESG评级由B提升至BB,在WindESG评级中荣获A级。在"第六届全景投资者关系金 奖"榜单评选中,中国铝业一举斩获六大奖项,充分彰显了其在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企业治理方面的卓越 表现,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引领地位。 下一步,中国铝业将以决战姿态冲刺全年目标,通过精准的成本管控,持续降本增效,不断将全产业链 协同发展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以更加优异的经营业绩巩固并提升其在全球铝行业中的领 先地位。 本报讯 (记者贺王娟) 10月27日晚间,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 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以"极致经营"为抓手,强化全产业链高效协同,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势头,实现利润总额207.75亿元,同比增长18.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72亿元,同比增 长20.65%,经营利润再创历史同期最优。截至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46.38%,较年初下降1.73个百分 点。 记者获悉,中国铝业前三季度通过强化产业供应链管理, ...
中国铝业业绩涨势强劲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65%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20:12
中国铝业凭借稳健的经营表现,赢得了市场与投资者的广泛认可,机构纷纷给予"买入"和"推荐"评级, MSCI(明晟)将其ESG评级由B提升至BB,在ESG评级中荣获A级。在"第六届全景投资者关系金奖"榜 单评选中,中国铝业一举斩获六大奖项,充分彰显了其在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企业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现, 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引领地位。 下一步,中国铝业将以决战姿态冲刺全年目标,通过精准的成本管控,持续降本增效,不断将全产业链 协同发展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以更加优异的经营业绩巩固并提升其在全球铝行业中的领 先地位。(燕云) 中国铝业前三季度通过强化产业供应链管理,构建动态成本管控体系,有效应对行业供需调整和铝价阶 段性波动。公司资源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海外铝土矿的采矿量和发运回国量同比分别增加27.9%和 55.3%。深入实施全要素对标,矿山和电解铝等主营产品保持稳产高产,产线经济技术指标持续优 化,"两最"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公司矿山和电解铝等核心产品成本保持下降趋势,成本控制水平进一步 提升。深化"产供运销研财"一体化协同,加强产销衔接与存货管理,加快产成品周转,公司整体市场竞 争力显著增强。 经营业绩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