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权益型基金

搜索文档
【策略专题】资产负债表修复系列5: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行至何处
华创证券· 2025-08-07 20:03
核心观点 - 上一轮牛市高点至今,存量主动管理公募基金整体已修复至95%,若偏股型基金指数上涨5%,上证指数或对应上涨5%至3800点附近 [9] - 新基金7/24突破初始净值均值,整体净值收益均值2%,老基金已修复至上一轮牛市高点的88% [9] - 3万亿新基金中赛道基规模5千亿,细项占比消费基40%、制造基31%、医药基19%,新基金中赛道基承压更大,整体已修复至初始净值均值的94%,细项医药基已回正,消费基修复至82%、制造基修复至88% [9] - 我国居民资产配置主要集中于住房与股票,此前三年股市楼市调整是居民资产负债表萎缩的主因,稳住股市楼市对改善居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9] - 相比于地产,股市是未来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及财产性收入提升的重要基石,当前三万亿新基金已经实现整体净值收益回正,体现出本轮牛市对于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的重大意义 [9] 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 - 稳住股市楼市对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具有重大意义,股市作为超额储蓄搬家的承载体,财富效应的显现不断吸纳增量资金入市从而形成正循环 [10] - 去年9/24以来中央对于稳定股市楼市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政策逻辑分两步:第一步通过稳住股市楼市以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结束缩表进程;第二步通过股市慢牛或稳步上涨,引导居民资产配置中存款搬家以提升财产性收入 [10] - 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主要集中于非金融资产中的住房(占比40.4%),金融资产占比56.5%,主要集中在股票及股权(29.6%)和存款(19.5%),相较于美国居民以股票为主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仍存上行空间 [14] - 过去几年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的主要原因为财产性收入下行,24/9以来随着再通胀牛市的启动以及房价环比的改善,居民财产净收入同比出现明显改善,25Q1已修复至2.7%,带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回升至5.3% [22] - 随着A股新一轮牛市的确立以及赚钱效应的回归,股市将成为居民超额储蓄搬家的承载体,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入市,从而释放三大财富效应:稳定预期、支撑消费、恢复融资功能 [23] 公募基金表现 - 为研究上一轮公募基金热潮(2019-2021年)至今三类主动权益基金损益情况,将2019年以前成立的基金定义为"老基金",将2019-2021年间成立的基金定义为"新基金",整体样本基金数量为5225只 [37] - 从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来看,新老基金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5%,若考虑基金规模,则新老基金规模加权后的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13%,存量公募基金整体净值收益仍需上行5%才能回正 [37] - 老基金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12%(距回正需再涨13%),规模加权后均值为-23%(31%);新基金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2%,规模加权后均值为2% [38] - 从收益分布来看,老基金至今仍低于2021/2/18净值高点的比例为68%,新基金仍低于初始净值的比例为61%;目前仍低于净值比较基准超30%的老基金比例为30%、新基金比例为18% [38] - 24/9以来随着市场的回暖整体收益出现明显抬升,截至25/8/6新老基金整体收益均值回暖25pct(较收益低点24/1),其中老基金20pct、新基金29pct [40] 赛道基表现 - 老基金中共筛选出245只"赛道基",截至20年底规模共6159亿元,约占老基金整体的20%;新基金中共筛选出500只赛道基,新成立规模共4858亿元,约占新基金整体的16% [45] - 新基金中的"赛道基"成立规模与牛市中的赛道行情大幅上涨息息相关,更偏向消费(规模1927亿元)、制造(规模1524亿元)、医药(规模897亿元),三类合计规模占新基金"赛道基"整体的90% [45] - 老基金中的"赛道基"2021/2/18至今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17%(老基金整体-12%,非"赛道基"-11%)、新基金中的"赛道基"成立至今整体净值收益均值为-6%(新基金整体2%,非"赛道基"4%) [46] - 从细分板块来看,近年来表现较好为周期类与金融地产类"赛道基",而"赛道基"中数量分布最多的制造、医药与消费表现相对落后,其中制造(老基金-11%;新基金-12%)、医药(老基金-27%;新基金1%)、消费(老基金-38%;新基金-18%) [48] - 本轮牛市以来TMT、医药类"赛道基"业绩修复明显靠前,而制造(光伏)、消费(白酒)"赛道基"涨幅相对靠后 [56]
公募基金5月月报:宽基指数大幅净流入,主动权益基金发行遇冷-20250506
渤海证券· 2025-05-06 21: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月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下调,创业板指、沪深300市盈率估值历史分位数分别降至4.5%和44.4%,仅科创50市净率估值分位数上涨至36.1%;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4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的为美容护理、农林牧渔等,跌幅居前的为电气设备、通信等 [1] - 4月新发行基金76只,规模583.80亿元,主动权益型基金份额下降、发行遇冷,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份额小幅上升;仅商品型、纯债型基金上涨,分别涨4.53%和0.52%,纯债型基金正收益占比98.30%;成长风格跑输价值风格,大盘风格不及小盘风格,小盘成长风格相对抗跌;权益市场规模较大基金表现更好,100亿以上超大型基金平均跌幅最小;主动权益基金仓位81.17%,较上月降0.69pct. [2] - ETF方面,股票型ETF净流入1829.28亿元居前,整体ETF市场日均成交额2587.12亿元、成交量1632.90亿份、换手率9.72%;宽基指数多数大幅净流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超400亿元,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净流出43.1亿元;金ETF等涨幅居前,标普油气ETF等跌幅居前 [3] - 4月风险平价模型下跌0.09%,风险预算模型下跌0.61%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上月市场回顾 1.1 国内市场情况 - 4月沪深市场主要指数震荡回撤,创业板指跌幅超7%,科创50跌幅最小为1.01%;31个申万一级行业仅4个上涨,涨幅居前为美容护理、农林牧渔等,跌幅居前为电气设备、通信等;债券市场中,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涨0.95%,中证转债指数跌1.31%,商品市场南华商品指数跌5.01% [12] 1.2 欧美及亚太市场情况 - 4月欧美及亚太市场涨跌不一,美股标普500跌0.37%、道琼斯工业指数跌3.22%、纳斯达克指数涨0.85%;欧洲市场法国CAC40跌2.53%、德国DAX涨1.50%;亚太市场恒生指数跌4.33%、日经225涨1.20% [17] 1.3 市场估值情况 - 上月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下调,创业板指、沪深300市盈率估值历史分位数分别环比降11.5pct.和8.0pct.至4.5%和44.4%;仅科创50市净率估值分位数涨0.2pct.至36.1%,创业板指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历史分位数均处历史低位;申万一级指数市盈率估值历史分位数最高的五个行业为房地产、钢铁等,最低的五个行业为非银金融、农林牧渔等 [20] 2. 公募基金整体情况 2.1 基金发行情况 - 4月新发行基金76只,规模583.80亿元,其中股票型51只、规模204.40亿元,混合型5只、规模10.27亿元,债券型17只、规模298.16亿元,FOF基金2只、规模65.97亿元,REITs基金1只、规模5.00亿元;主动权益型基金6只、规模14.76亿元,指数型基金53只、规模282.19亿元;主动权益型基金份额下降、发行遇冷,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份额小幅上升 [28] 2.2 基金市场收益情况 - 4月仅商品型、纯债型基金上涨,分别涨4.53%和0.52%,纯债型基金正收益占比98.30%;成长风格跑输价值风格,大盘风格不及小盘风格,小盘成长风格相对抗跌;权益市场规模较大基金表现更好,100亿以上超大型基金平均跌幅最小 [31][35][37] 2.3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情况 - 2025/4/30主动权益基金仓位81.17%,较上月降0.69pct. [40] 3. ETF基金情况 - 股票型ETF净流入1829.28亿元居前,整体ETF市场日均成交额2587.12亿元、成交量1632.90亿份、换手率9.72%;宽基指数多数大幅净流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超400亿元,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净流出43.1亿元;金ETF等涨幅居前,标普油气ETF等跌幅居前;资金净流入靠前的有沪深300ETF华夏等,资金净流出靠前的有科创50ETF等 [44][45] 4. 模型运行情况 - 选择股票、债券、商品、QDII四类资产构建4种大类资产配置模型,前两种为固定比例,后两种比例根据24个月数据月度调整;4月风险平价模型下跌0.09%,风险预算模型下跌0.61%;2015年以来,风险平价模型年化收益4.46%、最大回撤2.31%,风险预算模型年化收益3.99%、最大回撤9.80%;下月模型资产配置权重不变,风险平价模型股票:债券:商品:QDII =6%:71%:11%:12%,风险预算模型股票:债券:商品:QDII=13%:53%:8%:26% [5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