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光项目
icon
搜索文档
普瑞眼科(301239):2024年业绩承压 2025Q1开启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4-29 20:5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26.78亿元,同比下降1.46%,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138.02%,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下降143.08% [1] - 2025年Q1公司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9.8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61.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48.37% [1] - 2024年毛利率36.98%,同比下降7.02pp,净利率-3.47%,同比下降13.7pp [3] - 2025Q1毛利率39.34%,同比下降1.2pp,净利率3.88%,同比提升1.06pp [3] 业务分项 - 2024年屈光项目收入12.27亿元,同比下降5.31%,毛利率47.02%,同比下降4.56pp [2] - 2024年白内障项目收入5.76亿元,同比下降3.04%,毛利率38.93%,同比下降4.44pp [2] - 2024年视光项目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2.60%,毛利率45.58%,同比下降5.87pp [2] 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率18.71%,同比提升2.19pp,管理费用率14.3%,同比提升0.87pp [3] - 2025Q1销售费用率16.58%,同比提升0.16pp,管理费用率12.4%,同比下降2.69pp [3] 行业与政策影响 - 2024年业绩受消费环境、竞争格局、DRG政策、人工晶体集采等因素影响 [2][3] - 2025年Q1收入增速恢复至9.82%,预计政策刺激将推动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2] 发展前景 - 公司规划清晰的省会扩张模式,短期看重新建医院扭亏及净利率提升,长期看全国扩张 [4]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97亿元、2.55亿元(原2025-2026年预测为1.42亿元、2.14亿元) [4] - 老龄化趋势加剧医疗服务需求,新开分院进入盈利周期将支撑业绩增长 [4]
爱尔眼科(300015):业绩稳健增长 一季度改善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扣非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滑11.82% [1] - 2025年一季度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10.50亿元,同比增长16.71%,扣非归母净利润10.60亿元,同比增长25.78%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6.81/270.84/311.5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86%/14.37%/15.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5/47.61/56.1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5.71%/15.70%/17.95% [3] 业务运营 - 2024年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 [1] - 屈光项目收入76.03亿元,同比增长2.31%,视光项目收入52.79亿元,同比增长6.42%,白内障手术收入34.89亿元,同比增长4.87%,眼前段手术收入18.98亿元,同比增长5.95%,眼后段手术收入14.99亿元,同比增长8.22% [1] 战略布局 - 成立长沙医学中心,整合资源提升医教研水平,募集资金建设的上海爱尔、南宁爱尔已建成结项,湖北爱尔、安徽爱尔、沈阳爱尔、贵州爱尔已建成营业,北京爱尔英智正在建设中 [2] - 通过收购87家医疗机构完善基层医院网络,通过欧洲Clínica Baviera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进军英国眼科市场 [2]
普瑞眼科(301239):25Q1业绩亮眼,盈利能力改善显著
国金证券· 2025-04-29 09: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屈光术式迭代有望驱动增长,强刚需项目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成本控制成效初显,扩张步伐稳健,新院逐步产生贡献,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61/2.02亿元,同比NA/+24%/+26%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6.78亿元(同比 - 1.46%),归母净利润 - 1.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0.85亿元;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 + 9.8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 + 61.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 + 48.37%) [2] 经营分析 - 屈光项目2024年收入12.27亿元(同比下降5.31%),毛利率47.02%(同比下降4.56pct),公司持续引进新技术有望巩固竞争优势;白内障项目收入5.76亿元(同比下降3.04%),受人工晶体国采及支付改革影响呈“量增价减”态势,24年毛利率38.93%(同比下降4.44pct),公司通过引进专家等应对集采影响;视光项目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2.60%;综合眼病项目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12.81%,因业务有较强医疗刚需属性 [3] - 2025Q1公司毛利率约为39.34%,相对稳健;管理费用率为12.44%(同比下降2.61pct),销售费用率为16.52%,同比基本持平;成本管控措施显效,新院对利润拖累或减轻,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3] 扩张步伐 - 公司坚持“全国连锁化 + 同城一体化”战略,聚焦中心城市并同城加密布局,新院成熟后有望为增长提供动力并改善盈利能力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30/1.61/2.02亿元,同比NA/+24%/+26%;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87/1.07/1.35元,对应PE分别为47/38/30倍;给予“增持”评级 [5] 公司基本情况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7.18亿、26.78亿、30.22亿、33.66亿、36.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7.50%、 - 1.46%、12.85%、11.38%、9.3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亿、 - 1.02亿、1.30亿、1.61亿、2.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02.56%、 - 、N/A、23.64%、25.56%等 [9]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涵盖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各项费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在2022 - 2027E的情况及相关比率分析 [10]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不同时间内“买入”“增持”等评级数量及评分情况,如一周内“买入”“增持”均为0,评分为0.00;一月内“买入”1个,“增持”1个,评分为1.50等 [12]
普瑞眼科:25Q1业绩亮眼,盈利能力改善显著-20250429
国金证券· 2025-04-29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屈光术式迭代有望驱动增长,强刚需项目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成本控制成效初显,扩张步伐稳健,新院逐步产生贡献,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和EPS增长,给予“增持”评级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6.78亿元(同比 - 1.46%),归母净利润 - 1.0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0.85亿元;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 + 9.8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 + 61.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 + 48.37%) [2] 经营分析 - 屈光项目2024年收入12.27亿元(同比下降5.31%),毛利率47.02%(同比下降4.56pct),公司引进新技术巩固竞争优势;白内障项目收入5.76亿元(同比下降3.04%),呈“量增价减”态势,毛利率38.93%(同比下降4.44pct),公司采取措施应对集采影响;视光项目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2.60%;综合眼病项目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12.81% [3] - 2025Q1公司毛利率约为39.34%,管理费用率为12.44%(同比下降2.61pct),销售费用率为16.52%,同比基本持平,成本管控措施显效,新院对利润拖累或减轻,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3] 扩张步伐 - 公司坚持“全国连锁化 + 同城一体化”战略,聚焦中心城市并同城加密布局,新院成熟后有望为增长提供动力并改善盈利能力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30/1.61/2.02亿元,同比NA/+24%/+26%;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87/1.07/1.35元,对应PE分别为47/38/30倍 [5] 公司基本情况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7.18亿、26.78亿、30.22亿、33.66亿、36.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7.50%、 - 1.46%、12.85%、11.38%、9.3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亿、 - 1.02亿、1.30亿、1.61亿、2.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02.56%、 - 138.02%、N/A、23.64%、25.56% [9]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2 - 2027E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及比率分析,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费用、利润、现金流等情况及相关增长率、收益率、周转率、偿债能力指标等 [10]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不同时间内“买入”“增持”等评级数量及评分情况,评分作为市场平均投资建议参考,最终评分与平均投资建议有对照关系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