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转让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询价转让成私募套利新方向,这几家百亿私募现身了
新浪财经· 2025-07-18 12:05
询价转让市场概况 -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询价转让案例显著增加,截至7月17日已有67家上市公司公告71次询价转让 [1] - 自2020年8月科创板试点以来,累计155家上市公司公告231次询价转让,2020-2024年各年度次数分别为5次、12次、36次、40次和67次 [1] - 2024年5月创业板正式落地询价转让制度后,相关案例明显增多,创业板公司已公告25次询价转让,占同期总数55次的近半比例 [2] 制度优势与参与者动机 - 询价转让允许一次性转让大量股份(不低于总股本1%),避免对二级市场股价造成冲击,且通过机构询价保障转让方利益 [2] - 私募机构成为主要受让方,因转让价格通常较市价有折扣,且流程高效便于快速大额建仓,符合投资方向时更具吸引力 [2] - 受让股份需锁定6个月,对资金实力要求较高,管理规模大的私募更具参与优势 [7] 活跃私募机构分析 - 截至7月17日,12家私募参与询价转让受让次数不少于10次,多为管理规模20亿元以上的知名机构 [4] - 凌顶投资最活跃,出现在47家上市公司受让名单中,对乖宝宠物等3家公司两次出手,管理规模50-100亿元 [5] - 百亿量化私募盛泉恒元、金锝私募分别参与29家和25家,康曼德资本(25家)、迎水投资(17家)同样活跃 [5][6] - 20-50亿元规模私募如上海牧鑫(量化)、青岛鹿秀(主观+量化)等也积极参与 [6] 券商与量化机构优势 - 券商在确定询价对象时倾向合作密切的知名私募,使其在信息获取和获配概率上占优 [7] - 量化私募通过模型全面评估上市公司,精准报价提高获配率,并利用分散投资对冲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