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贴标债
icon
搜索文档
40万亿+,创纪录!
和讯· 2025-06-09 18:40
政策动态 - 2025年前五个月绿色金融政策密集出台,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上海构建"1+N+X"绿色金融组织架构,江苏推出"1+N+N"转型金融支持目录覆盖八大高碳行业 [2] - 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版《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涵盖7大类112项低碳技术,证监会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明确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路径 [14][15] - 财政部公布《绿色主权债券框架》规范境外发行,中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60亿元绿色主权债券,利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18][3] - 国务院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 [32] 市场表现 - 2025年前5月国内新发绿色债券236只规模4110.26亿元,其中5月发行56只规模607.57亿元 [3][3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0.61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8.11万亿元领跑 [3][37] - 全国碳市场1-5月碳排放配额成交量2274.02万吨,成交额17.51亿元,累计成交量达6.53亿吨 [4][42] - 2025年1-4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8.78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6.21亿个,4月绿证交易量5940万个均价2.31元/个 [43][45] 产品创新 - 浩吉铁路发行全国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双流域"三贴标债券规模20亿元,票面利率1.79% [65] - 农发行首创"孪生绿债"机制,南方电网与华能澜沧江同步发行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观察市场定价差异 [55][59] - 工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境外债规模17.2亿美元,资金投向清洁交通和可再生能源项目 [63] - 兴业银行落地全国首单ESG挂钩贷款,将企业气候治理绩效与融资成本直接挂钩 [54] 行业活动 - 中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首笔绿色主权债券60亿元,3年期利率1.88%创标杆 [73] - 第三届中国碳金融大会聚焦"碳金新路·逐绿而行",探讨碳金融创新与实践 [76] - 香港金管局举办2025绿色金融科技比赛,聚焦碳市场分析等五大主题推动技术应用 [78] -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实践入选联合国PRB全球优秀案例,成为国内首家入选银行 [71]
债券研究周报:贴标债要关注什么?-20250515
国海证券· 2025-05-15 23: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贴标债显著提质扩容为信用债市场提供增量供给,科创债发展进入快车道,建议关注贴标债及科创债投资机会,一级市场关注3类主体科创债参与机会,二级市场关注1 - 5Y - AA / AA+存量科创债挖掘空间 [6][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贴标债现状几何 贴标债规模分类及特征 2020年以来我国贴标债发行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025年5月12日存续规模超3万亿元,占信用债比例达9.59%;主要分为科创债、绿债等品种,科创债及绿债为核心品种,存续规模分别达18,580亿元及9,077亿元;2025年除部分品种规模收缩外,科创债等品种规模维持扩张趋势,年内或将持续扩容放量 [6][14][18] 贴标债发行价格及特征 2025年以来贴标债一级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低于信用债,除科创债及绿债外大多高于信用债,各类贴标债发行利率偏离度在±40bp区间,科创债及绿债较信用债未出现风险溢价 [24] 科创债怎么看 科创债政策进展 2025年上半年科创债支持政策频出,3月提出债券市场“科技板”,4月支持金融机构投资科创债,5月鼓励发行长期限科创债并完善支持机制,交易所和协会细化发行细则及要求,拓宽募集资金使用范围 [25] 科创债规模及特征 - 交易所:截至2025年5月12日存续规模12,107亿元,占科创债65%,新政支持多类发行人发行,简化信息披露机制、缩短审批期限 [27] - 银行间:截至2025年5月12日存续规模6,473亿元,普通与混合科创票据风险收益特征差异显著,混合科创票据仍处发展初期,存续规模仅65.52亿元 [27][28] - 区域分布:主要分布于经济大省及一线城市,北京发行规模远超其他省市,12重点省份较难实现新增突破 [31] - 行业分布:主要分布于建筑装饰等主体,非银金融占比仅4% [33] - 发行主体:央企及地方国企为主要发债主体,占比超九成,民营主体发行规模持续增长 [36] - 发行主体评级:多由中高评级主体发行,资源集中于优质主体,担保债仅占3.52% [38] - 隐含评级分布:AA及以上隐含评级占比较高,科创公司债评级分布均匀,科创票据多集中于AA评级 [40] - 期限结构:多集中于1 - 5Y区间,1 - 3Y区间规模占比最高,科创公司债久期长于票据,1 - 5Y、AA - AAA区间挖掘空间充分 [43] - 募集资金用途:多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极少用于项目建设与运营,贴标债或为较优新增发行窗口 [46] 贴标债投资有何关注点 - 品类维度:除科创债及绿债外,高成长产业债等一级发行有溢价空间且规模可观,供给有望增加,关注高票息贴标债配置价值 [47] - 量的维度: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创债,2025年3月7日至5月14日注册中科创债53只,涉及金额1,134亿元,供给规模可观 [47] - 价的维度:新政下新科创债主体及资金用途有差异,关注重定价风险与风险分担机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47] - 需求与流动性维度:创设风险分担工具,完善分散分担机制,加强央、地、市场化增信机构合作,有望提升科创债流动性及需求量 [48] - 一级市场:关注制造业单项冠军等新入市主体、子公司科研成果显著主体、政策重点支持品类的科创债参与机会 [50] - 二级市场:降息释放债市下行空间,科创债违约概率低,收益率或下行,关注1 - 5Y - AA / AA+存量科创债挖掘空间,截至5月12日收益率2.2%及以上规模达4,304亿元,1 - 3Y - AA科创债较普通信用债有性价比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