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披露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市场观察-20251017
财达证券· 2025-10-17 14:3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沪指微涨0.10%,创业板指上涨0.38%,深证成指下跌0.25%[1]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出33.29亿元,深证主力资金净流入41.97亿元[2]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半导体、其他电子、光伏设备,流出前三为小金属、通用设备、软件开发[2][3]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 三季度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同比上升12.9%,免签入境外国人724.6万人次,同比上升48.3%[4] - 9部门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载体建设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5] - 证监会强调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可持续披露,遵循逐步完善制度、分步推进策略[6][7] 行业与技术创新 - “玲龙一号”小型堆冷试成功,预计年发电量10亿度,满足52.6万户家庭用电[8] - 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60%[9] - 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重返第一,市场份额18%[10] 投资产品动态 - 黄金主题ETF总规模接近2100亿元,今年以来资金流入超800亿元[11][12] - ETF两市总成交额5496.79亿元,其中股票型ETF成交1297亿元,债券型ETF成交2669.08亿元[13]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0月17日
新华财经· 2025-10-17 08:23
三季报业绩与机构布局 - A股市场进入2025年三季报披露窗口,部分公司已发布三季报,超百家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不少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 [1] - 公募基金提前布局绩优公司,先达股份、英联股份等业绩增幅较大的公司获基金大举增持,北方稀土、立讯精密等绩优公司被较多基金持有 [1] 理财与私募产品表现 - 银行理财资金稳步布局权益市场,作为对冲固收资产收益压力的工具,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增加 [2] - “固收+”策略被广泛采用,通过在固收类产品中搭配权益资产和衍生品实现权益增配并贡献收益弹性 [2] - 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达25%,正收益产品占比超过90%,股票策略领跑,平均收益超30% [6][11] - 前三季度私募整体分红超140亿元,其中股票策略占比超70% [6] - 具体来看,全市场9363只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达25.00%,其中91.48%的产品实现浮盈 [11] - 股票策略涵盖的5976只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31.19%,其中93.52%的产品实现浮盈,多资产策略1191只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8.92% [11] 机构调研与行业观点 - 截至10月16日,10月以来已有近160家公司接待机构调研 [3] - 电力设备行业公司容百科技、帝科股份均接待超100家机构调研,机械设备行业最受关注,共有24只标的获调研 [3] - 券商观点认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为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增量需求,工程机械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 [3] - 创新药、科技、新消费等板块行情轮番演绎提振私募业绩,科技、创新药及互联网等行业结构性行情有望持续 [7] 港股IPO与中资券商 - 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来有73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IPO募资总额达1886.98亿港元,同比增长227.75%,稳居全球新股融资额榜首 [4] - 中资券商在港股IPO中角色关键,头部机构如中金香港、中信证券(香港)、华泰香港、中信建投国际在承销榜上名列前茅 [4] - 为抢抓机遇,中资券商显著加快国际化布局,将香港作为“桥头堡”,通过新设子公司、拓展业务牌照加码投入 [4] 跨境理财通扩容 - 跨境理财通产品迎来扩容,部分香港银行更新“南向通”条例和细则 [5] - 招商永隆银行将“指定理财投资产品”定义大幅修改,删除了对投资范围的具体限制,修订于2025年10月27日生效,意味着将结构性存款等产品纳入合资格投资范围 [5] 光伏产业政策动态 - 有关部门将出台新的光伏产能调控政策 [8] - 多晶硅收储平台成立的传闻不实,潜在的收储需要近千亿元资金支持,方案落地还需破除较多障碍 [8] 银行理财规模变化 - 管理规模1万亿元以上的14家理财公司中,有13家9月末余额环比下降,合计减少约8700亿元 [9] - 固收类产品中的纯债型理财规模降幅明显,而配置权益资产的“固收+”、混合型理财等产品因股市表现较好,规模明显见涨 [9] 经济学家调查与政策预期 - 2025年三季度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积极评价三季度股市表现,看好四季度股市景气度 [10] - 受访者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持续改善,对物价水平、民间投资信心走势预期更积极 [10] - 着眼于四季度稳增长,受访者建议提前下达部分明年“两新”额度,采取更多增量措施反“内卷” [10] - 对于“十五五”,受访者最期待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0] 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 - 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扩面、提质,下一步将指导交易所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明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 [12] - 证监会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会综合考虑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来扩大覆盖面 [12] 监管执法动态 - 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均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3] - 今年以来截至10月16日,89家公司披露了公司或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告 [14] - 从立案情况看,8家公司因涉嫌定期报告财务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7家公司在退市后收到立案调查告知书,传递“退市不免责”信号 [14]
证监会:不断优化可持续披露制度 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 综合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7:33
政策方向与监管框架 - 证监会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1] - 证监会将指导沪深北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6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以不断优化披露制度 [1][4] - 监管原则为"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基于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综合考量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4] 当前披露进展与成效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2] - 披露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场的七成左右,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市场已有近半数公司较系统地披露可持续相关信息 [2] - 披露内容更翔实客观,99.3%的披露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 [2] - 气候信息披露显著提升,62.1%的公司披露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65.9%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 [2] - 企业可持续治理进一步夯实,67.3%的披露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2] - 可持续评级提升,截至2024年底,沪深两市有三分之一的公司MSCI ESG评级有所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3] 强制披露安排与执行基础 - 目前交易所披露指引要求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强制披露,涉及约400多家公司,其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 [4] - 强制披露公司需自2026年首次披露,其中95%的公司已提前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指引有很好基础 [4] - 对于尚未披露的强制披露范围公司,证监会将督促交易所加强针对性指导,同时有上千家公司自愿披露可持续报告 [4] - 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量力而行,不作强制要求 [4] 未来工作重点 -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指导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加强培训,提供案例,帮助企业识别和披露重大风险与机遇 [5] - 持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加强监管,督促如实披露,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 [5] - 披露议题更加聚焦和更具实质性,指引出台后,应对气候变化、反不正当竞争、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受关注度大幅上升 [3]
证监会:不断优化可持续披露制度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4:11
政策方向与监管框架 - 证监会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 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1] - 监管原则为"积极借鉴 以我为主 兼收并蓄 彰显特色" 坚定不移逐步完善制度 [3] - 下一步将指导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 结合企业需求 适时丰富编制指南 并做好2026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 不断优化披露制度 [1][3] 当前披露覆盖情况 - 2025年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可持续报告 整体披露率达34.7% 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1] - 披露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场的七成左右 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市场已有近半数公司较系统地披露可持续信息 [1] - 目前强制披露要求涉及约400多家公司 主要为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其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 [3] - 强制披露公司中已有95%提前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执行指引基础很好 [3] 披露内容质量提升 - 披露内容更翔实客观 99.3%披露报告中包含量化指标 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 [2] - 气候信息披露显著提升 62.1%公司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 65.9%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较上年的57.5%提升 [2] - 可持续相关治理进一步夯实 67.3%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 63.9%公司披露战略信息 44.0%公司制定并披露定量可持续目标 [2] - 披露议题更加聚焦实质性强 指引出台后 应对气候变化 反不正当竞争 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关注度大幅上升 [2] 披露成效与市场影响 - 截至2024年底 沪深两市有三分之一的公司MSCI ESG评级有所提升 [2] - 全球领先评级(AAA AA级)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2] - ESG评级提升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的重要体现 [2]
证监会最新发声!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期货日报网· 2025-10-16 18:46
政策方向与制度建设 - 证监会将指导沪深北交易所适时丰富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并优化披露制度 [1] - 国内已形成以交易所指引为强制性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 [2] - 制度建设遵循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原则 加强国际规则衔接的同时避免照抄照搬 [4] - 政策推行策略为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 目前强制披露要求涉及约400多家公司 [4] - 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 鼓励量力而行而不作强制要求 [5] 当前披露成效 - 2024年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报告 整体披露率达34.7% 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2] - 披露公司市值占全市场七成左右 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近半数公司系统披露可持续信息 [2] - 披露内容翔实客观 99.3%公司披露量化指标 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量化指标超过25个 [2] - 62.1%公司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 65.9%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较上年57.5%显著提升 [2] - 企业可持续治理进一步夯实 67.3%公司搭建治理架构 63.9%披露战略信息 44.0%制定定量可持续目标 [3] 披露质量提升 - 披露议题更加聚焦实质 指引出台使企业披露更有针对性 降低学习其他标准成本 [3] - 应对气候变化、反不正当竞争、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关注度大幅上升 [3] - 截至去年底 沪深两市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 全球领先评级公司占比由五年前0提升至7.2% [3] - 证监会将引导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加强培训并提供案例以识别重大风险和机遇 [5] - 持续规范披露并加强监管 督促如实披露以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5]
证监会上市司一级巡视员毕晓颖:督促交易所加强针对性指导,帮助企业做好首次披露
新浪财经· 2025-10-16 12:46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大会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1][4][5]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 [4] - 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 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 包括政要 国际组织代表 诺贝尔奖得主及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 [5] - 大会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议题涵盖能源与双碳 绿色金融 可持续消费 科技与公益等细分领域 [6] 政策监管导向 - 监管机构表示将继续按照区分重点 试点先行 循序渐进 分步推进的策略推动可持续披露政策落地 [3] - 目前交易所披露指引要求约400多家公司强制披露 包括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这些公司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 [3] - 强制披露公司需自2026年首次披露 其中95%的公司已提前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3] - 监管机构将坚持行胜于言 言必求实的实践导向 引导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披露 认为可持续披露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而非披露本身 [3] 行业实践与展望 - 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相关工作进展给予充分肯定 认为中国企业是可持续的坚定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 [4] - 大会邀请大批优秀中国企业介绍典型做法 旨在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实践 [4] - 未来将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 指导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协会加强培训并提供案例 帮助企业识别和披露可持续领域的重大风险与机遇 [4] - 将持续规范可持续披露 加强监管 督促如实披露 以实现内容更均衡 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4]
证监会上市司一级巡视员毕晓颖:持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加强监管,督促如实披露
新浪证券· 2025-10-16 12:36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3] - 大会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3]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IFRS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 [3] - 大会汇聚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包括政要、诺贝尔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 [3] - 大会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领域 [3] 监管政策方向 - 监管机构将继续按照“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原则完善可持续披露制度 [2] - 监管机构将按照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策略推动政策落地 [2] - 当前交易所披露指引要求约400多家公司强制披露,包括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2] - 强制披露公司市值已占到全市场半数以上 [2] - 要求强制披露公司自2026年首次披露,其中95%的公司已提前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2] 可持续披露核心理念 - 可持续披露的核心不是披露,而是高质量发展,需以高质量实践推动高质量披露 [1][2] - 监管导向强调行胜于言、言必求实 [1][2] - 政策目标是引导上市公司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1] 上市公司披露成效 - 在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实现扩面、提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 - 具体成效包括披露率持续提高、披露内容更翔实客观、可持续相关治理进一步夯实 [1] - 披露涉及的议题更加聚焦且实质性更强,可持续评级有所提升 [1]
证监会上市司一级巡视员毕晓颖: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新浪证券· 2025-10-16 12:16
政策方向与制度建设 - 证监会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1] - 可持续披露制度完善遵循"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原则 加强与国际规则衔接同时对部分高难度指标如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和情景分析预留弹性空间 [2] - 下一步将指导沪深北交易所依据披露指引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6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以优化披露制度 [2] 政策实施策略与现状 - 目前披露指引要求约400多家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强制披露 其总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 [3] - 强制披露公司需自2026年首次披露 其中95%的公司已提前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3] - 除强制披露公司外还有上千家公司自愿披露可持续报告 对于不在强制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 [3] 实践导向与未来发展 - 可持续披露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 国际机构投资者认为中国企业在可持续方面做的很多是坚定的行动派 [4] - 将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 指导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协会加强培训并提供案例以帮助企业识别披露重大风险和机遇 [4] - 将持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加强监管督促如实披露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4] 大会概况与影响力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5] - 大会嘉宾阵容强大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包括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诺奖得主及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 [5] - 大会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研讨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细分领域 [5]
财政部公布会计规章 可持续披露及反洗钱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4:24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 - 财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 涵盖价值链等八部分内容 实施初期由企业自愿执行[1] - 企业需在重大事件或情况变化时重新评估整个价值链中受影响的可持续风险、机遇及影响范围[1] - 可持续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方 披露核心是展示企业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实际或潜在积极/消极影响[1] 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管理 - 财政部出台《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共五章三十二条 要求事务所建立与风险状况匹配的内控制度[2] - 事务所需定期识别评估洗钱风险 对高风险客户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 包括来自高风险国家地区人员、外国政要及其关联人等[2] - 事务所可拒绝承接或终止阻挠尽职调查客户的业务 并根据情况提交可疑交易报告[2] 财政部近期会计规范动态 - 财政部就会计基础规范及凭证账簿操作指南公开征求意见[3] - 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9号征求意见稿[3] - 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会计处理规定[3]
财政部公布两项会计规章 涉及可持续披露及反洗钱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21:07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 - 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 涵盖价值链等八部分内容 由企业自愿实施 [1] - 企业在发生重大事件或情况重大变化时需重新评估整个价值链中所有受影响的可持续风险、机遇和影响范围 [1] - 可持续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披露核心是使使用者了解企业活动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实际或潜在积极/消极影响 [1] 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管理 - 财政部制定《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共五章三十二条 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健全与风险状况相适应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2] - 会计师事务所需定期识别评估洗钱风险 根据结果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措施 对客户阻挠尽职调查可拒绝承接业务或终止业务关系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2] - 对来自高风险国家地区、涉嫌洗钱犯罪人员、外国政要及相关人员等高风险客户及业务需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