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单一窗口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2025年进出口(修订)条例》刊宪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1:40
政策修订背景 - 香港特区政府在宪报刊登《2025年进出口条例》,对《进出口条例》及相关法例作出技术修订,以便在"贸易单一窗口"第三阶段推出后取代现有的"政府电子贸易服务" [1] - 立法会已通过有关条例草案,为落实"单一窗口"第三阶段提供法律基础 [1] - 香港政府正全力推进"单一窗口"第三阶段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及测试工作,目标是在2026年起分批推出服务 [1] 单一窗口实施进展 - 香港政府分三阶段实施"单一窗口",第一及第二阶段已分别于2020年及2023年全面投入服务,共涵盖42类贸易文件 [2] - 第三阶段是"单一窗口"最后及最复杂的阶段,涉及广泛持份者提交的大量文件 [2] - 第三阶段的资讯科技系统将取代沿用多年的"政府电子贸易服务"及香港海关多个主要货物清关系统 [2] 第三阶段具体内容 - 涵盖进出口报关单、在不同运输模式下所需提交的货物资料(包括预报货物资料、货物舱单及货物报告),以及产地来源证与应课税品许可证的申请 [2] - 业界可自行透过"单一窗口"提交贸易文件,或授权增值服务提供者代其提交和核实贸易文件资料及缴费 [2] - 业界可自愿选择在货物付运前经"单一窗口"提交进出口报关单及货物舱单 [2] - 业界可以电子方式提交道路货物舱单及回证,减省营运成本 [2] 过渡安排 - 《修订条例》加入过渡安排的条文,容许"单一窗口"第三阶段与"政府电子贸易服务"并行一段时间 [3] - 香港海关将在第三阶段服务推出前进行一系列宣传、推广及培训活动和提供支援服务 [3] - 除部分与删除现行"政府电子贸易服务"法律框架相关的条文外,《修订条例》的主要条文即日生效 [3] 政策影响 - "单一窗口"全面更新并完善参与的政府部门与业界之间提交文件的工作流程,提升香港的货物清关效率 [1] - 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物流枢纽的地位 [1]
深度解析 “区块链产业应用上海模式”,第十一届上交会区块链展区正式启幕
中国发展网· 2025-06-12 16:32
区块链展会概况 - 展会以"数智上海链创未来"为主题,首次亮相上交会,展示空间达180平方米,涵盖跨境贸易、口岸服务、航运物流、公共服务四大领域超20个区块链特色应用场景 [2] - 展区设计内核为"技术架构+场景应用",划分为"领航生态共荣""筑基万物互联""拓景多维实践"三大主题单元,通过动态数据大屏、政策解读装置及数字场景模拟等形式展现区块链技术协同路径 [2] - 十余家区块链行业重点企业参展,采用开放式空间设计展示"沪贸批次贷"主动授信、有色安心链、T/T汇款等标杆场景,观众可通过可视化大屏与视频解说了解技术落地成效 [3] 参展企业与活动 - 亿通国际、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东浩兰生国际贸易集团、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欧冶金服等行业代表举办路演活动,围绕区块链在跨境贸易、口岸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案例分享,每场活动包含20分钟互动环节 [5] - 展区配套提供商务对接服务,协助企业与投资机构、潜在客户建立联系,推动区块链产业集群生态形成 [5] 上海区块链产业特点 - 上海区块链产业以架构创新、模式创新、数据创新、服务创新四大特点构建核心竞争力,其中"聚链成网"模式通过"链联盟"实现底链跨域贯通,支持多链异构互通 [5] - 数据创新依托公共数据运营优势,借跨链技术打通应用链、场景链,促数据共享与产业融合,服务创新体现在市商务委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一站式平台 [5] 区块链生态建设 - 浦江数链公司聚焦"区块链+产业"场景落地,提供从解决方案到生态协同的全链条服务,长三角数链公司专注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超大规模、全国产区块链底座 [6] - 展会通过呈现两大主体协同实践,传递上海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长三角及全国标准化应用的决心,彰显"技术创新-场景落地-生态共建-平台赋能"全链条发展路径 [6]
22项营商环境测评点全球最优,上海拿到助力企业成长“优绩”
第一财经· 2025-05-06 22:41
世界银行BR评估中国营商环境表现 - 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12项指标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1] - 上海22项测评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显著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供电可靠性、电子支付成本等多项指标全球领先[1][6] - 世界银行首次将企业感受度纳入评估体系(占比27%),上海通过1.0至8.0版持续改革提升企业体验[1][11] BR评估体系与企业调查方法论 - 新评估体系包含3大支柱(监管框架、公共服务、企业效率)、10项一级指标和3项跨领域主题,采用企业调查与专家调查双轨数据采集[2] - 中国企业调查覆盖2189家样本,分层随机抽样涵盖六大区域,制造业占比54%(1187家),小型企业占39%[3] - 调查聚焦时间效率、成本、便利度及电子化水平,中国在增值税退税(1周)、电力连接时效等指标达首批经济体最优值[3][4] 中国企业效率表现亮点 - 国际贸易领域出口清关仅3天(东亚平均9天),进口清关10天(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11天)[4] - 电子支付成本为0(全球最优),进出口合规成本优于首批经济体中位数[4] - 电子支付收款占比、电子报税比例接近全球最优水平[5] 上海营商环境标杆案例 - 上海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TEU创纪录,国际集拼时效压缩至3-5天(传统中转港需10-14天),全年业务量超3万标箱[8] -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75天完成审批,9个月实现投产,刷新"特斯拉速度";波音项目实现5小时内完成土地出让至施工许可全流程[10] - "东方美谷贷"政策助力科技企业获无抵押贷款(单笔平均800-900万元),案例企业麦克林生化获1000万元贷款后利润达上亿元[7] 制度创新与改革成效 - 上海通过《上海市供用电条例》等制度固化改革成果,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100分,市场公平竞争感受度达96.2分[6][11]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70万企业,年降成本20亿元,长三角货物中转申报流程从100小时缩短至50小时[8] - 2024年上海新设企业34.3万户,每千人企业数117户全国第一,相当于每8.5人中有1名企业创始人[12] 未来优化方向 - 上海将推出"十大攻坚突破任务",重点包括世行对标改革、优化行政检查、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等[13] - 需对标全球最佳实践提升企业感受,尤其在压力环境下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