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
搜索文档
金雷股份20251029
2025-10-30 09:56
公司概况与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为金雷股份,主营风电主轴及其他大型铸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锻造主轴、铸造主轴、轴承座等风电产品,以及船舶、矿山机械等行业的其他精密轴类[3]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19亿元,同比增长61.35%;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4.59%[2][3]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39.36%;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56.5%[3]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详情与各产品表现 * 第三季度轴类产品总销售量达6万吨,其中铸造主轴出货量约3万吨,锻造主轴出货量也接近3万吨[4] * 铸造主轴因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显著提高,相较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有较大增幅[5] * 工业品(其他精密轴类)接单量从第三季度开始增加,预计第四季度将有更大增幅[5] * 原材料价格存在滞后性影响,导致成本逐步上升,但变化不大[5] * 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扩大流出,主要原因包括销售增长需持续投入并前期垫资、原材料价格较低时公司进行了储备、以及装配业务增长需采购零部件[7] 子公司表现与产能建设 * 东营惊雷重装工厂在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后,第二季度开始转盈,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超过200%,接近300%,贡献显著[8]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金额约为3.8亿元,大部分为万吨压机项目,该项目已于9月份试生产,预计10月份以后陆续转资[4][16] * 重装产能规划:明年(2026年)年初产能预计为12万吨,到年底将达到15万吨[4][17] 2026年及未来市场展望与业务规划 * 国际风能大会释放积极信号,客户对2026年风电市场前景乐观并有意锁定产能,预计明年市场需求将比之前预期更加乐观[6] * 2026年出货量预期:铸件出货量预计13至14万吨,风电锻件出货量预计超过11万吨,自由锻件产能预计2.2万吨,整体产能非常紧张[4][10] * 由于供给端没有太大变化,公司对产品价格保持乐观态度[4][10] * 公司判断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将在2027年放量,依据是客户交流反馈和招标数据,公司投资40万吨铸件产能也是基于国外客户提出的大型铸件需求[20] 新业务进展与研发投入 * 齿轮箱轴承业务设备已到位并进入第二阶段试制,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样品交付,明年上半年进行小批量生产,下半年争取达到50%的产能利用率[9] * 公司正加大研发投入,推动PEEK材料在风电主轴轴承中的应用[2][28] * 子公司辽源公司在水电领域应用塑料轴材料,并计划扩大其适用范围[28] 海外业务与客户合作 * 公司与海外客户(如维斯塔斯、西门子)的谈判基本接近完成,量价基本持平[18] * 目前主要向西门子供应铸件,占其份额约20%;与维斯塔斯处于全流程验证阶段,预计2027年可能达成框架协议[18] * 与恩德合作开发10兆瓦铸件,并优先试制生产[18] * 国内整机商出海速度加快,海外业务招标价格略高于国内,但具体盈利情况需视产品类型和组装地点而定[25] 成本与供应链管理 * 2025年3月份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处于低位徘徊状态,短期内波动较小[19] * 降本重点通过工艺优化(如空心锻造技术)提升成才率,并合理规划辅助材料、能源燃料等[19] * 铸件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占比最高,燃料动力、折旧和人工成本占比合计约为10%[28] 其他重要信息 * 大兆瓦铸造主轴供给端新增产能有限,竞争对手未有大规模增加[12] * 第四季度出货预期:铸件需求稳定,可能略低于第三季度;锻造主轴需求因季节性因素将有所下滑;自由锻件增幅将会非常大[13][14][15] * 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将继续聚焦主业,在风电主轴领域深耕,并增加铸造产能,同时向船舶、水泥矿山、水电等领域扩展[29] * 公司正在评估二期项目扩产的可行性及资金来源,考虑进行再融资的可能性[27]
吉鑫科技销量上升单季净利增10倍 拟2.39亿全控新能轴承补制造短板
长江商报· 2025-10-30 08: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同比增长11.84%,归母净利润为3250.86万元,同比增长超10倍(1065.54%)[1][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76亿元,同比增长19.14%,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213.98%[2]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铸造板块销量上升,营业收入增加1.72亿元,同比上涨22.75%,毛利率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至21.71%[2] - 公司业绩曾连续四年下滑,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18.59亿元降至12.1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9亿元降至0.3亿元[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风电行业受政策驱动显著,2021年后进入调整期,陆上风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整机价格较2018年下降超40%[3] - 2025年1月国家发布“136号文”,市场需求显著增加,公司2025年上半年风电铸件销售重量6.89万吨,同比增长32.00%[3] - 全球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中国风电行业需应对平准化度电成本下降压力,企业需强化资源整合与技术升级[4] 资产收购与战略转型 - 公司计划支付2.39亿元收购江苏新能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剩余57.45%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新能轴承100%股权[1][4] - 此次收购标志着公司从风电铸件单一供应商向综合零部件系统供应商转型,实现对风电产业链的纵向整合[1][4] - 新能轴承是风电偏航、变桨及主轴轴承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为金风科技等头部整机厂商供货,双方业务协同性显著[4] - 2025年上半年新能轴承营业收入为2.54亿元,净利润为735.41万元,已超过其2024年全年664.72万元的净利润[5] - 收购有助于公司快速补齐机械制造加工短板,利用自身资源解决新能轴承产能瓶颈,共享客户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5]
我国风电装机快速增长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6-22 21:15
风电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869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占93.5%(8137万千瓦),海上风电占6.5%(561.9万千瓦)[2] - 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4亿千瓦,同比增长18.2%,行业景气度较高[6] - 风电发电量占比已超过12%,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1]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提出2030年海洋能装机目标40万千瓦,推动多能互补系统和示范工程建设[3] -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2030年突破230吉瓦,中国深远海项目将成为国际合作核心增长点[3] - 政策支持包括购电价格机制、补贴、专项基金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2] 产业链布局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前五名分别为金风科技(18.67吉瓦)、远景能源(13.63吉瓦)、明阳智能(12.29吉瓦)、运达能源(11.51吉瓦)、三一重能(9.15吉瓦)[4] - 国机精工风电轴承业务订单饱满,计划扩大产能[5] - 金雷科技拓展产品线至铸造主轴、轴承座、轮毂等零部件,降低对锻造主轴的单一依赖[5] 技术驱动与地理优势 - 国内风电企业通过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和运营效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2] - 中国多样化的地理气候与地形条件适配不同类型风电设备[2]
金雷股份(300443)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8:24
产能相关 - 公司投资建设的铸造产能为 15 万吨,今年可释放 8 - 10 万吨,2026 年完全释放,释放进程受设备运行率、员工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 [1] - 新项目投产第一年有效产能释放约 50% - 60%,第二年释放约 70% - 80%,预计今年实现有效铸造产能 8 至 10 万吨,相较于 2024 年的 3 - 4 万吨实现翻倍增长 [2] 行业市场相关 - 2025 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量将由 2024 年的 8GW 增长至 16GW,增长率 100%,国内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海风项目陆续启动开工,未来三年预计开工的海风项目较多 [1] - 2024 年公司铸造产能释放时恰逢行业价格内卷竞争,2024 年 10 月风电整机商联合签订自律公约,风电招标价格企稳,公司铸件销售价格明显提升 [3] 公司业务与战略相关 - 公司遵循机加工要求较高的轴类产品和风电行业大型化产品的差异化路线,风电产品覆盖锻造 + 铸造主轴、轴承座、轮毂、底座等风电零部件产品 [2][3] - 2021 年新增铸造产能,截止目前已有 15 万吨产能投入,铸造主轴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加;锻造主轴注重大内孔主轴产能投入,全球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 [5] 订单与财务相关 - 公司与大部分客户是年度框架协议加实际发货订单的模式,会根据相关规则要求及时进行披露 [4] - 2025 年海外订单相较去年基本稳定,主要增量为海外海上铸件,一季度发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增幅 [4] - 目前原材料价格对生产成本有积极影响,产能进一步释放,规模效益显现,单位成本持续优化,铸件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3] 其他业务相关 - 2023 年 5 月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金雷传动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进军轴承领域,同年 12 月取得辽源市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控股权供应轴瓦产品,2025 年在苏州投资建设滑动轴承生产线,预计年底有产品产出 [4] - 海外陆风装机量增速较为稳定,增量主要在亚太和非洲中东,欧洲是海外海风主力市场,已进入 2026 年海外订单谈判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