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蒜5号

搜索文档
金乡大蒜:全链赋能擦亮“世界蒜都”名片
中国食品网· 2025-09-22 16:17
育良种·科技先行 金乡县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这里常年种植大蒜60万亩,带动周边种植超200万亩。育苗是大蒜产 业的起点,金乡联合科研机构构建"产研学用"一体化育种体系,应用太空育种、基因编辑、脱毒种苗等 技术,从700余个种质资源中选出8个适种新品种。其中"金蒜5号"、"航蒜一号"等表现优异,另外,成 功选育永光独头3号,独头率达96%,改写了北方不能大规模种植独头蒜的历史。 精种植·标准护航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大蒜的集中种植期。近年来,金乡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建成万亩示范基地 核心区,"三品一标"累计认证面积100万亩次,成为国家大蒜生产标准制定者。依托县内玛丽亚农机公 司,2024年金乡县大蒜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0%,基本实现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 巧储藏·冷链锁鲜 金乡以"藏蒜于库"作为稳价保供、错峰销售的核心抓手,建成全国最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藏 保鲜仓储总容量达480万吨,可"锁鲜"全国约40%的大蒜。同时联合科研攻关保鲜技术,建成5000余栋 标准冷藏保鲜仓储库,保障国内外供应,夯实"世界蒜都"储运枢纽地位。 广营销·流通畅联 金乡在大蒜流通领域构建起强大平台矩阵,支撑产销体 ...
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探路(在基层)
人民日报· 2025-09-14 05:50
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高河街道郭七楼村的田野里,大蒜刚被挖出土,套种的辣椒苗已翠绿成片。这片 200亩的土地,大蒜、辣椒、玉米正轮番"登场"。 "头回见有人在蒜地里套辣椒、套玉米,能靠谱?"前几年,杨天方推广生态种植模式时,郭七楼村村民 王传利曾是执拗的反对者。 为打消农民的疑虑,杨天方把自家试验田划成两半,一半按传统单作,一半做轮作示范。 蒜收时节,王传利偷偷去瞅:套种的辣椒苗借着蒜叶遮阴,棵棵挺拔成片,再瞧单作区新栽的辣椒苗, 被太阳晒得打卷。 "这亩地,鲜蒜收了5600斤,套种的辣椒又多挣4000块。"村民杨春玲抱着过完秤的蒜袋,眉眼舒展。她 脚下的土地,得益于创新的生态种植模式——春套辣椒、夏播玉米、秋种大蒜,三种作物在四季轮替中 无缝衔接,亩均效益较传统单作翻了一番。 这片沃土,正是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杨天方探索生态种植的鲜活注脚。这些年,他带领 团队探索作物"周年轮作"模式,通过精准错峰种植,让土地全年无休却生机不减。 这位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的95后,缘何扎根沃土?故事还要从7年前讲起。 大学毕业时,杨天方打算返乡就业。一开始,他入职了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基层技术员干起,识蒜 种、挖大 ...
向“芯”而行、延链强链,金乡突围新“蒜”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6-05 22:09
大蒜种植与新品种研发 - 金乡县大蒜种植户采用新品种金蒜5号后,生长周期缩短7至10天,田间管理成本降低15%以上,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1][4] - 金蒜5号具有抗寒、抗病、抗早衰三重抗性体系,亩产达6030斤,每亩增收近3000元 [4][2] - 金蒜5号由金春雨种业公司培育,研发历时15年,2023年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展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试验,培育出8个新品种,其中5个申请品种权保护 [4][5][6] - 金春雨建成大蒜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484份种质资源,建立完整档案 [6] 大蒜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金乡县培育128家规模以上大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1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78.88%,开发黑蒜、大蒜酱料等40多种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增长数十倍 [7] - 宏万年食品公司主营黑蒜及饮品,2024年营收约12331万元,同比增长26%,参与起草《国家黑蒜质量通则》 [7][9] - 鑫诺食品科技公司主打零添加鲜蒜蓉,获"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认证,产品供应山姆超市 [9] 产业集群与未来规划 - 金乡县形成以大蒜辣椒加工、调味品、功能健康食品、休闲食品、冷链物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10] - 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年产80万吨,远销170余个国家和地区 [10] - 未来将重点攻坚大健康产业,拓展保健品市场,联合科研院所攻关高附加值核心技术 [10]
小蒜头、大经济,“金蒜5号”每亩增产达19.39%
齐鲁晚报· 2025-05-13 05:07
品种特性 - "金蒜5号"为紫皮早熟大蒜新品种 蒜头较大呈紫红色 直径最长达8厘米 植株最高可达99厘米 [2] - 实测折合鲜蒜亩产2199.3公斤 较常规品种增产19.39% [2] - 具备三重抗性体系(抗寒 抗病 抗早衰) 田间管理成本降低15%以上 [3] 种植效益 - 生育期仅223天 较常规品种提前5-10天完成蒜薹 蒜头双成熟周期 [2] - 破解套种模式共生期难题 实现机械化采收 每亩节本增效突破千元 [2] - 通过氮磷钾肥料配比优化试验构建精准营养供给模型 实现减肥增效 [3] 市场推广 - 2024年试推广后 2025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 订单量已攀升至1500吨 [4] - 种植户反馈显示该品种大蒜个头好 长势旺 根系发达 蒜薹品质优良 [4] 研发历程 - 育种历时12年 从484份全球种质资源中筛选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创制 [4][5][6] - 建立包含484个大蒜品种的种质资源圃 覆盖黑龙江 新疆 大理 日本等地 [6] - 2024年5月完成1000亩外繁基地新品种种子上市 [6] 产业影响 - 品种有效解决传统自留种导致的种性退化问题 打破"代代种 代代劣"循环 [4] - 成为金乡大蒜产业升级新引擎 企业计划开展功能性大蒜新品种定向培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