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蒜5号
搜索文档
金乡大蒜:全链赋能擦亮“世界蒜都”名片
中国食品网· 2025-09-22 16:17
育种科技 - 金乡县联合科研机构构建产研学用一体化育种体系 应用太空育种 基因编辑 脱毒种苗等技术 [1] - 从700余个种质资源中选出8个适种新品种 包括表现优异的金蒜5号 航蒜一号等 [1] - 成功选育永光独头3号 独头率达96% 改写了北方不能大规模种植独头蒜的历史 [1] 种植与机械化 - 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60万亩 带动周边种植超200万亩 [1] - 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 建成万亩示范基地核心区 三品一标累计认证面积100万亩次 成为国家大蒜生产标准制定者 [1] - 依托玛丽亚农机公司 2024年大蒜耕 种 收机械化率达60% 基本实现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 [1] 仓储与冷链 - 建成全国最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冷藏保鲜仓储总容量达480万吨 可锁鲜全国约40%的大蒜 [1] - 联合科研攻关保鲜技术 建成5000余栋标准冷藏保鲜仓储库 保障国内外供应 [1] 市场营销与流通 - 构建强大平台矩阵 包括3处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 6个电子商务园区 2个省级跨境电商聚集区 [2] - 拥有电商企业545家 网络店铺6742家 培育自主进出口权企业900余家 [2] - 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单项农产品出口创汇连年居全国第一 [2] 初加工产业 - 金乡县食品产业园汇聚大蒜类企业50余家 形成涵盖蒜片 大蒜粉粒 蒜酥 泡蒜 糖醋蒜 腊八蒜等产品的初加工产业链 [2] - 初加工产品年产量达150余万吨 远销170余个国家和地区 [2] 深加工与高附加值产品 - 依托国家级大蒜产业集群 与40余家高校院所合作 开发大蒜素提取 大蒜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已研制开发出大蒜素胶囊 发酵黑蒜 大蒜多糖等9大系列105个产品 年产量达180万吨以上 [2]
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探路(在基层)
人民日报· 2025-09-14 05:50
生态种植模式 - 采用大蒜、辣椒、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实现春套辣椒、夏播玉米、秋种大蒜的无缝衔接[1] - 该模式使亩均效益较传统单作翻了一番[1] - 大蒜采收前40天套种辣椒,利用蒜田遮阴保湿微环境使辣椒苗成活率提高20%[3] 新品种研发成果 - 团队牵头建立鲁西南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基地,搜集500余份大蒜种质资源[2] - 成功研发出金蒜5号新品种,蒜头平均直径达6.5厘米,抗病性提升40%[2] - 金蒜5号亩产突破5600斤,生长期缩短15天,为后续套种腾出宝贵时间[2] 技术推广成效 - 试验田从最初200亩辐射至周边7个乡镇、4.5万亩耕地[4] - 种植户从32户增至2.8万余户,技术获得广泛认可[4] - 通过示范田对比验证,轮作区辣椒苗长势明显优于传统单作区[4] 单产与经济效益 - 鲜蒜亩产量达到5600斤[1] - 套种辣椒为农户每亩额外增加4000元收入[1]
向“芯”而行、延链强链,金乡突围新“蒜”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6-05 22:09
大蒜种植与新品种研发 - 金乡县大蒜种植户采用新品种金蒜5号后,生长周期缩短7至10天,田间管理成本降低15%以上,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1][4] - 金蒜5号具有抗寒、抗病、抗早衰三重抗性体系,亩产达6030斤,每亩增收近3000元 [4][2] - 金蒜5号由金春雨种业公司培育,研发历时15年,2023年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展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试验,培育出8个新品种,其中5个申请品种权保护 [4][5][6] - 金春雨建成大蒜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484份种质资源,建立完整档案 [6] 大蒜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金乡县培育128家规模以上大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1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78.88%,开发黑蒜、大蒜酱料等40多种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增长数十倍 [7] - 宏万年食品公司主营黑蒜及饮品,2024年营收约12331万元,同比增长26%,参与起草《国家黑蒜质量通则》 [7][9] - 鑫诺食品科技公司主打零添加鲜蒜蓉,获"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认证,产品供应山姆超市 [9] 产业集群与未来规划 - 金乡县形成以大蒜辣椒加工、调味品、功能健康食品、休闲食品、冷链物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10] - 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年产80万吨,远销170余个国家和地区 [10] - 未来将重点攻坚大健康产业,拓展保健品市场,联合科研院所攻关高附加值核心技术 [10]
小蒜头、大经济,“金蒜5号”每亩增产达19.39%
齐鲁晚报· 2025-05-13 05:07
品种特性 - "金蒜5号"为紫皮早熟大蒜新品种 蒜头较大呈紫红色 直径最长达8厘米 植株最高可达99厘米 [2] - 实测折合鲜蒜亩产2199.3公斤 较常规品种增产19.39% [2] - 具备三重抗性体系(抗寒 抗病 抗早衰) 田间管理成本降低15%以上 [3] 种植效益 - 生育期仅223天 较常规品种提前5-10天完成蒜薹 蒜头双成熟周期 [2] - 破解套种模式共生期难题 实现机械化采收 每亩节本增效突破千元 [2] - 通过氮磷钾肥料配比优化试验构建精准营养供给模型 实现减肥增效 [3] 市场推广 - 2024年试推广后 2025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 订单量已攀升至1500吨 [4] - 种植户反馈显示该品种大蒜个头好 长势旺 根系发达 蒜薹品质优良 [4] 研发历程 - 育种历时12年 从484份全球种质资源中筛选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创制 [4][5][6] - 建立包含484个大蒜品种的种质资源圃 覆盖黑龙江 新疆 大理 日本等地 [6] - 2024年5月完成1000亩外繁基地新品种种子上市 [6] 产业影响 - 品种有效解决传统自留种导致的种性退化问题 打破"代代种 代代劣"循环 [4] - 成为金乡大蒜产业升级新引擎 企业计划开展功能性大蒜新品种定向培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