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针对黑色素瘤的肿瘤疫苗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制药行业成本压力上升,多家企业宣布减员计划
第一财经· 2025-08-08 19:07
医疗板块资本市场表现 - 标普500医疗保健板块指数今年下跌约5%,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7% [2] - 医疗保健行业市盈率从一年前的近20倍降至约16倍 [4] - 默沙东及百时美施贵宝预期市盈率分别为8.7倍和7.4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默沙东和百时美施贵宝今年以来股价累计跌幅都接近20% [4] 制药企业成本削减措施 - 默沙东计划在2027年前每年节省30亿美元开支,其中17亿美元来自行政、销售和研发支出 [4] - 默沙东预计关税导致成本增加2亿美元 [4] - 辉瑞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约45亿美元净开支节省,到2027年底实现72亿美元净开支节省 [5] - Moderna宣布裁员10%,员工规模从近6000人削减至约5000人 [6] - Moderna计划到2027年将年度运营支出削减约15亿美元 [7] - 诺和诺德宣布终止8个在研项目,并可能裁员 [7] 企业增长战略调整 - 诺和诺德重点推进口服司美格鲁肽后期临床试验,有望年底前获批上市 [9] - Moderna开发针对黑色素瘤的肿瘤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9] - 默沙东以约100亿美元收购英国生物制药公司Verona [10] - BioNTech以超百亿美元价格将PD-L1/VEGF双抗肿瘤药转售给BMS [10] - 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达成潜在60亿美元在研癌症疗法许可协议 [10] 行业并购趋势 - 2023年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安进斥资280亿美元收购Horizon Therapeutics [11] - 近18个月医药并购市场表现平静,鲜有超过百亿美元规模收购 [11] -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公司与欧美合作伙伴达成的许可交易价值达350亿美元 [11] 企业市值变化 - Moderna市值从疫情巅峰时期的近2000亿美元暴跌至约110亿美元 [7] - 辉瑞市值不到疫情巅峰时期的一半,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16% [6] - 诺和诺德过去一周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 [7]
深度|全球制药行业成本压力上升,多家企业宣布减员计划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8 16:45
行业表现与市场环境 - 标普500医疗保健板块指数今年下跌约5% 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7% 美国市场医疗股资金净流出规模超过其他任何行业[1] - 医疗保健行业市盈率从一年前近20倍降至约16倍 默沙东及百时美施贵宝预期市盈率分别仅为8.7倍和7.4倍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 - 默沙东今年以来股价累计跌幅接近20% 辉瑞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16% Moderna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75%[3][5] 成本削减措施 - 默沙东宣布成本削减和减员计划 预计2027年前每年节省30亿美元开支 其中行政销售和研发支出节省17亿美元[3] - 辉瑞启动成本削减计划 到2025年底实现约45亿美元净开支节省 到2027年底实现72亿美元净开支节省[4] - Moderna将裁员10% 员工规模从近6000人削减至约5000人 到2027年将年度运营支出削减约15亿美元[5] - 诺和诺德终止8个在研项目 可能无法避免裁员[6] 政策与市场压力 - 关税及药品价格下调导致企业成本压力上升 默沙东基于目前关税水平预计成本增加2亿美元[3] - 辉瑞正与美国政府官员就降低药品价格要求进行积极讨论[5] - Moderna CEO指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正在加剧[6] 研发与增长策略 - 诺和诺德继续加大投入驱动增长 口服司美格鲁肽正在进行后期临床试验 有望年底前获美国批准上市[7] - Moderna开发针对黑色素瘤的肿瘤疫苗 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预计2027年或更晚上市[7] - 未来两三年内全球跨国药企将有大量重磅药品专利保护到期 2030年前专利到期产品销售额接近2000亿美元[8] 并购与交易活动 - 默沙东以约100亿美元收购英国生物制药公司Verona 填补Keytruda专利到期空白[8] - BioNTech将PD-L1/VEGF双抗肿瘤药以超百亿美元价格转售给BMS[8] - 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达成在研癌症疗法许可协议 潜在交易规模约60亿美元[9] - 2023年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Seagen 安进斥资280亿美元收购Horizon Therapeutics 但此后18个月医药并购市场表现平静[9] -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公司与欧美合作伙伴达成的许可交易价值高达350亿美元[9]
新冠疫苗巨头莫德纳大幅裁员!千亿美元市值如今仅剩百亿
第一财经· 2025-08-01 16:54
Moderna面临的挑战 - 公司宣布全球裁员10%,到年底员工数将裁撤至约5000人,裁员规模近千人[1] - 裁员原因是新冠疫苗销量持续下滑,股价在宣布后盘后大跌超8%[1] - 过去一年公司股价下跌超过75%,市值从疫情巅峰时期的近2000亿美元暴跌至约110亿美元[1] - 公司取消在日本建设mRNA药物生产工厂的计划,原因是全球及日本商业环境发生变化[1]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年度运营支出削减约15亿美元[1] Moderna的研发策略与产品管线 - 公司仍执着于新一代新冠疫苗研发,其针对新变异株的新冠疫苗已于今年5月获FDA批准,这是其第三款疫苗产品[1] - 公司表示未来三年内可能还会有多达八款新产品获批上市[1] -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针对黑色素瘤的肿瘤疫苗,并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但该疫苗至少要到2027年或更晚才有望上市[3] - 在此之前,公司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其他疫苗产品的销售[3] 资本市场对Moderna策略的反应 - 资本市场的反应暗示着对公司商业策略的怀疑,投资者对新冠疫苗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的销量反弹信心不足[1][2] - 有观点认为公司错过了利用新冠疫苗丰厚收入进行产品多元化布局的机会,如果进行更多产品引进授权可能会更受资本市场欢迎[3] - 公司被指可能对于自己的研发能力过于自信,这是一个公司战略的选择问题[3] BioNTech的对比策略 - BioNTech过去一年股价上涨近25%,目前市值超过250亿美元,是Moderna的两倍多[3] - 与Moderna加倍投入mRNA疫苗研发不同,BioNTech更多将资金用于管线引进授权交易和多元化发展,包括进军ADC抗癌药物领域[3] - BioNTech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一笔潜在规模高达110亿美元的交易开发双抗药物,该药物是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收购而来,当时花费不到10亿美元[3]
新冠疫苗巨头大幅裁员!千亿美元市值如今仅剩百亿
第一财经· 2025-08-01 16:47
公司近期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宣布全球裁员10%,至年底员工数将裁撤至约5000人,裁员规模近千人[1] - 裁员原因为新冠疫苗销量持续下滑[1] - 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75%,市值由疫情巅峰时期的近2000亿美元跌至约110亿美元[1]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年度运营支出削减约15亿美元[1] - 公司取消在日本建设mRNA药物生产工厂的计划,原因系全球及日本商业环境变化[1] 公司产品研发管线与战略 - 公司仍专注于新一代新冠疫苗研发,其针对新变异株的新冠疫苗已于今年5月获FDA批准[1] - 公司表示未来三年内可能有多达八款新产品获批上市[1] - 公司一款针对黑色素瘤的肿瘤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但预计至少要到2027年或更晚才能上市[3] - 有行业观点认为公司过于依赖自身研发能力,错过了利用新冠收入进行产品多元化布局的机会[3] 资本市场反应与同业对比 - 公司宣布裁员后,股价盘后大跌超8%[1] - 资本市场对其商业策略表示怀疑,对新冠疫苗和RSV疫苗的销量反弹信心不足[1][2] - 同业公司BioNTech过去一年股价上涨近25%,当前市值超过250亿美元,是公司的两倍多[3] - BioNTech策略更多侧重于管线引进授权交易和多元化发展,包括进军ADC抗癌药物领域[3] - BioNTech近期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一笔潜在规模高达110亿美元的双抗药物开发交易,该药物最初从中国公司收购花费不足10亿美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