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丝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跨境金融“组合拳”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新浪财经· 2025-06-20 11:13
金融开放与展会概况 - 上海实施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 [1] - 2025陆家嘴论坛与金融展联动举办 主题为"开放创新、科技赋能、共创金融未来" [1] - 金融展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 跨境清算公司等协办 [10] 浙商银行参展亮点 - 首次参展以"善""数"为设计理念 设置7大互动展区包括直播、Robot、善本金融等 [3] - 作为浙江省首家CIPS直参法人银行 系统性展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3][5] - 推出"浙银LIVE直播展区" 5场直播线上观看超百万人次 [9] 善本金融实践 - 构建"六大支柱"体系 包括金融顾问制度、县域金融生态等 [4] - 推出20项措施 包括100亿专项帮扶资金和170亿美元民企跨境融资计划 [4] - 截至5月末外贸企业累计授信超1400亿元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年均增长40% [4][5] 科技金融创新 - "善科陪伴计划"服务3.2万户科技企业 融资余额超4000亿元 [9] - 评价体系转向"数专利、看价值" 计划全年新增科技贷款100亿元 [9] - 展区展示搬运机器人(4.5米/秒)和机器狗等科技互动装置 [6] 跨境金融服务 - 打造"浙银丝路金融"和"浙银全球交易宝"两大跨境服务品牌 [5] - 通过CIPS直参优势提升清算效率 跨境结算本币占比提升20% [5] - 为义乌外贸企业提供担保/质押/信用贷款组合支持 [4]
运河碧波漾万里 苏韵欧风共婵娟——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欧洲绽放光彩
新华日报· 2025-06-17 07:16
中国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遗产,也是流动的文明现场。汩汩流淌的中国大运河水,携千年文脉, 在素有"欧洲心脏"之称的比利时漾起波澜。 6月9日下午,一场快闪活动奏响了"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序曲。在布鲁塞尔艺术山 上,江苏民乐《好一朵茉莉花》和惊艳的锡剧戏服起舞,引得当地市民和游客驻足围观。在布鲁塞尔标 志性大广场上,来自江苏大运河畔的精美苏绣,让欧洲民众沉浸式体验了江苏非遗的独特魅力。 当地时间6月10日,"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正式在比利时运河畔的布鲁塞尔邮政广场 启幕。当日,适逢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活动选址布鲁塞尔,也颇具象征意义——作为欧盟总部所在 地,这里本身就是多国文明对话的现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标志性的符号,既是流动的文化遗 产,也是连接中外文明的重要纽带。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6月9日至13日,由中国驻欧盟使团、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 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比利时、克罗地亚成功举办。作为外 交部"中欧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江苏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向世界阐 ...
小早点 大“花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2 06:09
行业发展历程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早点供应紧张,仅有豆浆、油条、火烧"老三样",专业和兼营早点铺从1958年的262个增至60年代初的520多个 [6][7] - 1981年起国营、集体、个体"三扇门"共同发展,1986年全市420多家粮店兼营早点,日服务8万余人 [10][11] - 1992年城近郊八区早点供应点达4671个,较1978年增长两倍多,品种从"老三样"扩展至80余种 [12] - 1997年城八区国有早点网点达488家占37%,60部早餐车投入使用,行业营收同比增长30% [13][14] 产品创新与品类扩张 - 1983年新增91个早点品种,引入西安食堂油旋、同和居银丝卷等特色产品 [12] - 1985年东城饮食公司增加150多种早点,薄脆、炒肝等成为常售品种 [12] - 1986年62家一级饭庄中53家经营早点,全聚德推出4毛6的包子配鸭血酸辣汤套餐 [11][12] - 2012年首批944家早餐示范店涵盖肯德基、庆丰包子等中西品牌 [16] 经营模式演变 - 1956年饮食公司利用饭馆设备增设28个供应点,并推出流动售货车 [6] - 1965年双井饭馆首创送餐到居民区模式 [6] - 1984年宣武区粮店跨界经营早点,利用业余时间现制现售 [8][11] - 2002年启动早餐工程,计划实现社区5-10分钟便民圈 [15] 政策支持与行业激励 - 1980年代对集体个体饭馆增加粮油供应,国营饭馆享受免税、补贴及平价原料 [11] - 1990年代建立早点发展专项资金,按营收10%提取激励资金 [13] - 2002年西城区设立首笔早点奖励基金,发放数十万元奖金 [14] - 2003年社区早餐达标网点可获8000元设备补助 [15]
偷税被曝光!8000余万元黄金“消失”藏猫腻!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21:50
国家税务总局5月19日发文详细披露了一则偷税案例:一家企业通过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从而达到偷税的目的。 金徽新材全资股东为深圳金徽科技(下称"金徽科技")。金徽科技主要从事LED驱动电源和安防配套电源的研发、生产、 销售,目前已成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高。福建粤通的上层股东深圳粤通新材料也已被吊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黄金是自然界中化学稳定性极高的元素,容易提纯,提纯损耗如此大,疑点重重。经检查人员调查,深圳金斯达黄金的提 纯损耗低,且公司无法提供相关(提纯损耗大)证据。公司主张的大量黄金提纯损耗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检查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深圳金斯达有多个项目存在用金疑点,部分项目在研发过程中未有使用黄金的流程。同时,结 合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的项目鉴定结果,稽查局最终查实该公司有17个研发项目存在虚列黄金材料支出、违规享受研发费 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问题,共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 在检查过程中,稽查局发现深圳金斯达还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行为。 面对各项证据,深圳金斯达时任法定代表人张某仍然拒绝承认相关违法事实,且无法给出合理理由。不过,该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