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金融

搜索文档
三万亿浙商银行“掌门”辞任,“金融向善”探索将何去何从
南方都市报· 2025-07-20 13:49
人事变动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去所有职务 包括董事长 执行董事 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 [2] - 陆建强1965年4月出生 刚满60岁 此前曾任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副秘书长等职 2022年初空降浙商银行担任一把手 掌舵约三年半 [2] - 执行董事 行长陈海强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直至新任董事长产生 [4] - 陈海强1974年出生 2020年7月出任副行长 分管零售 大财富管理条线 2024年4月被提名为行长 [5] - 陈海强行长任职资格刚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此前行长职位已空悬大半年 [6] 公司经营 - 截至2024年末 浙商银行总资产3 33万亿元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10亿 637亿 676亿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 150亿 151亿 [2] - 2022-2024年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 分别为1 47% 1 44% 1 3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7 07% 净利润微增0 61% [3] - 年内收到监管部门罚款总计约1900万元 [3] 战略发展 - 陆建强提出"善本金融"概念 强调"金融向善" 主张从社会角度重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服务方式 文化建设 [4] - "善本金融"具象化为六大支柱 包括金融顾问制度 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 浙银善标 善本信托 问责向善和员工向善 [4] - 金融顾问制度已推广至全国16省市 服务企业超10万家 落实融资1 1万亿元 [4] 行业地位 - 浙商银行是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 但多个关键指标已被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等本地头部城商行赶超 [6] - 近年来高管变动频繁 2022年1月原董事长沈仁康突然卸任 2023年2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6] - 2023年8月原行长张荣森因个人原因辞职 尚未到退休年龄 [6] 未来挑战 - 继任者需平衡"善本金融"社会价值与股东回报经济价值 [7] - 战略连续性和持续落地实践存在不确定性 [7]
浙商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金融顾问防非反诈在行动 温情守护您的钱袋子
齐鲁晚报· 2025-07-18 16:36
金融服务创新 - 浙商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通过电话回访及时发现客户遭遇电信诈骗 成功拦截15万余元资金损失 [1] - 公司践行"善本金融"理念 深化"善标 善能 善行 善为"服务体系 组建金融顾问团队开展十余场防非反诈活动 [1] - 运用全息投影互动技术打造智慧网点 客户可通过虚拟数字员工享受24小时沉浸式金融服务 [8] 防非反诈措施 - 制作防非短视频和情景剧 再现电信网络诈骗 刷单返利等高发骗局真实案例 剖析非法金融活动套路 [2] - 联合济南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举办专场活动 覆盖企业主110余人次 讲解新《反洗钱法》及诈骗识别技巧 [4] - 开展"财富管理N课"校园宣讲 针对青少年解析"刷单返利""校园贷"等骗局 提升学生金融素养 [4] 特殊群体服务 - 为行动不便客户提供移动终端上门服务 联合山东银联走进特殊儿童服务中心开展反诈宣讲 [5] - 推广应急服务机制 增强公众金融风险免疫力 传播"金融为民"正能量 [5] 科技赋能与未来规划 - 推动与武术院校教育缴费平台合作 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8] - 未来将深耕"七进"宣传场景 健全线上线下融合宣教体系 聚焦"老少新"重点群体 [9] - 计划以"精准+温度"服务模式拓展金融知识普及广度与深度 推动科技赋能与社会责任结合 [9]
3万亿浙商银行,董事长辞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1:25
公司高管变动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任 行长陈海强代为履职直至新董事长选举完成[1] - 陆建强自2022年1月起担任董事长三年余 出生于1965年4月 此前有政府机构及财通证券任职经历[4][6] - 2022年上任后提出三大关键举措:打造一流商业银行目标 "善本金融"理念 "数智浙银"战略[6] 财务与市场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6.5亿元 归母净利润151.86亿元 总资产3.33万亿元[3] - 最新A股市值近1000亿元 总市值984亿元(人民币) 流通值817亿元[2] - 2024年ROE 8.49% ROA 0.49% 净利率23.20% 负债率93.90%[2] - 2025E/2026E收入预测685亿/713亿 同比增速1.20%/4.16% 净利润预测153亿/160亿[2] 行业动态 - 2024年多家银行"一把手"变更 包括四川银行、上海银行等[6] - 股份行高管年轻化趋势显著 "70后""80后"密集出任高管 如恒丰银行1982年生行长[6] 公司背景 - 2004年8月开业 总部杭州 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3] - 陆建强曾任财通证券董事长(2018-2022) 现任浙商总会副会长[6]
3万亿股份行,掌舵人到龄卸任
券商中国· 2025-07-10 20:57
浙商银行高管变动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职务[1] - 执行董事兼行长陈海强暂代董事长职责[1] - 陆建强任职期间推动公司治理建设、战略体系完善及企业文化塑造[1] 陆建强职业背景 - 陆建强1965年出生,早期从事市场行政监管,曾任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分管金融及国资[2] - 2018年出任财通证券董事长,任内完成38亿元可转债发行并推进80亿元配股项目,公司资产规模从600亿元扩张至千亿元[3] - 2022年1月调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2023年8月正式获批董事长任职资格[4] 陆建强在浙商银行的业绩 - 提出"善本金融"理念,构建金融顾问制度等六大支柱体系[6] - 化解历史不良资产,厘清战略方向并推动高质量发展[7] - 截至2024年3月末,浙商银行总资产达3.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5%[8]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1.1亿元,利息净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正增长[8] 股份制银行高管变动趋势 - 年内已有3家股份行更换掌门人,包括浙商银行、广发银行(蔡希良)及华夏银行(杨书剑)[9]
陆建强到龄辞任浙商银行董事长,在职期间提出三个关键举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0:01
公司高管变动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任 由行长陈海强代为履职 [1] - 陆建强自2022年1月起担任董事长三年 此前曾任财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 [1] - 2024年以来多家银行发生"一把手"变更 包括四川银行、上海银行等 [4] - 商业银行高管年轻化趋势明显 "70后"及"80后"开始担任重要职位 [4][5] 战略发展成果 - 提出"打造一流商业银行"目标 2022年营收突破600亿元 2023年资产规模达3万亿元 [2] -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8% 较2021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 [2] - 推出"数智浙银"战略 建立"185N"数字化改革体系 ITBP模式实现科技与业务融合 [4] 金融理念创新 - 提出"善本金融"理念 强调金融功能性优先于盈利性 发布"浙银善标" [3] - 善本金融相关数据:金融顾问覆盖24省 服务企业10.33万家 落实融资10878亿元 [3] - "浙银善标"一级客户约10万户 善本信托工程累计规模3789万元 [3] 经营治理成效 - 任职期间完善公司治理 健全战略体系 推进风险管理与合规建设 [4] - 完成历史不良资产出清 2022-2024年资产质量保持向好趋势 [2] - 数字化改革成效显著 定期召开董事长级别的数字化推进会议 [4]
浙商银行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跨境金融“组合拳”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新浪财经· 2025-06-20 11:13
金融开放与展会概况 - 上海实施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 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 [1] - 2025陆家嘴论坛与金融展联动举办 主题为"开放创新、科技赋能、共创金融未来" [1] - 金融展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 跨境清算公司等协办 [10] 浙商银行参展亮点 - 首次参展以"善""数"为设计理念 设置7大互动展区包括直播、Robot、善本金融等 [3] - 作为浙江省首家CIPS直参法人银行 系统性展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3][5] - 推出"浙银LIVE直播展区" 5场直播线上观看超百万人次 [9] 善本金融实践 - 构建"六大支柱"体系 包括金融顾问制度、县域金融生态等 [4] - 推出20项措施 包括100亿专项帮扶资金和170亿美元民企跨境融资计划 [4] - 截至5月末外贸企业累计授信超1400亿元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年均增长40% [4][5] 科技金融创新 - "善科陪伴计划"服务3.2万户科技企业 融资余额超4000亿元 [9] - 评价体系转向"数专利、看价值" 计划全年新增科技贷款100亿元 [9] - 展区展示搬运机器人(4.5米/秒)和机器狗等科技互动装置 [6] 跨境金融服务 - 打造"浙银丝路金融"和"浙银全球交易宝"两大跨境服务品牌 [5] - 通过CIPS直参优势提升清算效率 跨境结算本币占比提升20% [5] - 为义乌外贸企业提供担保/质押/信用贷款组合支持 [4]
以“人”破局 “善”“数”驱动 浙商银行激活科技创新澎湃动能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12
医疗康养机器人行业 - 浙江孚宝智能科技开发的智能康养机器人"大宝"和"小宝"已实现量产,在国内康养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提升,并收到荷兰、德国等国际市场的意向订单[3] - 公司2023年智能康养陪伴机器人订单量暴涨,浙商银行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其备货生产[4] - 公司聚焦医疗资源不均衡和老龄化社会照护难题,产品具备基础诊断、分诊、医疗陪伴与危机报警等功能[3] 半导体材料行业 - 江丰电子创立中国首个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生产基地,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大规模出口[6] - 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17家公司全部成长为规上企业,复合增长率达90%以上,其中6家为高新技术企业[8] - 浙商银行为产业链初创企业提供3000万元纯信用授信"人才贷",给予江丰电子集团6亿元授信额度[7] 工业互联网行业 - 和利时卡优倍是工业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其HolliCubeOS系统具备采集生产过程全要素数据能力[9]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60%,浙商银行通过"人才银行"产品授信250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10] - 公司参与宁波市首笔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以专利作为底层资产进行质押融资[10] 银行科技金融服务 - 浙商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2万户,融资余额超4000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超4000户[1] - 银行创新评价模式,从"数砖头、看抵押"转向"数专利、看价值",提供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务[1] - 推出"人才银行"服务品牌,形成以人才价值为主要评估依据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7]
浙商银行: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9 19:02
公司经营业绩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3.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8% [5][34] - 2024年营业收入676.50亿元,同比增长6.19%,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51.86亿元,同比增长0.92% [34] - 不良贷款率1.38%,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2.61%,一级资本充足率9.6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 [5][34] 战略发展 - 确立"善本金融、智慧经营、人文浙银"三大战略指引,打造数字化改革、深耕浙江、板块协同、财富管理四大战略重点 [6] - 金融顾问制度在全国16个省市推广,累计为10万余家企业落实融资超10000亿元 [7] - 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在全国74家区县复制推广,建成超100家"温暖驿站" [7] 公司治理 - 完成董事会换届,第七届董事会由3位执行董事、4位股东董事和5位独立董事组成 [9] - 2024年召开14次董事会和31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董事会议案赞成率100% [10] - 建立董事会重大事项会前沟通汇报清单,全年组织7次会前专题沟通会议 [10] 风险管理 - 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增加20.82亿元 [41] - 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年末拨备覆盖率178.67% [34][41] - 推进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迭代"浙银善标"体系,完善大数据风控平台 [11] 业务发展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54.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2.98亿元 [38] - 金融投资余额10554.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8% [38] - 应付债券余额5415.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77% [38] 投资者关系 - 全年发布公告200余份,涵盖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公告,保持"零差错"水准 [13] - 高质量召开年度、半年度、三季度业绩说明会,通过网络直播和现场会议相结合方式拓宽交流面 [13] - 荣获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等荣誉 [5]
全面落实!浙商银行发布20条举措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见效
搜狐财经· 2025-05-29 13:52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实施方案》围绕八方面推出二十条举措,通过100亿专项帮扶资金开展"雪中送炭"工程,彰显"金融向善"担当,靠前发力服务实体经济 [1] - 公司聚焦科技、外贸、消费三大关键领域,实施"善科陪伴计划"、"跨境护航计划"、"同善共富计划"三大品牌计划 [1][3][4] - 公司秉持"善本金融"理念,构建金融顾问、县域金融综合生态建设等"六大支柱"体系,推动金融服务向善 [5][6] 政策响应与落实 - 公司第一时间响应中央一揽子金融政策,率先发布《实施方案》,落实货币政策利好惠及实体经济 [2] - 《实施方案》聚焦八大核心工作方向,包括支持科技企业、保障外贸稳定、提振消费市场、推动房地产平稳发展等 [2] 科技金融支持 - 公司推出"善科陪伴计划"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年实现科技金融贷款新增100亿元 [3] - 计划未来三年内组建100个科技金融团队,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生态 [3] 外贸领域支持 - 公司实施"跨境护航计划",承诺不抽贷、不断贷,为存量贷款提供无还本续贷等灵活安排 [3] - 2025年对民营企业跨境融资投放不低于170亿美元 [1] 消费提振措施 - 公司实施"同善共富计划",今年计划投放个人消费贷款100亿以上 [4] - 配套2000万资金支持政府"以旧换新"等消费补贴 [4] 善本金融实践 - 公司开展金融顾问"雪中送炭"工程,给予外贸、民营、普惠等领域100亿元专项资金帮扶 [5] - 推动县域金融生态建设,复制推广"3386"模式及"金服宝·小微"数字化平台 [6]
浙商银行陆建强:金融业迎三大变局,“善本金融”重塑发展新范式
经济观察报· 2025-05-13 15:48
金融业变局与"善本金融"理念 - 金融业当前面临三大变局:功能定位变局(突显政治性人民性)、数智化业态变局(数字化转型重塑金融逻辑)、高质量发展时态变局(突破规模效益路径依赖)[2] - "善本金融"作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新范式,核心内涵为"以善为魂,以数为用",强调从社会价值视角重塑金融价值[1][3] - 该理念实践体系包括金融社会角色觉醒、服务场景下沉、业务逻辑变革等六大向度,并通过链式生态金融连接产业生态[3] 浙商银行实践与理论成果 - 公司以"善本金融"为指引,坚持金融功能第一性,推动金融服务资源聚焦正向社会主体[2] - 相关实践已结集为《善本金融·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新范式丛书》,包含四条主线:"善""数""价值评价""文化",目前已出版4本,未来计划再出5本[3] - 具体实践包括金融顾问制度、县域金融生态、浙银善标、善本信托四大体系,将传统文化治理智慧转化为行业实践[5] 行业专家观点与评价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需兼具历史传承性(如"诚信为本""义利并举")与时代创新性(现代金融治理理念)[4] - "善本金融"通过社会责任融入商业模式,为解决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提供新路径[4] - 金融业需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金融协同发展,"善本金融"强调服务社会价值而非单纯盈利,实践如"善本信用"评价体系具有创新意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