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搜索文档
看戏逛馆听演唱会,这里有一份暑期文化消费攻略
新京报· 2025-06-30 22:37
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 - 北京市商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时尚场景育新、时尚活动提升、时尚品牌创新、时尚产业赋能等5大专项行动共21项举措 [1] - 方案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融合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和多元资源,提升文化消费品质 [1] 演艺新空间推动文化消费 - 北京市文旅局制定《北京市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推出10条举措支持演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 [2] - 吉祥大戏院推出360度沉浸式舞剧和"戏曲咖啡",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文物古建通过"会馆有戏"品牌融入非遗艺术 [2] - 爱乐汇在三里屯、华熙LIVE·五棵松等商业空间打造演艺新空间,累计推出5000余场音乐表演 [2] - 77剧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将工业遗迹转化为互动式观演空间,年轻观众占比超70% [2] - 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繁星戏剧村采用"演艺+餐饮+文创"模式,年演出场次均超600场 [2] 科技赋能文化体验 - Re睿·国际创忆馆利用AI/VR技术将工业筒仓改造为时光舱,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采用数字技术展示壁画 [3] - 平谷区大溶洞全息投影数字化应用项目计划暑期推出 [3] - 前门"科技体验馆"融合老北京韵味与现代科技,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提供铜画手工体验 [3] 非遗与老字号创新 - 王府井工美大厦"予寻空间"举办"非遗焕新 无界共生"大展,展示1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品 [3] - 首钢园六工汇开设全市首家双品牌主题店 [3] - 全聚德中轴食礼推出京味儿下午茶,京扇子提供定制折扇服务 [3] 暑期文化消费活动 - 同仁堂知嘛健康隆福寺店7月2日开业,打造中医药文旅消费标杆 [4] - 北京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展示数万件珍贵标本,八达岭机场提供低空飞行、直升机观光等体验 [4]
直播电商强化非遗“造血”能力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8
非遗商品市场表现 - 2024年抖音电商非遗商品年销售量超65亿单,超10个非遗商家店播破千万元 [1] - 手工小麻花、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等非遗商品热销 [1] 直播电商对非遗行业的推动作用 - 直播电商以实时互动、场景还原、即时反馈等特点提升非遗商品曝光度和用户黏性,推动非遗消费爆发式增长 [1] - 直播电商革新非遗产品销售渠道,线上可视化使文化属性和技艺属性得到更直观展示 [1]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直播电商平台解说技艺,实现科普与传播 [1] 非遗与年轻群体的连接 - 直播电商年轻化、场景化和潮流化的特性成功搭建非遗与年轻群体沟通的桥梁 [2] - 古老非遗通过文化创意和场景营造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重新打开,表达现代生活方式 [2] - 非遗从静态标本转型为动态生长的生活方式,体现从保护性传承到创造性转化的价值观重构 [2] 非遗市场化路径 - 电商平台以市场化方式介入非遗保护,提供持续发展的商业动力 [2] - 形成文化保护与市场活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2]
五位文化和旅游行业基层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美好生活(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09
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 - 文化和旅游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感受艺术魅力,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绽放新光彩 [1] - 2024年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游客参观接待量达到1020万人次 [1] - 红色文化讲解员通过1.2万余场讲解、600余场宣讲传递信仰之火 [1] 文化馆和艺术普及 - 东莞市文化馆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全年365天开放,提供演出、展览、才艺学习等服务 [2] - 文化馆的责任是普及艺术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市民艺术素养 [2] - 舞蹈演员通过作品如《只此青绿》展现传统文化,观众对文艺要求越来越高 [2] 旅游行业和导游角色 - 导游通过生动讲解历史细节和非遗手作,传播中国故事和文化 [3] - 导游不仅分享祖国山河人文之美,也代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3] - 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通过竹编产品带动当地就业,108人固定就业、200多人灵活就业 [3][4] 非遗传承和产业发展 - 赤水竹编从传统手艺发展为特色产业,成立公司并打造品牌 [3] - 竹编非遗展示基地和工坊建成,推动产业和市场发展 [4] - 非遗传承人希望竹编能牵起产业、市场和老百姓之手,实现更好发展 [4]
运河碧波漾万里 苏韵欧风共婵娟——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欧洲绽放光彩
新华日报· 2025-06-17 07:16
文化交流活动 -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办,作为中欧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展示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1] - 活动包括快闪表演、非遗展示、美食体验、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吸引当地民众和游客参与互动 [2][3] - 开幕式上举办"水韵江苏"文旅推介和无锡城市推介活动,展示江苏运河沿岸风光和文化成果 [3] - 专题展览"千年运河·水韵江苏"生动展现大运河历史画卷、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 [3] - 中欧青年交流活动"运河风华·青春骑遇记"和"千年运河千里行"国际传播行动启动,促进青年对话 [4] 非遗展示 - 苏州刺绣、扬州雕版印刷、常州孟河医派、扬州剪纸、惠山泥人、宜兴紫砂等江苏非遗技艺精彩亮相 [3] -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苏绣"一根丝线劈300份"的精微匠心和中医针灸推拿技艺 [3][7] - 常州孟河医派展位吸引外国观众体验推拿、针灸,对中医疗效表示赞叹 [8] - 中比艺术家文化沙龙围绕"中欧艺术与文化传承、保护、互鉴"展开深度对话 [8] 文旅合作 - 江苏推出10条入境旅游线路,优化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入境旅游便捷性和体验感 [10] - 无锡与萨格勒布签署多项文化产业合作项目,包括文化产业协同创新、文旅路线开发、动漫IP运营等 [10] - "大运河—萨瓦河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动,推动两地文化产业合作 [10] 国际反响 - 活动引发比利时《晚报》、法国《费加罗报》等国际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11] - 活动内容在20个国家以6种语言发布,被当地主流媒体广泛转载 [11]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驻外使节等官方账号转发推荐活动内容 [11]
在融入中赋能文化和自然遗产焕新彩聚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融入中赋能文化和自然遗产焕新彩
大众日报· 2025-06-15 08:34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 山东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推出千余场文博主题活动,展现历史文化资源并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2] - 山东博物馆举办鲁绣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学习基本针法与构图 [2] - 山东博物馆同期推出"馆藏清代五体书法展"和"名铸典册 镜鉴千秋"两大展览,分别展出55件套书法珍品和70余件文物 [2] - 山东省备案博物馆达839家,其中774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社会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2] 非遗传承与体验 - 全省围绕"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主题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3]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课堂和街区,指导公众体验木版年画等传统技艺 [3] - 山东省文化馆举办非遗文创市集、剪纸精品展等多项活动 [3] 考古与自然保护 - 山东省将在泰安市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主场活动,成立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并发布考古研学地图 [3] - 东营市东方白鹳保护研究中心揭牌,公布丹顶鹤、东方白鹳和黑嘴鸥的最新繁殖数据 [3] -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繁殖数量创历史新高,达233巢536只,累计繁殖4260只 [3] - 黑嘴鸥繁殖种群达9810只,数量稳定在1万余只 [3]
文旅嘉年华激活消费新热潮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41
文旅活动启幕 - 2025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暨余杭区第二十个非遗保护月活动在余杭区百丈镇正式启幕 [1] - 活动围绕"余杭好地方"文旅IP推出亲子寻宝赛,串联4条主题文旅游线 [1] - 联动非遗市集、精品民宿形成特色体验集群,构成"非遗展示-文化解码-场景消费"闭环 [1] 荣誉授牌与联盟成立 - 活动现场为新入选省级非遗工坊、省级非遗茶空间及余杭区非遗传承实践优秀案例颁发荣誉 [1] - 余杭区12家新入选市级乡村(社区)博物馆的单位被授牌 [1] - "余杭区乡村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 [1] 百丈镇文化运营成果 - 百丈镇提出打造"中国乡村博物馆第一村"振兴计划,形成"一村十馆"文化格局 [1] - 创新打造"文化资源-文创产品-市场价值"转化链条,培育13个特色共富工坊 [1] - 2024年百丈乡村博物馆集群实现经营性收入5000万元,带动旅游收入增长60%,解决300余人就业 [1] 非遗保护月系列活动 - 余杭区第二十个非遗保护月期间将推出30余项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 [2] - 活动包括"余杭之夜·潮端午"、五常龙舟胜会、水乡婚礼、青山端午游龙会等 [2] - 全方位展现余杭"山水人文共美"独特风采,书写文旅融合篇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