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寿险
icon
搜索文档
前5月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瘦身”上千家,告别市场为哪般
北京商报· 2025-06-03 20:41
保险业渠道变革深化 - 2024年前5月全国保险公司共撤销1028家分支机构,同比增长超20%,其中人身险公司撤销805家(占比约80%),财产险公司撤销223家 [1][4] - 被裁撤机构以县域及三四线城市的支公司和营销服务部为主,头部公司年内已裁撤上百个分支机构 [1][4] - 同期新设分支机构仅161家,大中型公司更活跃,如北京人寿设立重庆分公司、国民养老设立上海分公司 [4] 数字化驱动战略调整 - 线上投保率达78%,AI技术优化全流程服务,削弱对线下依赖 [5] - 传统网点年均成本超百万元,关闭低效网点可使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下降0.3-0.5个百分点 [5] - 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代理人队伍缩减加速人力驱动模式转型 [4][5] 历史裁撤趋势与未来展望 - 2020年以来累计超1万家分支机构被注销,2022年达顶峰(3019家),2024年同比有所下降 [6][7] - 短期裁撤速度或维持高位,长期将随线上线下融合成熟而放缓 [7] - 未来分支机构将"择优布局",聚焦经济活跃区域和高净值客户服务 [7][8] 分支机构核心价值重塑 - 仍是复杂产品咨询、信任建立及高净值服务的关键载体,如长期寿险需面对面沟通 [8] - 大型公司可升级为体验中心,中小公司可借力第三方渠道或聚焦区域特色业务(如政保合作) [9] - 需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强化智能理赔和App辅助功能 [9] 差异化发展路径 - 大型公司形成全国网状布局(上千个网点),中小公司仅设省级分公司和少量支公司 [9] - 头部公司应整合资源服务高端市场,中小公司需差异化竞争(如区域特色业务) [9] - 需改进"保费论英雄"导向,培育合规文化并完善销售环节内控 [10]
手回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再有保险中介将登陆港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20:09
公司概况 - 公司母公司深圳手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5月15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定位为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核心业务为通过数字化平台促成保险交易,收入主要来自保险公司支付的佣金 [1] - 公司商业版图由三个数字化平台构成:面向C端用户的直营平台"小雨伞",赋能保险代理人的"咔嚓保",以及连接B端合作伙伴的"牛保100" [1]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的总保费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市场份额为7.3% [1]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的首年保费计算,公司同样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 [1] - 公司自成立以来分销了超1900个产品,其中超280个为定制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售产品有306个 [1] - 公司已成功孵化超过14个IP,覆盖长期寿险、长期重疾险、长期医疗险及其他保险以及短期保险等各类产品 [1] 行业趋势 - 中国线上中介人身险市场总保费由2019年的600亿元增至2023年的21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9% [2] - 预计到2028年,线上中介将为中国人身险市场贡献总保费10310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4.2% [2] - 线上长期人身险的总保费从2019年的120亿元增至2023年的8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6% [2] - 预计到2028年,线上长期人身险的总保费将达到6270亿元,2024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5%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2] - 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和2.42亿元 [2]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已获得红杉中国、经纬创投、歌斐资产、天士力资本、信天创投等国内顶级投资机构投资 [2]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加强并优化销售和营销网络以及改善服务,提升研发能力并改进技术基础设施,选定兼并、收购和战略,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