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雨伞
icon
搜索文档
流量驱动失速、上市就破发,手回集团在港股价值重估
搜狐财经· 2025-06-11 15:54
港股IPO与股价表现 - 手回集团在香港上市后股价破发 发行价为8 08港元 上市当天盘中跌幅达17% 截至6月11日午间收盘股价跌至5 09港元 较发行价下跌近四成 [2] - 公司当前市值11 52亿港元 换手率0 20% 成交额232 40万港元 [3] 公司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 通过线上平台为投保人及保险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不承担保险风险 [5] - 主营业务分为三部分:牛保100(贡献62 8%收入)、小雨伞(21 3%)、咔嚓保(15 9%) [9][15] - 牛保100包含自媒体流量渠道(29 4%收入)和持牌经纪代理公司(33 4%) 合作方超1100家 [10] - 小雨伞为直接分销平台 咔嚓保通过2 7万名保险代理人分销 其中1 6万人在2024年有实际销售 [13][1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人身险市场规模3 8万亿元 中介市场总保费2370亿元(占6 3%) [6][7] - 线上中介占人身险中介市场89 1%份额 公司以2 9%市场份额排名第八 在长期人身险领域为第二大线上中介(7 3%份额) [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波动较大:2021年15 48亿元 2022年8 06亿元 2023年16 34亿元 2024年13 87亿元 [8] - 净利润剧烈波动:2021年亏损2 04亿元 2022年盈利1 31亿元 2023年亏损3 56亿元 2024年亏损1 36亿元 [8] - 经调整后净利润:2022年0 75亿元 2023年2 53亿元 2024年2 42亿元 [17] 成本结构 - 主要成本为佣金支出(2024年占55 8%)和渠道推广费(37 5%) [2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中广告营销占比连续三年超40% [21] - 2024年渠道费用8 01亿元 研发投入仅5100万元(同比降16 6%) 研发人员从145人减至133人 [23] 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高度依赖外部流量获客 商业模式本质为营销驱动而非技术驱动 [23] - 与社交软件类似存在"反向网络效应"风险 需持续投入流量维持规模 [25]
三度闯关,最终登陆港交所!这家保险中介上市首日跌18%
券商中国· 2025-06-01 22:52
上市情况 - 手回集团于2024年5月15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5月30日登陆港交所,每股定价8.08港元,发行2435.84万股股份 [2] - 上市首日股价下跌18.19%,收盘报6.61港元/股 [2] - 募资净额约1.34亿港元,60%用于销售及营销网络优化,20%用于研发能力提升,10%用于并购及战略投资,10%用于营运资金 [2] 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依托三大在线平台:"小雨伞"(直接分销)、"咔嚓保"(代理人分销)、"牛保100"(业务合作伙伴分销) [2] - 2024年收入占比:"小雨伞"21.3%(2.93亿元)、"咔嚓保"15.9%(2.20亿元)、"牛保100"62.8%(8.65亿元) [3] - "咔嚓保"连接超2.7万名代理人,覆盖15个省级区域;"牛保100"合作超1100家业务合作伙伴 [3] 市场地位 - 2023年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2370亿元,占人身险市场6.3%,公司排名第八,市场份额2.9% [3] - 以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公司为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机构,市场份额7.3% [3] - 以长期人身险首年保费计,公司同样位列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机构 [3]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15.48亿元、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4] - 净利润:2021年亏损2.04亿元,2022年盈利1.31亿元,2023年亏损3.56亿元,2024年亏损1.36亿元 [4] - 经调整后净利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22年0.75亿元,2023年2.53亿元,2024年2.42亿元 [4] 行业动态 - "报行合一"政策压缩佣金空间,倒逼行业加大技术投入和合规建设 [5] - 2024年已有7家保险科技及中介机构在港股或美股递交招股书,包括青民数科、轻松健康、白鸽在线等 [5]
IPO周报 | 影石创新Insta360开启招股;驭势科技、仙工智能以18C冲刺港交所
IPO早知道· 2025-06-01 10:02
港股IPO动态 手回集团 - 计划于2025年5月30日以股票代码"2621"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24,358,400股股份,发行价8.08港元,募资总额1.97亿港元 [3] - 香港公开发售获990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13倍认购,引入天津海泰集团和鹿驰资本两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4955万港元 [3] - 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市场份额7.3%,分销超1,900个产品,覆盖306个在售产品和14个IP [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毛利率34.8%-38.1%,经调整净利润率9.3%-17.4% [5] 林清轩 - 2025年5月29日递交港股招股书,定位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主打山茶花成分抗皱紧致产品,2024年零售额位居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之首 [10][11] - 2024年核心产品山茶花黑金霜收入6150万元,小金伞防晒霜首年收入3630万元,SKU总数188个 [10]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2.5%(6.91亿元至12.10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超2亿元 [11][12] 驭势科技 - 2025年5月28日以18C章程递交港股招股书,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覆盖机场、厂区等封闭场景及物流等开放场景 [14] - 大中华区最大机场及厂区L4解决方案供应商,2024年收入2.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01.3%,毛利率43.7%-48.8% [15] - 累计融资超17.5亿元,2023年IPO前估值73亿元,真无人自动驾驶里程达580万公里 [16][17] 奕斯伟计算 - 2025年5月30日递交港股招股书,或成"RISC-V第一股",创始人王东升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奠基人 [19][20] - 中国最大RISC-V全定制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商业化100余款系统级解决方案,服务全球100多家客户 [20] - 2022-2024年营收20.00亿元-20.25亿元,毛利率15.4%-25.9% [20] 仙工智能 - 2025年5月27日以18C章程递交港股招股书,全球最大机器人控制器公司,2024年控制器市占率23.6% [22]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5.7%(1.84亿元至3.39亿元),毛利率45.9%-49.2% [23][24] - 2024年4月IPO前估值32.7亿元,平台部署超1,000款机器人,覆盖20+行业 [25] 拓璞数控 - 2025年5月26日递交港股招股书,或成"港股高端工业母机第一股",中国航空航天五轴数控机床市场份额11.6% [27][29]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97.9%(1.36亿元至5.31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1338万元 [29] 圣桐特医 - 2025年5月30日递交港股招股书,中国最大本土特医食品品牌,婴儿特医食品市场份额9.5% [38][39]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0.3%(4.91亿元至8.34亿元),毛利率稳定在71%左右 [39] 聚水潭 - 2025年5月22日更新港股招股书,中国最大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24.4% [41][42]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1.9%(5.23亿元至9.10亿元),毛利率提升至68.5%,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4899万元 [42] 科创板IPO动态 影石创新 - 2025年5月30日开启科创板申购,股票代码"688775",战略配售获淡马锡、腾讯等认购 [7] - 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67.2%排名第一,运动相机全球第二,产品覆盖VR看房、全景会议等场景 [8] 其他行业动态 乐动机器人 - 2025年5月30日递交港股招股书,全球服务机器人视觉感知供应商,2024年客户留存率90% [35]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41.4%(2.34亿元至4.67亿元) [36] 先通医药 - 2025年5月26日递交港股招股书,中国首家获批创新放射性药物的企业,管线含15项资产 [32]
保险科技中介第十年:资方退出与排队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20:38
上市表现 - 手回集团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8.08港元,共发行24358400股,募资总额接近2亿港元,但上市首日股价下跌18.19%至6.61港元 [1] - 保险中介行业普遍存在"上市即破发"现象,例如元保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股价频繁破发,慧择上市首日跌幅4.76%,水滴公司首发当日跌幅近20% [1]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慧择股价仅为2.07美元,水滴公司股价长期困守1美元退市警戒线 [1] 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保险科技中介商业模式单一,主要依靠佣金收入,上游收取保险公司佣金,向下游分销渠道支付佣金,赚取费差 [2] - 手回集团2021-2024财年总收入分别为15.48亿元、8.06亿元、16.34亿元和13.87亿元,净利润波动较大,分别为-2.04亿元、1.31亿元、-3.56亿元和-1.36亿元 [2] - 佣金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99%以上,主要来源于寿险、重疾险、长期医疗险产品的分销 [3] 政策影响 - "报行合一"政策对中介渠道造成较大影响,2024年中介渠道销售佣金被强制压减40%~50% [4] - 手回集团长期寿险收入因"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叠加预定利率下调而减少 [4] - 2021-2024年,公司因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录得非现金亏损,分别为3.97亿元、0.62亿元(收益)、5.84亿元和3.45亿元 [4] 财务调整 - 剔除股份薪酬、上市开支及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影响后,手回集团2022-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和2.42亿元 [5] 资本退出与IPO压力 - 保险科技中介公司密集IPO,部分公司因早期投资者面临退出压力和对赌协议而寻求上市 [6] - 手回集团与资方对赌协议规定,若上市申请被撤回、拒绝或退回,投资者撤资权将自动恢复 [7] - 轻松健康集团、青民数科、白鸽在线、恒光保险、i云保等公司仍在等待上市 [8][9] 其他公司财务数据 - 轻松健康集团2022-2024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3.94亿元、4.90亿元和6.4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47亿元和0.77亿元 [8] - 青民数科2023-2025财年前六个月收入分别为0.14亿美元、0.38亿美元和0.26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7.55万、244.21万和63.20万美元 [8] - 白鸽在线2022-2024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4.05亿元、6.6亿元和6.31亿元,近三年亏损超5000万元 [8] - 恒光保险代理2022-2023年收入分别为0.24亿美元和0.23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156.99万美元和114.51万美元 [9]
中国第二大在线保险中介机构登陆港交所!
证券时报· 2025-05-30 21:21
招股表现 - 公开发售获得990倍超高认购比例,国际发售仅1.13倍认购 [1][4] - 最终定价为价格区间顶格的8.08港元 [1][3] - 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数量经回补机制后增至12,179,200股,占全球发售50% [2] - 国际发售最终股份数量为12,179,200股,占比50% [3] 业务与市场地位 - 2023年在线中介占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的89.1%,公司以7.3%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第二大在线保险中介 [3][7] - 三大核心平台:小雨伞(2024年收入2.93亿元,占比21.3%)、咔嚓保(连接2.7万名代理人,收入2.20亿元,占比15.9%)、牛保100(收入8.65亿元,占比62.8%) [6] - 合作超110家保险公司,服务164.5万名投保人及243.1万名被保险人,分销超1900个产品(含280个定制产品) [7] - 2024年长期险收入占比超68% [7]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2.42亿元 [7] - 上市首日股价下跌18.19% [8] 创始团队与股东结构 - 两名创始人光耀(CEO)和韩立炜(CTO)均有腾讯工作经历 [9][10] - C轮融资后估值达12亿元人民币,股东包括红杉信德、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 [11] - 基石投资者海泰香港和韬越实业分别认购475万和132万股,合计占全球发售股份24.92% [11][12] 行业前景与战略 - 2023年中国人身险市场规模达3.8万亿元,中介市场总保费2370亿元 [13] - 战略方向包括:深化产业价值链合作、加大产品创新、优化数字化平台、探索并购及海外扩张 [13]
三度递表终闻锣响 手回集团今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7:03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历经两次递表折戟后于5月30日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市场 [1] - 全球发售2435.84万股,香港与国际发售各1217.92万股,最终发售价为每股8.08港元 [1] - 公司于2024年1月首次递表,7月第二次递表,5月15日通过聆讯,5月30日正式上市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定位为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核心业务为通过数字化平台促成保险交易,收入主要来自保险公司支付的佣金 [1] - 在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为2.9% [2]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机构,市场份额为7.3% [2]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的首年保费收入计算,公司亦为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机构 [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8亿元、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3] - 2021年亏损2.04亿元,2022年盈利1.31亿元,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3.56亿元、1.36亿元 [3] - 经调整后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0.75亿元、2.53亿元和2.42亿元 [3] - 2024年收入回落但通过产品优势和优化运营流程实现持续盈利 [3] 业务构成 - 公司商业版图由三个数字化平台构成:直营平台"小雨伞"、赋能保险代理人的"咔嚓保"以及连接B端合作伙伴的"牛保100" [3] - 2024年小雨伞在线直接分销收入为2.93亿元,占保险交易服务总收入的21.3% [3] - 咔嚓保通过保险代理人分销收入为2.20亿元,占比15.9% [3] - 牛保100在业务伙伴协助下分销收入为8.65亿元,占比62.8% [3]
小雨伞母公司手回集团上市即破发跌18% 去年降收减亏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6:53
上市表现 - 公司于港交所上市首日开盘报7.5港元,较最终发售价8.08港元下跌7.18%,收盘报6.61港元,跌幅达18.19% [1] - 公司发售股份总数24,358,4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发售各占12,179,200股 [1][2] - 上市时已发行股份数量为226,378,600股(超额配股权行使前) [2] 发行与募资 - 最终发售价定为8.08港元(发行价范围6.48-8.08港元),未行使发售价格调整 [5] - 募资总额196.82百万港元,扣除62.59百万港元上市费用后净募资134.22百万港元 [4][6] - 联席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等10家金融机构 [2]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保险解决方案 [6] - 主要运营三大分销平台:小雨伞、咔嚓保、牛保100 [6] - 募资用途包括:60个月内优化销售网络、提升研发能力;36-60个月内进行战略并购;60个月内补充营运资金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6亿元(+102.6%)、16.34亿元(-15.1%)、13.87亿元 [6][7]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1.31亿元、-3.56亿元、-1.36亿元 [6][7] - 毛利率从2022年34.8%提升至2024年38.1%,主要因营业成本占比下降 [7] - 2023年出现35.8%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亏损,显著影响利润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2年净流出5426万元改善为2023年净流入2.05亿元,2024年保持1.10亿元净流入 [7][8]
手回集团正式登陆港交所:下一个十年继续深耕全球保险市场
IPO早知道· 2025-05-30 11:37
公司上市与融资 - 手回集团于2025年5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621 [2] - 本次IPO发行24,358,400股,香港公开发售获990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13倍认购 [2] - 引入天津海泰集团和鹿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4955万港元,募资总额1.97亿港元 [2] - 公司获得信天创投、红杉中国、经纬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其中经纬创投自2017年B轮融资起持续陪伴 [5] 市场地位与业务模式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市场份额7.3% [3] - 旗下拥有小雨伞、咔嚓保和牛保100三大平台,覆盖不同销售场景 [7] - 累计分销超1900个产品,其中定制产品280种,2024年定制产品首年保费12.34亿元,占比40.5% [7] - 已与68家人身险公司和46家财产险公司建立合作,总计超过110家保险公司 [8]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和13.87亿元 [10] - 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和2.42亿元,净利润率从8.3%提升至17.4% [10] - 通过优化推广渠道和提高营销精准度实现成本管控 [10]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打造"超级玛丽"重疾险、"大黄蜂"少儿重疾险等明星产品 [8] - 建立数字化平台连接保险公司、代理人、投保人等各方 [8] - 计划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数字化平台,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11] 行业前景 - 线上中介占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比例从2019年82.1%升至2023年89.1%,预计2028年达95.2% [11] - 线上中介总保费从2019年600亿元增至2023年21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6.9% [11] - 预计2028年线上中介总保费将达103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4.2% [11] - 长期保险总保费从2019年120亿元增至2023年8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4.6% [12] - 预计2028年长期保险总保费将达627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4.5% [12]
手回集团启动招股 拟5月30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2:3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2435.84万股股份,发行价区间为每股5.84港元至8.08港元,预计于5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国际配售占比约90%(2192.24万股),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0%(243.6万股,可重新分配) [2] - 已引入天津海泰集团、鹿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4955万港元股份,其中天津海泰认购500万美元(约合3874万港元),鹿驰资本认购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081万港元) [2] - 以发行价中位数7.28港元计算,公司上市后市值约16.48亿港元(约15.17亿元人民币),对应市销率(PS)1.09倍、市盈率(PE)6.27倍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3]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为0.75亿元、2.53亿元、2.42亿元,调整后净利率逐年提升至2024年的17.4% [3] 公司业务模式 - 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人身险交易及服务解决方案,旗下拥有小雨伞(在线直销)、咔嚓保(代理人分销)、牛保100(合作伙伴分销)三大平台 [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分销超1900个保险产品,其中定制产品占比约15%,有效保单覆盖160万投保人及240万被保人 [3] 行业背景 - 2023年中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达5000亿元,占人身险市场总保费的14.6% [3] - 保险科技及中介平台在资本市场表现分化,2024年上市的有家保险、致保科技首日破发,车车科技虽首日涨超5倍,但目前股价不足1美元 [3] - 业务同质化、依赖流量平台及"报行合一"政策压缩佣金空间等因素制约行业估值 [3] 行业竞争格局 - 除公司外,轻松健康集团、青民数科等7家保险科技公司仍在排队赴港、赴美上市 [3] - 公司上市由华泰国际、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公开招股将于5月27日截止 [3]
对赌倒计时下三闯港交所,手回集团终过上市聆讯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22:02
上市进展 - 手回集团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结束长达18个月的IPO征程 [1] - 计划全球发售0.24亿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0.22亿股,香港公开发售243.6万股 [1] - 发行价格区间为5.84至8.08港元,募资规模至多1.968亿港元,预计5月30日开始交易 [1]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腾讯团队、保险专业团队及医疗健康团队联合创立 [5] - 2023年长期人身险市场份额占7.3%,为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 [5] - 拥有三大平台:"小雨伞"(C端直销)、"咔嚓保"(代理人渠道)、"牛保100"(B端合作) [5] - 2024年收入结构:牛保100占62.8%(8.65亿元)、小雨伞21.3%(2.93亿元)、咔嚓保15.9%(2.2亿元) [6] 财务表现 - 营收波动明显:2022年8.06亿元→2023年16.34亿元(+102.7%)→2024年13.87亿元(-15.1%) [7] - 净利润:2022年盈利1.31亿元→2023年亏损3.56亿元→2024年亏损1.3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4.92亿元 [7] - 长期寿险佣金率从2022年34.6%降至2024年21.5%,收入占比从50%降至33.8% [7] - 短期险种占比提升至22.2%,但佣金率更低 [7] - 收入结构单一:99%依赖保险交易佣金,技术服务收入不足1% [8] 募资用途 - 60%资金用于优化销售网络与研发,剩余部分补充流动性及并购 [9]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6.6%降至2024年3.7%,销售费用常年维持9%-12% [9] 对赌协议 - A轮至C轮投资者约定若未能在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递表后18个月内上市可要求回购股份 [9] - 赎回条款严苛:可能按"本金+利息"、"本金150%+未分配利润"或"公允市值"最高者执行 [9] - 2024年末现金储备仅1.13亿元,若触发赎回资金链将面临断裂风险 [9] 公司治理 - 2020年发生管理层内讧事件,创始人徐瀚控诉CEO光耀"篡权"并强夺财务章,后离职创立竞品 [10] - 光耀现通过控股实体持股29.68%,徐瀚已完全退出 [10] - 子公司曾因违规受罚:2020年小雨伞保险被罚12万元,2023年创信保险销售被罚5万元 [10] 行业环境 - 面临蚂蚁保、腾讯微保等流量巨头挤压,以及头部保险公司"去中介化"趋势 [11] - "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导致佣金率下降,长期寿险产品需求萎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