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斯山羊肉

搜索文档
特写:鄂托克大草原夜空下的羊肉宴与模特步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21:27
对阿尔巴斯羊肉充满兴趣的还有几名外宾。记者注意到,他们一边品尝着切成小块的羊肉,一边端起杯 中的饮料,看到媒体记者拍摄,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羊肉宴进行约30分钟后,主舞台前方灯光闪耀,接着多名身材高挑的模特陆续登场,她们穿着由阿尔巴 斯山羊绒做成的各类服饰,逐一展示。 中新网鄂尔多斯9月12日电 题:鄂托克大草原夜空下的羊肉宴与模特步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秋雨过后,鄂托克草原已显凉意,但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羊肉、看T台秀的体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300 多名中外宾客异常兴奋。 9月11日晚,"可爱鄂托克·神奇大草原"农牧产品展销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溯源美食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大草原开启。 图为外宾 按照中方、外方饮食习惯,当晚的羊肉宴自动分成了两拨。外方的羊肉宴更趋向于西餐,所有的外宾桌 前都有一个小盘子。而在中方的羊肉宴上,则是大盆盛放,宾客更能体验何谓大快朵颐。 鲜美珍馐、口齿留香的阿尔巴斯山羊肉,被誉为"肉中人参"。当晚7时30分左右,一场小雨过后,工作 人员从硕大的锅中将冒着热气的炖羊肉端至桌前,请宾客品尝。 来自北京的一位宾客刚吃了一口羊肉,就喊着说:"哎,好吃啊,真嫩!"坐在她旁边的同 ...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北疆文化建设“五维发力”
内蒙古日报· 2025-07-01 23:35
文化惠民活动 - 鄂托克旗举办"文明实践我行动・文化惠民暖人心"百日消夏系列活动,吸引13.2万人次参与,包括露天电影、歌舞擂台等丰富内容 [1] - "品读鄂托克"全民阅读品牌开展127场线上线下活动,覆盖8.6万读者,牧民布仁吉雅获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推广人称号 [8] - 乌兰牧骑全年开展100场以上基层巡演,37场美术摄影展走进社区,建成318个文化阵地形成城乡服务网络 [8] 文艺创作与政策支持 - 近年涌现近70部文艺作品,如散文《牧马人救马》、交响乐《瀚漠长歌交响诗》、百米诗文书画长卷等,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山花奖等国家级奖项 [3] - 修订《鄂托克旗文学艺术激励扶持工程实施办法》,通过资金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培育体系催生263部跨领域精品 [3] 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 - 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发现42处不可移动文物,对阿尔寨石窟实施四期保护工程,数字化扫描19个洞窟采集超10TB数据,出土琉璃瓦当等文物推动研究突破 [4] - 建成7000米防护围栏、76座保护碑与240块公示牌,配合24小时智能监控系统强化遗产保护 [4] - 拥有14项自治区级、41项市级非遗项目,构建"1基地+128文化户+184文艺队"传承网络,2000余名农牧民每年开展1000余场非遗表演 [4] 文旅融合与项目建设 - 建设北疆文化民歌主题公园,收录550余首原生态民歌与40余首漫瀚调,通过互动点歌屏、声景步道实现文化体验 [5] - 推进鄂尔多斯乃日音乐小镇建设,整合乌仁都西山、草原天路、桃力民遗址等资源,打造民宿集群、红色教育基地及研学场景 [5] - 计划举办草原音乐节、暖城那达慕等活动提升地区影响力 [5] 文化交流与品牌推广 - 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展示阿尔寨石窟、阿尔巴斯山羊肉、百眼井群等特色资源 [10] - 举办国际螺旋藻产业发展会议,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国际平台推广名优产品与文化 [10] - 通过"草原村播"直播形式传播山羊肉烹饪技艺、蒙古族长调、红色故事等文化IP [10]
通讯:草原村播成长记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17:24
草原村播发展现状 - 奥宝峰首次直播销售风干羊肉440斤 销售额达5 2万元[1] - 通过直播累计销售阿尔巴斯山羊肉25万元 带动10多户农牧民增收[3] - 草原村播平台已培养首批"草原带货王" 目标培养5-10名第一书记主播[3][5] 产品与供应链 - 阿尔巴斯山羊肉通过"牧场-冷链-消费者"通道实现直销[3] - 自主研发产品包括阿尔巴斯山羊肉烧麦 草原粽等[3] - 木凯淖尔土鸡 苏米图牛肉 螺旋藻等特产将纳入直播带货范围[5] 平台建设与生态 - 诚邀知名电商平台设立"草原专区"共享流量红利[5] - 计划构建"村播基地"+"共享直播间"+"云上集市"完整生态[5] - 目标实现草原好物48小时通达全国[5] 运营策略 - 直播内容融入民俗文化 讲述产品背后故事增强代入感[3] - 邀请知名网红 流量主播进行多元化数字实践[3] - 采用无人机拍摄等创新形式丰富直播内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