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通义千问Qwen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发布AI向善行动报告 AI向善是技术走向成熟的试炼场
环球网· 2025-11-04 16:08
文章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发布国内科技公司首份《AI向善行动报告2025》提出“AI向善”愿景 认为这是技术成熟的试炼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构建社会信任的桥梁 [1][3] - 报告提出以“以人为本”为行动框架 基于安全可靠、隐私保护、普惠正直、可信可控、开放共治与绿色低碳六个价值观基座 [3] - AI向善被视为AI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社会价值与技术创新应协同进化 负责任的AI能让创新沿正确方向更好发展 形成“AI for Good is Good for AI”的飞轮效应 [3][10] AI向善的实践案例 - 高德地图上线“轮椅导航” 并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鹰眼守护”预警系统 通过AI实时分析车辆异常行为 在今年国庆假期实现预警超17.4亿次 [3] - 魔搭社区开发者利用阿里云大模型API构建低成本“盲人AI眼镜” 能识别盲道、红绿灯等 该产品参与阿里公益发起的AI开源公益挑战赛 [6] - 夸克推出“志愿报告”功能 研发高考志愿大模型并投入比去年多100倍的算力 以降低乡村考生志愿填报门槛 [8] - 阿里达摩院研发胰腺癌AI检测模型 通过平扫CT进行多种癌症筛查 在嘉兴市第二医院的科研试点中已完成9万多例CT影像筛查 发现并确诊27例胰腺癌和109例其他胰腺病变 已有16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8] - 阿里云成立能源和碳研究团队 未来将聚焦算电协同、大颗粒度新能源使用及AI时代碳中和等方面 [8] 行业观点与投入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 并坚持开源开放路线 [14] - 阿里云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阿里通义千问Qwen在2025年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大部分市场份额且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14] - 行业专家认为AI的规模化应用是讨论“向善”的社会前提 需要政府、学界、产业界等多元主体共治 [13]
李开复:智能体才是未来AI的核心形态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13 17:04
大模型发展趋势 - 大模型从依赖数据和算力扩展转向具备慢思考能力 能通过数学和编程学习推理而非仅快速生成[3] - 慢思考提升AI推理深度 实现自我训练及长思考教短思考 形成加速发展曲线[3] - 阿里通义千问和DeepSeek推动该趋势发展[3] 开源模式优势 - 中国模型以开源为主 相比美国闭源模式在生态构建和行业适配方面具独特优势[3] - 开源使行业模型和主权模型训练更易 大幅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广阔创新空间[4] 智能体核心价值 - 智能体拥有记忆和执行能力 能理解企业需求并完成任务 成为超级员工[4] - 智能体从工作流智能体进阶为推理智能体 能自主拆解执行复杂任务无需人类编程[4] - AI可取代人类数小时至数天工作 商业价值体现为降本增效和增收而非仅API调用[4] 企业智能体部署 - 智能体部署需企业高层亲自推动 结合战略目标深度定制以实现业务重组和组织重构[5] - 零一万物通过新型战略咨询团队基于万智平台帮助企业制定转型战略并批量打造智能体[5] - 在能源公司战略设计 专利撰写 游戏优化 供应链管理和新能源转型等领域实现降本增效与增收并举[5] 行业合作倡议 - 智能体是下一阶段关键突破 能为整个商业世界创造巨大价值[5] - 呼吁传统行业积极与AI企业合作把握智能体带来的新机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