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陶罐
icon
搜索文档
钓鱼偶遇探墓洞,邀上同伙挖古董
人民网· 2025-09-15 08:41
一次普通的钓鱼活动,竟成了盗掘古墓葬犯罪的起点。日前,经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检察院提起公 诉,法院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被告人王某等4人十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各并处 罚金;以盗掘古墓葬罪判处被告人贾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玉米地里的意外发现 2024年3月,上街区检察院受邀依法介入该案,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公安机关随即委托文物专 家开展涉案文物鉴定等工作,并及时收集固定相关电子证据。 为全面掌握案情,2024年5月,承办检察官会同文物专家深入盗掘现场开展实地勘验,利用无人机 航拍定位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位置,现场提取了洛阳铲、探针等作案工具,以及古钱币、陶罐等被盗 文物。文物专家通过墓葬形制、规格和遗留物,进一步判定了墓葬的年代属性。承办检察官经现场勘验 发现,王某等人挖掘深度从一两米至六七米不等,盗掘行为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王某等人到案后供述,每次作案前,他们通过临时群聊使用暗号约定地点,并轮流接送。张某却辩 称自己在两次盗掘活动中仅负责接送,未直接参与盗掘,但同案人员均指认其实际参与,供述"四人共 同挖掘,把土填好就走了""半夜给张某打电话 ...
考古新发现!山西汾阳北宋元祐八年夫妇合葬墓发掘资料公布
央视新闻· 2025-07-24 19:23
考古发现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汾阳西外环北宋元祐八年夫妇合葬墓发掘资料,该墓对厘清宋、金墓葬区别具有重要依据 [1] - 墓葬位于汾阳市西门社区文峰路北、西外环东侧,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联合发掘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 [3] - 墓主为杜太君及其丈夫,其子任昉于元祐八年(1093年)将二人合葬,共出土21件器物 [6] 出土器物 - 出土陶魂塔、陶钵等红白彩绘器物,推测为汉代道教"解注器"的演变,具有镇墓功能 [8] - 陶魂塔为唐代塔式罐的宋代发展形式,2件陶魂塔形制相似但彩绘纹路不同(横向与竖向条纹) [8] - 陶魂塔组合完整,彩绘陶罐置于镂孔塔身之上,与东龙观宋金墓、汾阳高级护理学院金墓出土器物形制相似 [11] 学术价值 - 该墓为汾阳地区罕见的北宋纪年土洞墓,填补了该地宋金墓葬纪年空白 [11] - 陶魂塔组合的完整性为研究同期墓葬随葬品组合及器物功能提供重要参考 [1][11] - 出土墓志及器物差异有助于区分宋、金墓葬特征 [11]
一场延续七十余年的考古接力(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18 06:02
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 - 盘龙城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长江中游夏商时期中心城市的重要见证[8] - 遗址累计出土30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绿松石镶金饰件、铜带鋬觚型器等精美器物[9][18] - 2024年发现规模庞大的石构遗迹,东西分布长约655米、南北最宽约200米,是长江中游首次发现的夏商时期大规模石构工程[11][18] 考古发掘历程 - 1954年由蓝蔚首次发现,1963年进行首次科学考古发掘,1974年展开大规模挖掘[10] - 发掘出城垣、宫殿区、贵族墓地及一般居址区,确认其为商代早期二里岗时期古城[10][11] - 目前发掘面积不足2%,考古工作持续由80后、90后团队主导[17] 文物保护技术 - 采用组合式修复法保留碎器葬文物原始状态,如王家嘴4号墓断成两段的铜刀[13][14] - 研发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结合3D打印技术修复宫殿,解决夯土墙易被雨水侵蚀的问题[14] - 建立数字盘龙城模型,通过VR技术展示遗址全貌[14] 遗址管理与开发 - 公园占地面积4.86平方公里,采用"遗址+博物馆"管理模式,保持原生环境风貌[16] - 开发考古、制陶、商文明三大主题课程,设置互动体验区增强游客参与感[17] - 通过安置原住民参与文保工作解决保护与民生矛盾,形成可持续保护机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