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餐
搜索文档
春秋航空赚钱的秘密:天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36氪· 2025-10-14 08:16
2025年国庆假期航空市场概况 - 2025年国庆假期预售机票均价为804元,同比2024年的736元上涨9.2%,但较2019年的817元仍低1.6% [1][2] - 社交媒体反映出消费者对机票价格波动存在强烈反应,部分旅客因票价上涨而取消行程 [2] - 国庆黄金周作为传统旺季,航空公司策略聚焦于提升收益,但行业整体面临“旺丁不旺财”的收益困境 [2] 春秋航空的财务表现与商业模式 - 2025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实现净利润11.69亿元,净利润率超过10%,而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合计亏损超47亿元 [3] - 其商业模式核心是“极致低成本”,通过极高的官网直销比例(超90%)降低分销成本,并利用红眼航班等非黄金时段运营以降低起降费用 [4] - 不提供免费餐食是其重要成本控制手段,与之对比,2024年东方航空餐食费用达42.27亿元,南方航空餐食费用高达44.06亿元 [6] 中国民航业的整体困境 - 行业供给过剩问题突出,2025年上半年三大航持续亏损,其中国航亏损18.06亿元,东航亏损14.41亿元,南航亏损15.33亿元,已连续亏损5年 [7][8] - 面临来自高铁的激烈竞争,约1900条航线与高铁线路直接重合,占具备直达班次线路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14] - 过去三年民航业累计亏损近4000亿元,几乎将此前“黄金十年”的利润全部亏光 [7] 行业监管与竞争环境变化 - 2025年7月,民航局专题部署整治“内卷式”竞争,指出过度低价和运力扎堆导致行业“增收不增利” [16] -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于8月14日发布《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倡导杜绝低于成本价倾销等恶意竞争行为 [16] - 中国航空市场集中度较低,前四大航空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仅为47%,而美国前四大航司市场份额达75% [21] 消费趋势与廉价航空的成功逻辑 - 当前消费趋势显示消费者对价格极度敏感,2025年黄金周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3.0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但人均出游消费911.04元,同比下降0.55%,为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 [12][14] - 春秋航空的成功逻辑在于“用服务减法换价格优势”,以极致低价吸引海量用户,通过规模化和成本控制实现盈利,契合了消费降级背景下对性价比的追求 [19][20] - 但其模式也面临挑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量高达14612条,反映出过度压缩成本可能影响消费体验,未来需在低价与服务间找到平衡 [21][22]
骑着自行车看市场
虎嗅APP· 2025-05-09 18:47
核心观点 - 企业高管和决策者需要脱离高端消费场景,深入基层市场观察真实消费行为和市场动态,避免因长期处于高端环境导致的"灯下黑"现象 [2][5][8] - 中国消费市场存在显著分层现象,机场/TOD等高端场景与客运站/居民区等大众场景呈现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和消费特征 [20][25][26] - 传统市场调研方法存在严重失真风险,需要采用更细颗粒度的实地考察方式 [15][17][18] 市场观察方法论 - 交通工具选择直接影响市场判断,建议采用自行车/大巴等大众出行方式替代商务车/头等舱 [1][7][8] - 居民区观察比商务区考察更能反映真实市场状况,长沙案例显示核心商务区与老旧居民区存在明显割裂 [15][16][17] - 朱家尖码头案例显示:星巴克黄金位置被霸王茶姬取代,肯德基单日营业额可达1.6万-4万元,品类扩展至小笼包/预制菜等全时段产品 [20][21] 消费分层现象 - 飞机餐同款食品主要消费群体为未乘坐过飞机的10亿人口,而非高频飞行人群 [4][5] - 男士护肤品市场十二年未达预期,与大众男性实际消费需求存在偏差,需观察其真实消费场景 [8][9][10] - 奢侈品纸袋转售形成独立产业链,淘宝专项店铺净利率远超预期 [10] 商业运营策略 - 肯德基打破定位理论束缚,通过全时段/全品类运营实现单店效能最大化,日均营业额可达2-3万元 [20][21] - 德克士加盟商通过店内分割引入瑞幸,验证"提高亩产"的复合经营模式可行性 [21] - 普陀山旅游巴士票价从15元降至5元,反映景区服务定价需符合大众消费水平 [22] 成本结构差异 - 普陀山行程案例显示:常规游客采用"早班大巴往返"模式可节省住宿等2412元支出的70%以上 [25][26] - 旅行团"夜游黄浦江+直扑苏州"的高强度行程设计,反映大众旅游市场的价格敏感特性 [26] - 景区人流量与实际营收存在偏差,需区分观光客与消费客群的不同行为特征 [27]
2500块的“硬座飞机”,背刺多少中产?
虎嗅APP· 2025-04-14 21:34
文章核心观点 - 航空公司为降本增效服务体验缩水,虽符合经营逻辑但未让旅客体会到增效,口碑或受影响 [33][52][55] 航空公司服务体验缩水情况 客机内部 - 南航上新“轻薄型”航空座椅,靠背硬、座垫硌、间距窄、头枕简化,引发乘客不满,南航称符合人体工学、追求节能环保 [7][8][15] - 飞机餐食日渐敷衍,份量和质量均有下降,部分航司餐食成本低至人均14元以下,但也有航司提供高质餐食 [19][22][25] 机场及相关权益 - 机场贵宾休息室食品换为散装,部分航线缩减或取消免费托运行李额度,在线值机选座需付费 [26] - 航司收回各类乘机权益,如空联运不送票、延误险设门槛、休息室限时使用、优享服务范围缩小等,里程积分算法调整 [27][28] 航空公司经营状况及转型原因 经营状况 - 2024年是三大航整体亏损的第五年,2023年行业回暖但国航亏2.3亿、南航亏17.7亿、东航亏42亿,而春秋航空2023年业绩创新高,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3.61亿元 [35][36][37] 转型原因 - 10年前廉航概念较新,春秋航空以“抠”著称,靠低成本实现低价机票,但当时未特别出众,各大航司以扩张和卷服务为主 [40][42][44] - 2020年经历“黑天鹅”后,春秋航空抗风险能力强,三大航因巨量资产和业务陷入亏损,开始“春秋化”转型 [48][49][50] 旅客反应及影响 - 旅客对航空公司服务体验缩水不满,认为只感受到降本未体会到增效,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或只剩价格 [5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