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功率密度驱动器
icon
搜索文档
伟创电气(688698):全矩阵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
华泰证券· 2025-11-04 12:0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伟创电气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 目标价为人民币116.80元[1][7]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多款机器人核心部件产品,包括灵巧手、关节模组、电机与驱动器,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矩阵[1] - 随着具身智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公司作为电气传动与工业控制领域的先行者,全面布局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未来的量产突破[1] - 公司主业持续稳健增长,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具备产品矩阵完备、性能参数优异、验证进展快且交付能力强等优势,作为优质的核心供应商应享有一定估值溢价[5] 行业背景与趋势 - 特斯拉、Figure及国内头部企业引领AI大模型迭代,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有望开启[2] - 特斯拉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展示Optimus可量产原型机,并于2026年年底启动一条百万台的生产线[2] - 未来本体厂潜在需求释放将加速向供应链的订单传导,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受益[2] - 新技术方向值得期待,如摆线针轮能弥补谐波抗冲击差/行星减速器减速比低的限制;轴向磁通电机可带来更高转矩密度与结构设计灵活性[2] 新产品发布详情:电机与驱动器 - 微型无框电机:覆盖灵巧手、直线/旋转执行器用电机,灵巧手系列覆盖12-21mm,直线执行器定子外径覆盖30-60mm、旋转执行器定子外径覆盖30-200mm[3] - 无刷空心杯电机:外径涵盖6-16mm,具备高响应、高效率、低功耗、低温升等优势[3] - 轮毂电机:负载范围30-300kg,可应用于机器人、物流、配送等多领域[3] - 高密度功率驱动器:相比传统驱动,损耗降低43%以上,整体效率提升99%[3] 新产品发布详情:灵巧手与关节模组 - 灵巧手:由合资公司依智灵巧发布,为6DOF腱绳仿生驱动灵巧手,整手重量630g,含6个主动关节+5个被动关节,整机运行寿命大于30万次,适用于机器人、化工、医疗、物流等多个行业[4] - 关节模组:由合资公司伟达立发布四大系列关节模组,谐波与行星关节模组产品精度高、扭矩大,成本与交期高度可控[4] - 摆线模组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10万小时以上,轴向磁通关节模组相比传统径向模组功率密度可达2倍以上[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3.13亿元、3.61亿元,对应EPS为1.27元、1.46元、1.69元[5][11]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22亿元、22.76亿元、27.3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16%、18.45%、20.33%[11] - 给予公司2026年80倍PE估值,目标价116.80元,高于可比公司2026年一致预期PE均值65倍[5][13] - 截至2025年11月3日,公司收盘价为86.24元,市值为184.38亿元人民币[8]
汇川技术20251024
2025-10-27 08:3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27%,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24%[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4%,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14%[7]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2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7.51%,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且其本身毛利率较低影响[3][7][40] * 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39亿元,与净利润匹配良好,显示公司回款管理能力较强[3] * 前三季度研发、销售和管理费用总计53亿元,同比增长约19%-20%,其中研发费用投入30亿元,同比增长36%,研发费用率达到9.5%[3]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10亿元[7] 业务板块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前三季度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0%[8] 第三季度单季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5%[8] 伺服控制系统及PLC等高毛利产品增速良好,成为公司稳定器[8] 第三季度毛利率略有提升[36] * **新能源汽车业务(联合动力)**:集团口径下前三季度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9%[8] 但第三季度受个别客户车型销售不理想影响,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18] 公司预计全年收入目标30%左右的增长可以实现[19] * **工业自动化板块其他产品**:包括气动、CNC、精密机械、传感器等产品增长较好,第三季度除伺服变频、PLC及工业机器人外,其他部分同比增速接近翻倍[31][32] * **海外业务(借船出海)**:2025年1至9月份贡献约9至10亿元,同比增长约百分之五六十[33] 联合动力海外业务1至9月增长达50%[2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国内通用自动化下游需求回暖,公司管理的40多个行业中,三季度绝大部分实现订单正增长,特别是流程类业务(造纸、化工、冶金)和半导体、木工等行业出现显著增长[8][9] * 公司在多个关键行业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主要通过替代外资品牌实现,例如在汽车装备领域通过大型PLC切入点带动整体解决方案落地,在半导体领域产品进入前道制程加速国产化[10] * 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未来叠加数字化和AI技术,行业空间广阔[5] 公司预计四季度和明年自动化行业增速大约在20%左右[41]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但公司认为以电动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不可逆的大趋势,智能化需求依然强劲[23] 战略发展方向与布局 * **海外市场拓展**:公司坚定不移拓展海外市场,目标是工业自动化板块海外收入占比达到20%至30%[5][37] 为应对全球化转型,公司组建了全球自动化BG,整合资源,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11][15] * **智能机器人**:公司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专注于核心零部件(如无框电机、高功率密度驱动器、编码器、行星滚柱丝杠等)并提供工业场景解决方案[4][12][16] 产品发布后已获得小批量订单,预计驱动和电机类产品会更快形成订单[49] * **数字能源管理**:公司成立数字能源管理事业部,业务不仅包括储能,更涵盖广泛的能源管理领域,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及节能解决方案整合[6][17][51] * **工业软件与数字化**:公司发布了一系列工业软件与数字化平台融合的新产品,如IFA自动化集成软件、机械设计仿真软件、IFG工业AI大脑等,旨在满足智能制造对数字化及自动化的需求[13][46] 公司通过投资技术点公司和建设生态系统来发展工业软件业务[4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成本控制以及费用结构调整,希望将净利润水平从目前12%左右提升至13%-14%的目标[24] * 客户端和经销商库存均处于正常水平[29] * 公司有港股上市计划,但目前尚未提上议程[50] * 公司认为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可能反映了中国六关节机器人崛起对国际巨头造成的压力,中国企业在该领域有巨大发展机遇[26]